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bee和Hulu:外国小说赏析

Seibee是个悲剧,我们应该给他怜悯:怜悯他在世俗文化和强权政治的压力下受到的压迫和折磨,更怜悯他的内心与外界的严重分离。但我们一定要佩服他,佩服他在艺术追求上的勇敢坚持和自我坚持,让可怜的艺术追求保持一份尊严,这份尊严不彻底但有价值。

01

情节

前面的剧情相当平淡,但精彩终于浮出水面。赛比的葫芦,古董店居然要价5元,校工居然卖了50元的好价钱,而卖给当地富家的价格是600元。于是我们立刻理解了Seibee之前无法理解的坚持。

当老师和家长用粗暴的方式扼杀孩子的爱好时,他们只是扼杀了一个孩子无限的潜能。更可悲的是,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场悲剧的真相,他们以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就是这种结局的突兀转折,像山路上的急转弯,又像一阵风吹散了一片迷雾,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张我们以为很熟悉的脸。跌宕起伏的情节使这部小说令人回味无穷。

02

详述

志贺直哉在描写赛比对葫芦的喜爱时,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细节:“从小贩那里伸出一个老人的光头”被误认为是葫芦;每次上街都看到店家的葫芦“总是站在门前”;才12岁,放学后“不跟别的小朋友玩,经常一个人上街看葫芦”;“晚上坐客厅捡葫芦”,准备好了就睡觉;早上看葫芦,“永远不倦地看”,然后去上学。正是这些具体的细节,让整个情节充实而饱满,小说显得栩栩如生。

03

突发事件

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立刻让生活陷入混乱,于是小说的走向就有了多种可能。

本质上,小说情节的运作拒绝平滑单一的线性模式。所谓“文似观山,不喜太平”。一部好小说的运作其实是“坎坷”和“犹豫”的。每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最终所有的障碍都会被巧妙地化解。障碍越大,解决得越巧妙,小说越精彩。但这些障碍和困难并不是随机选取的,而是受制于剧情运作的原则。

04

危机爆发了

当剧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停滞的矛盾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之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瞬间就爆发了。疫情爆发后该怎么办?这对于小说家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爆发后他要解决很多问题;同时也是剧情的新起点,因为一个故事结束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说可以做的很多。

危机爆发后,赛比和葫芦的剧情设计了两个主要事件:一是他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高价买走;第二,Seibee现在的爱好。

小说到此结束,但故事似乎并没有结束。从这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出Seibee未来的命运,很可能是葫芦故事的重演,让原本的悲剧更有意义。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