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写山水?!、?
1,游学天下的游子心态的避难所。
一般来说,传统文人的启蒙思想是修齐讲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朝廷和江湖是他们人生的两大局面。但无论在反对派,他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会持续一生。然后,所有的风景描写在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我家乡的山山水水。宋朝时,张勇说,“当你身处冲突时,不要惊讶于回顾过去。山河重叠,故人难得。”面对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诗人心中都有故乡和亲人,正是他在故乡和童年树立的师旷理想和报效国家的志向,使他跋涉不息。《中山诗话》也有:流水之意远,老山青翠。所以诗人的田园情结其实是漂泊心态的避难所。
李白生长在四川,“但蜀地的水永远是绿的,山永远是蓝的”,巴蜀的美景陶冶了他壮丽的心灵。二十五岁,李白“佩剑报国,离乡远游”(《商安配昌史》),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在他漫长的旅行生涯中,山川河流成了他漂泊的避难所。
李白写的《冬归老山》这首诗,归心似箭,匆匆未洗尘,即叩山门。久违的远山远水似乎对他感兴趣,故乡的小草似乎对他深情。回来的路上,他用诗人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
……
一条藤径绿,万座雪峰。冷叶先竭,冷云未尽。柔情侵宅,古树落过江。
……
诗中绿色的“一条藤径”,高高的“万雪峰”,地上密密麻麻的枯枝冷叶,一个山谷里厚厚的停滞的冷云,冬天里嫩嫩的生命,山里的老树破水而出。在这首诗中,寂静的雪峰前有一条清新翠绿的藤径,大自然中有在风雪中奔腾的嫩绿的树木。即使山谷里的冷云不好,即使古木隔河倒,寂静中仍有远山的呼唤,灰烬中仍有顽强的生命,是人性的不灭之灯。正是在这种自然中,在这种山水中,李白才真正感到自己的心是属于阳光、雪峰、嫩竹、白云和自然的,只有在自然山水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景观中恋爱,心在自然景观中平衡。
羌笛梅花引,无锡龙水清。寒山尽秋月满,心已碎。——《清溪夜半闻箫》
情深意浓,飘逸空灵,爱之声缠绵。羌笛悠悠,吹出震撼人心的梅花音乐;溪水在流,无锡龙水的无限深情在流。清澈的无锡,缠绵的龙水,波光粼粼,曾经为李白洗尽尘埃,今天看来格外亲近。秋浦的明月冉冉升起,银色的月光给远山和远水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白纱。笛声是深情的,水是深情的,月亮是深情的,人是深情的。听着富有诗意的羌笛声,伴着如画的波光粼粼,李白的心情也被山水所感染。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身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妇孺皆知的《静夜思》这首诗里,李白盼月盼故乡。在一个寒冷结霜的月夜,他想念他难忘的家乡。乡情、亲情、人情完全融为一体,时间、空间、灵魂融为一体。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东方人的一种普遍思维模式。可以说,月下思乡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痛苦,月夜成了他漂泊心态可以回归的家。
二十岁时,杜甫开始流浪。如果你不能得到一个官员,你的生活将陷入困境。杜甫所做的一切都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当他跃入战斗时,他的心灵慢慢平静下来,顺其自然,在大自然的水和山中洗涤他疲惫的身心。这时,抑郁悲伤的杜甫渐渐离开了我们,乐观快乐的杜甫走近了我们。
杜甫入蜀后,在《二首诗·一》中吟咏:
江山沐浴在春光里,多么美丽,花香送花香。燕子忙着在湿泥里筑巢,成双成对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春天迷人的河山,春天芬芳的花草,春天飞舞的燕子,春天沉睡的鸳鸯,自然可爱美丽。悠远明快的意境,巧妙清新的风格,都体现了诗人在“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荒山”之后,暂时安身草堂的闲适心境。同时也是诗人热爱自然的一种表现。
江村
清澈的河水蜿蜒环绕着村庄,漫长的夏天,村庄里的一切都显得优雅。自从我离开以后,我就来到了梁,我和水中的海鸥很亲近。
老太太在用棋盘,小儿子在打针做钩子。只要一些老朋友给点钱,我要求什么?
