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的《一杯茶》:一位女士的慈善与空虚
《一杯茶》的主角是一位名叫罗斯玛丽的女士,作者煞费苦心地为主角取名。我们来拆解一下主角的名字,由两个字组成:Rose和Mary。看得出来是个花花绿绿的名字,非常符合女主角夫人光鲜亮丽的身份。同时玛丽谐音,罗斯玛丽好像是主角的姻缘。
什么是浪漫的婚姻?根据罗斯玛丽自己的描述:“她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男人。不,不是彼得-迈克尔。她的丈夫只是爱她。他们家很有钱,真的很有钱,不仅仅是舒服,然后听起来很寒酸,很无聊,像提到某人的爷爷奶奶。”她的儿子不是彼得那样的普通孩子,他在英语中相当于张斯。她孩子的名字叫“迈克尔”,在英文里给人一种高大帅气的感觉,而“迈克尔”在基督教里也是大天使,她的儿子非同一般。她老公很爱她,名字也照顾到了。而且她家里很有钱,在巴黎买什么都可以直接,就像你我去市中心逛街一样简单。通过她夸张的描述,也可以看出这位女士的虚荣心。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从全知视角客观地描述了罗斯玛丽本人。罗斯玛丽的长相并不漂亮,除非分开看,否则也不能说她漂亮,但一个优秀的人为什么要分开看呢?这是对罗斯玛丽的讽刺。“她年纪小,十点钟新来的,穿衣服很讲究。”她打扮得像她的名字一样多姿多彩。罗斯玛丽读过很多新书,也经常在家里举办沙龙,有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参加,所以罗斯玛丽的艺术感也是纸上谈兵。作者在写这些参加沙龙的人的时候,插入了两个形容词:“奇怪的事情”和“吓死人”,就可以知道罗斯玛丽一家举办沙龙的质量了。
购物自然是女士不可或缺的消遣。罗斯玛丽通常在利津街的那家高级花店买花。罗斯玛丽走进商店说:“我想要那些。”给我四个;我想要那个瓶子里所有的玫瑰;哦,让我也带上那个瓶子。不,不要紫丁香。我讨厌紫丁香。那朵花不一样。" "把那团短水仙花给我。把红色和白色的也拿走。“听说她讨厌丁香,店里那个瘦瘦的姑娘立刻把丁香挪到了看不见的地方,罗斯玛丽像这个花店里唯一的女王一样指指点点。
迷迭香对花的选择和评价也隐藏了她的一些性格和心理。罗斯玛丽要了一瓶玫瑰,甚至把所有的瓶子都拿走了,暗示她对浪漫爱情的期待,或者至少把房间装饰得浪漫一点。她讨厌丁香,因为丁香没有形状。像她这样的淑女怎么会喜欢没有形状的花呢?罗斯玛丽想要水仙花。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水仙花的原型是一位美男子。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因为他不能靠近和拥抱水中的倒影,他变成了水仙花。水仙花有很强的自恋意味,暗示迷迭香的自恋,自我感觉良好。
罗斯玛丽买了很多花,瘦瘦的女孩拿着沉甸甸的花跟在她后面。罗斯玛丽没有回应,也没有提供任何帮助,这也说明她对底层人民没有同情心,这也是铺垫。罗斯玛丽在下文中对女乞丐的帮助也是一时兴起,虚伪至极。
一个冬天的下午,罗斯玛丽去古董店购物。她特别喜欢口冲街的古董店。“先那里安静,别的不提,总可以一个人独享。”罗斯玛丽在这家古董店可以享受VIP待遇。商店的店主似乎很喜欢为她服务。罗斯玛丽一进门,店主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然后就是一肚子的恭维话。可以看出罗斯玛丽是这家店的贵宾,她以雄厚的家财在这家店买了很多古董。她也嘀咕了一句:“不过还是,这家店挺有意思的……”隐藏了她对这家店更深层次或者扭曲的偏好。
店主开始了他的奉承。“你看,夫人,”“我珍惜我的东西。我宁愿留着,也不愿卖给不识货的顾客。他们没有这种关心,这是最难得的……”掌柜的声音毕恭毕敬,就像下面捧着迷迭香一样。他说了这些话,并称赞罗斯玛丽对古董的品味。店主总是为罗斯玛丽保留最珍贵的古董。这一次,是一个小盒子。他展开蓝色天鹅绒,把盒子放在上面。作者在描述这一系列动作时,重点是店主的手。《他没有血色的指尖》小心翼翼地恭维了罗斯玛丽在读者心目中的店主形象。如果是粗壮的手指,那几乎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作者不需要花费笔墨来描述店主的全貌。
罗斯玛丽脱下手套去摸盒子。罗斯玛丽戴着手套展示她精致的淑女生活,同时又以一种优越感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不是所有的事或人都值得她触摸。
“一盒精致的小蚕豆,釉面真的很好,看起来像是用奶酪烤的。”这个盒子的材料质量非常好。“封面上刻的一棵开花的树下站着一个小人儿,一个更小的小人儿还在用手抱着他。她的帽子有小绣球的花瓣那么大,挂在树枝上,有一条绿色的丝带。还有一朵粉红色的云在他们头顶上飘了半天,像是寻找消息的天使。”图中底色温暖,主角是一对浪漫亲密的情侣,还有守护天使,说明他们的爱情会被天使守护,会一直爱下去。感受到这种稳定和温暖的感觉,罗斯玛丽爱不释手。她打开它,关上它,等等。罗斯玛丽心里真的很需要这种温暖和稳定。罗斯玛丽不自觉地注意到,衬着蓝色天鹅绒的双手看起来特别漂亮,这也照顾到了上一篇文章中的那一丝自恋。
