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读后感
本书作者吴晨阳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同时她也曾是小留学生的母亲和美国小学教师,她客观地讲述了中美教育的各自优缺点。
通读全书,觉得作者的对于中美的教育还是比较客观的评价,她并不是认为美国的教育就全是优点,中国的教育就一无是处,而是比较了中美教育各自的优缺点。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美国的教育更多的是鼓励型的,老师拿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每个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天才,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学校,学生的地位是最高的,老师对家长也是非常的客气。美国的学校一般都是小班教学,班级也就20位左右的学生,美国的公立小学,更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教授的知识很简单。美国的小学是孩子的天堂,作者的儿子在国内上学时,很害怕上学,但是,到了美国,变得很喜欢上学。美国的小学课堂,比较符合孩子玩的天性,他们也不要求学生要端坐的教室,不能随便走动或说话,他们比较随意一些。老师教授的内容也比较随意,老师想到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没有一个大纲的规定。小学的上课时间也很短,下午3点就放学了,上课的时候体育课的时间比较多。而且美国的假期也很多,因此学生在学校上课的时间相对国内要少。
作者也提到,美国小学的基础教育的缺点,学校教授知识太少,只要孩子在学校玩得开心就好,知识教育比较少,也没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一些精英阶层更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美国私立学校总体的教育质量要比公立学校更好一些。此外,孩子3点就放学,12岁以下的小孩不能独自一个人呆在家里,所以父母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小孩。美国有些家庭有好几个小孩,有些妈妈尽管有很好的学历,也在家做全职妈妈照顾小孩。
作者客观得分析了美国教育所需要的土壤,美国教育是符合美国的国情的。但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学生的人数也很多,一个班要有50-60个学生,老师根本就没有精力来一一照顾这么多学生。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批评式的,学生害怕老师。中国,在学校里,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而不是学生地位最高。
此外,作者觉得中国的小学教育更适合女孩子,压抑男孩子的天性。而美国的小学教育顺应男孩子的天性。男孩子天生好动,精力旺盛,让他一动不动得坐在教室里上一天课,真的是蛮压抑他们的天性。
不管是美国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家庭教育都很重要。美国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不扎实,所以,很多亚裔家长会自己给孩子补课或者请家教给孩子补课,条件更好的就上私立学校。父母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潜移默化得影响着孩子。
美国少女妈妈的比例挺高的,在中学就有育婴室,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女就已经成为妈妈了。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在国内,大部分十五六岁的男生女生连拉拉小手都不敢吧,学校老师家长都禁止孩子早恋。
作者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遇到一些在国内非常优秀的华人,比如,在国内是知名的教授,到了美国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在餐馆里打工,有些人就一直在餐馆里打工,有些运气好的,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书中,作者的朋友夏先生是运气比较好的,是研究所的科学家,而夏先生在国内的同事徐先生就运气没那么好,最开始在餐馆打工,后来改成出租车生意。徐先生最开始是为了小孩的教育移民到美国,结果最后,丢掉了事业,也丢掉了心目中的孩子。
作者之前一直在纠结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她反复地比较中美教育的优缺点,她不希望孩子成为“香蕉人”,但也无法下定决心回国。徐先生的故事,让作者做出了决定,最后,作者还是回到了国内。父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这本书中提到的教育孩子的观点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觉得家庭教育胜过学校教育。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去上学了,自己就可以甩开膀子,完全不管不顾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摘录:
做美国小学生的老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在美国小学,学习是很快乐的事,不用担心老师的批评,也没有任何压力。所学的知识点不多,学习的内容很简单,一般当堂就可以掌握,回到家也没有更多的作业。
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美国的教育,会发现很多独到的方面,也发现了体系中的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是美国小学过分重视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相当随意,想到哪里,学到哪里,没有一个固定的大纲。
总体来说,美国小学***设有八大课程,它们分别是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健康卫生、艺术、音乐、体育。
美国的教育一种教育方法,让孩子知道金钱是需要劳动去获得,而不是轻易得到的。美国小学鼓励孩子在假期里每天帮助家长做适当时间的家务,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中国人在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中国人在北美竞争不过印度人。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印度人的英语比我们中国人强。印度人比我们有更强烈占据管理高层的抱负和野心。有些印度人很善于同上级搞关系,他们的社交活动非常活跃。而语言不过关、不会搞社交、没有做领头人的兴趣,是我们天生的缺点。