初夏,花开如火,天蓝水蓝,蛙鸣阵阵。你看:浣花河畔,毛姆河水清澈;水抱村,幽雅恬静。杜甫来到《江村》这首诗里,忘记了辛苦和荣誉,无拘无束地谈着自己的心曲。可想而知,他无动于衷。这首诗第一副对联的第二句“物静”二字,指的是一份遗嘱,是诗人平静心情的写照。蓝天下的燕子来来去去,自由自在;南风中的海鸥,忽远忽近,相随相伴。在杜甫眼里,燕子和海鸥都有一种忘机的兴趣,适合乐群。事情就这么安静了,人事的平淡让他开心:老伴为棋的痴情和天真画纸,看着就可亲;小孩子敲针当钩的天真可爱。棋局最适合夏天,清江垂钓而已,村里其乐融融,万事如意。经过长时间的分离,诗人重新获得了家庭和孩子的欢乐。他怎么能不感到幸福和满足呢?句子“我还能要求什么?”与“万籁俱寂”有关,充分抓住了诗的主题,简单而稳重。
如果说对山川的热爱可以看到一颗单纯的“童心”,那么山水田园诗也承载着一份单纯的“乡愁”。在山水田园诗中,一切绕树而流的水,盛开飞舞的云,灿烂的机趣与精神,总是在故乡的背景中表现出心照不宣的喜悦与深情缠绵,不断地切割与迷茫。所以,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境界,不仅仅表达了个体诗人代代相传的* * *普遍心境——无法消解的故乡情结。
2.政治和职业挫折的自我治疗。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也有很多诗人年轻的时候对人民很愤怒:“出门笑天,我辈是蒿!”(李白《南岭子弟进京》)“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现在我给你看看,谁有冤屈”(贾岛《笑傲江湖》)。然而这些自大的人,在现实中大多都是遍体鳞伤。但诗人的骄傲即使屡遭打击也不会转化为媚骨,所以诗人的一生注定坎坷凄凉。理想的幻灭,人生的陨落,终于使诗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然”,自己的“命运”,“少不适合俗韵,自然爱秋山”(《陶渊明归园》上篇)。仕途之贫,非人生之终,“引贫水,则坐观云起”(王维《我在终南山的静修》)。在这里,诗人找到了另一扇窗户,“既然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我明天将松开我的头发,乘上渔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送别学校的云叔叔》)。当他们打开窗户,他们看到“风是徐来,水波是安静的”和“竹私语的洗衣机女孩回家”。诗人一头扎进大自然,用山水田园平衡失重的命运,用山水田园抚慰创伤的灵魂。
陆游一直立志报国,最后却被指“嘲讽风月”。在《临安春雨初起》这首诗里,他曾感叹官场的黑暗,世态的险恶,人情的冷暖:
多年来,这个世界的味道薄如薄纱。北京谁做骑手?住在小楼里听春雨淅淅沥沥,一大早就会听到巷子深处有卖杏的声音。
从容不迫地斜着铺开小纸片,每一个字都是有条理的,太阳窗下小心翼翼地烧开水、茶,撇去,试着品尝名茶。哦,不要感叹京都的灰尘会弄脏白色的衣服,还来得及回到乌巴克湖的镜子家。
小楼春雨,深巷杏花,人间尘埃,心中顿悟。你想要的,总是遥不可及;你不想失去的东西,总是像水从花里掉出来。此时,无官无职无财的陆游在沉思:人生的路在何方?极度沮丧之下,陆游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家乡的险峻山川和秀丽的水。家乡有刻骨铭心的梦,他也割舍不下故人情怀。由此,他在人生旅途中谱写了又一曲壮丽的乐章。
回到家乡殷珊后,家乡宁静悠闲的生活暂时抚慰了陆游受伤的心灵。
镜湖
不要苦诉名利,回归死亡。近水楼台先得月,卷帘遍地。
满满一筐箭是白的,屋檐上挂满了梅鹤。野疲了可以可乐,小江可以顺势。
榆次
榆次年年喜气洋洋,绣毂竞画船。十里烟浪月夜,万人唱吹早莺日。
花如花园一般普通,酒如新丰一样不值钱。我不必为我的白发而悲伤,但黄公正睡懒觉。
家乡的自然风光被他如此巧妙地剪成了诗。陆游在业余时间度过了二十多年。一方面与同乡友好往来,一方面沉迷山水,写诗作词,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自然山水中,以排遣烦恼。
3.自觉人格的理想追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永业》)。山水是诗人自觉人格的理想追求。山水田园诗传达了文人的人格精神。