店主用铅笔指着盖子上刻的花说:“夫人,如果您允许我给您看的话,小个子男人的胸罩上还刻着花呢。”这句话包含了非常微妙的性暗示,是对罗斯玛丽身材的赞美。店主一遍又一遍的夸奖迷迭香,迷迭香一遍又一遍的买,于是店主对迷迭香产生了畸形的欣赏。罗斯玛丽在享受购物满足感的同时,也享受着店主对她畸形的欣赏,这是罗斯玛丽喜欢这家店的不可言说的原因。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迷迭香的缺爱。
罗斯玛丽没有拥有这个盒子,因为她没有带足够的钱。她站在门外的台阶上,望着这个冬日的午后,眼前的风景就是她的现状。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苦涩的味道。这是她得不到盒子的失落的投影,也是她在摆脱了温馨画面和逛街的满足感后所面对的现实生活。"街对面房间的光线也是如此暗淡."房间一般能表现人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曹雪芹在塑造秦可卿形象时也用到了这一点,着重描写了秦可卿的闺房。房间里昏暗的灯光说明罗斯玛丽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街上的人来去匆匆,都躲在他们可恶的雨伞下。"表现了罗斯玛丽对别人的孤立和她感受到的冷漠,以至于她老公特别爱她的那一幕都弄巧成拙了。她突然感到一种空虚感。她迫切需要把盒子捧在手里,感受它带给她的温暖。她购物并经营一家沙龙,但只是暂时填满她的心。她内心的空虚一直伴随着她,等待着一个占据她内心的机会。她想回去喝茶,感受热茶带来的温暖。然后她遇到了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乞讨女,来讨要一杯茶钱。
罗斯玛丽发现那个女乞丐身无分文。她惊叹:“多么不一样啊!”这说明她无法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反而觉得自己现在的经历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情节,对她来说就是这样的冒险。她已经计划好如何在心理上向同伴炫耀自己的冒险经历。罗斯玛丽决定带女乞丐回家。她想让女乞丐觉得温暖,让女乞丐觉得所有的女人都是姐妹。神话里有一个仙女妈妈。现在她想扮演仙女妈妈。罗斯玛丽带着乞丐老妇回家了。"罗斯玛丽用她专注的姿势,半保护性的,几乎是抱着她的姿势把她拖进了房子."罗斯玛丽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这个乞丐女人。然而,当罗斯玛丽帮乞丐脱衣服时,她直接把乞丐的衣服扔在了地上。其实她心里看不起那个乞丐。“女人都是姐妹”不过是文字溢出的水。乞丐只是罗斯玛丽一下午的消遣。罗斯玛丽把乞丐老妇人带到她的卧室,他们慢慢地走着。罗斯玛丽并不关心乞丐女人最重要的需求——饥饿。直到乞丐老妇虚弱地喊着要饿晕了,她才给她饭吃。其实她并没有在意乞丐女人的需求,只是沉浸在自己助人为乐的自我感动中。
门把手转动了,罗斯玛丽的丈夫菲利普回来了。菲利普看到地上的脏衣服,突然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他背着火站着说:“接下来的半天天气都太糟糕了。”表达他的不满,带一点威慑,体现他在这个地方的权威地位。罗斯玛丽只能回应:“是的,恶劣的天气。”菲利普让罗斯玛丽去书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罗斯玛丽完全说对了。菲利普突然说,他觉得那个要饭的女人漂亮可爱,问罗斯玛丽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吃晚饭。“好看!”“可爱!”听到这些话,罗斯玛丽的心像球一样跳了起来。一个捡到的人怎么可能抢了她的风头?最多只是衬托了她的美。她马上拿钱把乞丐打发走了。"我拿出五英镑的钞票,看了看,放回两张,把那三张捏在手心里。"罗斯玛丽认为乞丐女人带来的消遣不值五英镑,这说明她根本没有真正的怜悯之心。
罗斯玛丽告诉菲利普,那个女乞丐已经走了。她脸上化着妆,坐在菲利普的腿上。她摸着菲利普的脸,问他是否喜欢她。当菲利普想吻她时,她说她今天看中了一个古董盒子,想买下来。菲利普很快同意了她。这其实是一笔交易。他们现在身体非常接近,但与古董盒上的雕刻形成鲜明对比。罗斯玛丽把菲利普的脸埋在胸前,问他好看吗?她想用自己的身体换取菲利普的“好看”但是作者在开头已经说明了迷迭香不好看。罗斯玛丽的整个生命都依附于菲利普,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掌握在菲利普手中,她的情绪随着菲利普对她的反应而变化。从这最后一笔交易,我们知道菲利普并不爱罗斯玛丽,罗斯玛丽只是满足了他对女人的欲望。所以以菲利普为中心的罗斯玛丽特别空虚。她不停地购物,经营沙龙来填饱自己,甚至带一个乞丐回家,用新鲜感消磨下午。
曼斯菲尔德用心良苦,用细致入微的文字,把罗斯玛丽这个传统男权社会中的空壳小姐描写得特别丰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