格非《消失的船》赏析

《迷失的船》是格非的代表作。格非善于在平淡而平静的叙述中挑出难以预料的命运的微妙本质,给现实主义的笔法增添了神秘的恐怖。标题“失去的船”是生命不可知的主题象征。

大战在即,两军对峙。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着萧。他以为灾难会来自一场激烈的战斗,却不知道一场错误地点的意外艳遇让他身败名裂——他为了爱人去了关羽,却在鬼使神差中,意外遭遇上司的怀疑,被当做间谍处决...

生活就像一艘迷失的船。所有的意外和琐碎小事乍看起来似乎很平常:萧的初恋在,然后他加入了孙的军队...但是随着命运的编织,所有的琐事都编织成了一张致命的网!真是巧了,萧怎么会在大战前遇到杏子呢?为什么萧的对手恰好是他的哥哥?一切似乎都纯属偶然。但一切都不能不提醒人们,某种神秘的力量正在安排人们的命运。

至于马大婶是如何进入山寨的,又是如何得知萧与邢的私情的呢?这个谜一直没有解开。作家留下的“空白”足以引起读者的遐想:当故事的结局将萧的迷船引向深渊时,回过头来看这一细节,不禁让人怀疑大婶乃至杏儿的真实身份——萧的风流韵事是不是一个事先精心设置的陷阱?还有一个“空白”:萧跟随杏儿到了。那晚除了爱情的慰藉还发生了什么吗?萧对部队的忠诚毋庸置疑,但这并不能保证他无意中泄露军机,犯下大错...这样的“空白”设定是新潮小说家的特长。显然,生活总是充满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空白”,许多无法填补,最多只能猜测。新潮小说家有意放弃全知的叙事角度,通过设置“空白”还原生活的神秘面貌,这也为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迷失在船上》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激动人心的故事。这是它与马援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格非本人也写过意义晦涩、叙事风格混乱的标准现代主义作品(如著名的《褐鸟》就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智慧小说”),但他更擅长写《迷失的船》这样的作品——通过在现实主义风格中设置“空白”,通过写人的预感与悲剧的巧合,通过写一系列偶然的突发事件。这样,格非似乎就有了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写作功底深厚的小说家(在塑造人物、经营气氛、描写景物等方面不逊于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又是一个善于吸引读者的讲故事者,还是一个善于超越现实层面和故事层面,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的“现代主义者”。他善于用隐喻、暗示、生动的笔法来描述人物的感情,他那种悄悄过滤掉主观感受的叙事风格,显然也得益于“现代主义”这样,在讨论格非的时候,批评家往往把他放在“现代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阵营中,这是有道理的。

空缺结构是指“后现代叙事”文本中事件的发展历史缺乏链条,导致整个事件的统一性解体,使历史变得不可靠。格非的许多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空缺结构。以《迷失的船》为例。在这部精心制作的短篇小说中,格非用战争和爱情的双线构筑了他的小说结构,但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看,故事的结构总是不完整的。原因是小说总是在最关键的地方给读者留一个空位。“萧去”在战争线索和爱情线索方面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被忽略了。无论是萧去看“杏”还是传递信息,警卫都不考虑什么可能性,任意用6发子弹打死了萧。是他的行为让这个空缺永远悬着,无法弥合。在这里,空缺的填写和解释是无效的。无论是萧的爱情填充法,还是警卫六发子弹的射击填充法,整个故事都是不完整的。但是,结构性的空缺对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们在阅读时完全随意地填充这个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