魏晋六朝是中国思想艺术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由于统治者骄奢淫逸,官场黑暗无法无天,很多文人士大夫逃离名利去寻找自己的人格,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自然而然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子和庄子。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逍遥观成为魏晋“玄学”的主旋律。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人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的内心更加孤独。一个人永远无法穷尽另一个人的心理世界。孤独的心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外部世界,这是诗人的自然景观。当文人将自然景观视为知己时,他们的人格在自然景观中得到了应有的认同和振动,这是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面对巍峨的群山,会有一种崇高感;面对涓涓细流,会有一种女人味。雄伟、高大、宽广、阴柔的天性逐渐成为一种人格现象,“崇高”和“美丽”成为人格的象征。
后来随着佛教的逐渐传入,以释迦牟尼的“空、拙、淡、远、明”为核心,形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主脉。以女人味水为代表和内涵的人格追求,成为了人格最高贵的象征。因此,文人把心思放在山水上,寻找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以求在山水中获得完美的人格。
陆游热爱自然山水,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善于将卓立的个性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使他的自然山水具有鲜明的个性美。“梅”,一种常见的自然树,陆游喜欢用它来比喻自己的人格美。如果仅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梅”的含义是单一而明确的,但作为描述人格之美的载体,“梅”具有多种内在含义。这种固有的模糊性也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民族审美心理有关。梅具有耐寒、坚韧、挺拔、坚韧、高贵的品质和含义,这与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性格有关。其他交通工具,如“风景”、“太阳和月亮”、“飞鸟”和“春月”,也有各种各样的赞美意义,它们在自然界中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也常被陆游用来比喻人格的婉约超然的优雅。
4.审美趣味的外化。
古人认为事物“复活”了感情。这实际上说明了山水是诗人内在精神的外化。
《文心雕龙释赋》:“原配夫登山之目的,盖物而激情。爱是以物为基础的,所以义一定是优雅的;物是带着感情看的,所以文字一定是美的。”刘勰在这里说的虽然是赋的创作,但却在不经意间揭示了自然界万物与人的情感交流。山水田园诗不仅唤起了诗人的情感,也标志着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诗人的最高精神追求。所谓天道,就是道,自然,有时候就是命。在他们的思想中,人是与万物平等的自然之子。人只有顺应自然,随道沉浮,才能达到心灵与生命的和谐,从而达到“波涛汹涌中不喜不惧”。李白的“草不谢其荣于春风,木不怨其秋”思想。谁能鞭策四福,万物自然兴亡”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中国古典诗人始终把山水田园诗作为自己最好的审美对象和最终的精神归宿。诗人在山川的幽音和草木的盛衰中领悟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真谛,自然界的万物也因此获得了与人类相对应的生命力和生命意识。同样,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对生活的理解,都是通过田园风光表现出来的。山水田园诗不仅成为诗人最佳的审美对象,也是诗人内在精神的外在支撑。有时候甚至,内在的精神消失了,只剩下外在的风景。陶渊明的《采菊篱下悠然望南山》,当南山的客体在生命的那一刻与主体的“我”相遇,“我”的主观意识消失了,只有南山萦绕在人们的心中。
第三,中国古代诗人田园情结的成因。
1,山谷,溪流,草堂——儒家思想的影响。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无论处于“富贵”还是“贫贱”的境遇,都能始终洁身自好,始终保持温暖的人生态度,永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念。这样的人是儒生,书卷气极了。他们山水诗中的意象:山谷、溪流、村舍,自然纯净,真实可爱,都表现了儒家的人生哲学。