但两个国家有一点是相似的,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印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程度,和中国家长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的教育更有利于男孩子成长
在美国教学,我感觉美国的小学生比中国的小学生整体上更有自信。尤其是男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先天的资质怎么样,哪怕是最笨的孩子,在学校里都过得非常开心,美国的教育更有利于男孩子成长,更容易培养出乐观自信的男子汉。
而国内的教育却认为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不动,知识最基本得要求。这对天性好动的男孩子来讲,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
从生物学角度看,男孩子每天大约需要四次课外活动,而在我们的教育中,男孩能有一次就算不错了。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八个小时的课,如果不这样做,后果就很不妙。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我们的教育,就是给所有的学生穿上一样的鞋,然后让他们走不通的路。”
只要我们尊重男孩的大脑,尊重男孩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的意愿,多鼓励他们,我们的男孩就一定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美国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在美国从教,同时也做美国小学生的家长,我感觉美国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这点在美国的华裔家长很多深有同感。很多美籍华人都认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比美国抓得好,不少人把子女送回祖国读中小学,然后再回美国完成大学的学业。
在中美教育之间做比较,我认为美国公立的基础教育过分放任和松散,学习应该抓得紧一些,把基础知识的难度加大。
而国内的基础教育,可以适当把教材难度放低一些,给孩子多一些休闲和娱乐的时间,让孩子有美好、值得怀念的童年。
美国私立学校严格的教育模式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要有耐心和恒心,还要有信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孩子培养成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国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美国,孩子的成长和他的家庭是否注重教育又密切的关系。
这些成功的家长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还有因他们个人的成功,对生活的自信也传达给了孩子,让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学会自信地面对一切。再加上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的方式得体,所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才,非常重要。
大多数孩子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在智力、体格等很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奋斗是这些差距的根源。
美国的富有阶层,对美国免费的公立教育存在诸多的不满,并不放心任由孩子自己成长。他们不惜花费巨资,让孩子接受最好的全方位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国的私立学校造就出精英阶层。
可以这么说,美国的私立教育引领者世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潮流,为美国和世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美国的私立学校正指引着21世纪教育改进的道路。
美国的女子学校
美国的教育学家认为,单一性别的学校更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和所做的事情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单纯,氛围比较好。在欧洲和美国的历史上真正的贵族学校都是一些单一性别学校,它们起源于天主教的理念,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历练,现在的男校、女校都成了美国的精英学校。
全美最好的女子学校在康州,叫Westover School。Westover
School这所美国著名的女子学校,无论在学术上,还是体育竞技比赛上,都居于美国顶尖学校之列。相对于混校来说,它们更注重对女性领导力以及未来作为女性精英的素质培养,在这点上是混校无法比拟的。因为混校不可能单独为女生开设这样的课程,此外一些女性敏感的自我保护话题,在女子学校里很受关注。这类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出女性精英。
从中国妈妈在美国受到的歧视,看美国的不平等
“中国妈妈”这个称呼,在美国受到歧视,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在美国人心中的种族歧视,并不像某些心底单纯的中国人所期待的那样消亡了。相反,种族歧视就像幽灵一样,在某些人的心中飘荡着。“中国妈妈”这个词语所含有的贬义意思,反映出一些人心中的歧视虽然在表面上消失了,但在人们内心深处却还很有市场。
华裔后代无根的尴尬
文化是一种海洋,孩子淹没在了美国文化的大海里,从根本上变得不是夏老师所期待的那类人。孩子变成了当地人,他们除了基因是中国人以外,其余全部是美国的……但美国人却认为他们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的黄皮肤和黑头发。
在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比学校的作用还大。如果孩子遇见解不开心结的事,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家长要用耐心帮助他排解压力。
在孩子的教育上,绝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会有不同的结局。享受到充分阳光的种子,会获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没有足够生长环境的种子,也许只是一颗羸弱的小苗,甚至还会营养不良,无法成才。同样资质的孩子,如果教育资源不同,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中美之间教育的比较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各自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能做的是把两种教育中的优缺点做比较,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