陆游深受儒家哲学家“穷则独善其身,能济天下”的影响。他退居殷珊后,也受到了“濂溪派”的影响。当他肯定无法到达社会时,他干脆躲在家乡,爱上了他的老朋友——自然景观,以期灵魂的自由和解放。他诗中的风景是他灵魂的展示。
鸟声犹寂,木之意新。——《两块残蜡一》
今日云骤归,沟水清而有生气。——《秦熙》
低燕争泥,浮鱼逆流游。——《晨雨》
残雨犹滴,低云去留。——《梅雨》
吃起来山很美,喝起来溪水很清。-“徒步旅行”
在这些山水、鸟语、树木、燕子等自然素材中,陆游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感情,对家乡的山水倾注了自己默默的爱。这样,鸟的沉默,闫妍的木质;活水、飞云、雨露;低飞的春燕,活泼的鱼儿;可以吃的山光,可以喝的溪水,成了陆游的精神归宿。就像大自然的奔腾之水过后,河水会很平静,就像陆游在家乡写的山水诗,恰恰蕴含了生命的精彩和咆哮的深度。
2.河流,山脉和阳光-道教的影响。
这样的诗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借用道家的儒雅与豁达,来保存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道家的出世思想表现在他们的山水和诗歌意象中。这里的河山阳光可谓无拘无束,无拘无束,一切都是天生丽质的人优雅博大的人格精神的体现。这种人,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英雄,有一种英雄气概。他们名存实亡,远离人间烟火,实则在青山绿水中享受人间,充分享受大自然。和深受佛禅影响的文人一样,不关注现实生活。但在充分享受自然方面,比起信佛的学者,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不像很多儒生,总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态度,尽量妥协,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被动接受自然风光。他们充分享受自然景观中的生活,积极寻求景观中的快感,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他们无法入仕的精神却沉溺于自然景观中。宇宙的浩瀚和永恒,常被用来衬托人的渺小和短暂,表现出人生无拘无束、执着、任性、洒脱的境界。他们以庄子“万物之论”中“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体悟,俯视人间的灯火,自然会超然豁达,深刻体会到无限的慷慨与自由。他们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在于它的轻盈和优雅。无论是春天的满山遍野,还是夏天游记中的妙趣横生,无论是秋天的拾遗补缺,还是冬天的漫游,千山自然一望无际的水域变化,无不折射出丰富的情感世界。发现自然生命,体味人生哲理,汲取道家精神,都是慷慨洒脱的人格。在张、朱熹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分量。
3.竹林、野花和月夜--佛教思想的影响。
深受禅宗影响的士大夫对世俗生活持麻木、冷漠的态度。诗中出现的竹林、野花、月夜等山水意象,多了几分悠远和淡然,都表现出一种佛家所提倡的“除尽烦恼痛苦”,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的厌世人格精神。
这种人是隐士(当然真假是有区别的),浑身有一种强烈的冷傲感。佛教和禅宗直接注入到他们的山水诗中。他们或在深深的竹林里,或在盛开的野花里,或在清冷的月光下,竭力主张节欲、弃世俗、厌世。
在这类文人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有的人成了正宗的佛教信徒,酒肉过肠,佛留在心里。其次,另一部分人往往标榜一炮而红,暗地里梦想打着信佛敬佛的旗号重返朝廷,也就是走所谓的“南下捷径”。这两种人的心态有明显的不同,但在“非虚非虚非中道”的艺术境界上是一致的。
在他们的诗里,不是激情四射,而是极其轻盈。细读谢灵运、王维、裴迪等人的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曾经躁动、迷茫的情感生活,终于属于孤独与宁静。他们充满禅定的诗意语境,或表现远离烟火的世态趣味,或表现智慧的寂静所获得的空灵明亮之感,或表现模糊的暗示与寓意。谈空虚和痛苦,谈命运和人生,就像幽林中的一束阳光,耀眼夺目,然后才能窥见他们那颗为解脱而厌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