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野心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来轰轰烈烈,却难以成长。以下是我整理的残疾人名人励志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帮助!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

张海迪,被称为残疾人和坚定一代的典范,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的小说有《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等,散文集有《大雁飞翔》、《打开一扇天空的窗》、《质疑人生》、《我的德语笔记》等。,并翻译了modoc——一只大象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的真实故事。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以顽强的意志击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测,她努力以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不断扩大着生命的宽度。在80年代,她的坚持不懈向全国的年轻人展示了奋斗的力量,激励了中国的一大批年轻人。她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当代保罗”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会飞。

张海迪,1955,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活泼,整天蹦蹦跳跳,像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可惜,跳绳时间那么短。1960一个明媚的早晨,刚在玩具房上完一节“课”,她和朋友们笑着朝门口跑去,突然摔倒了。从此双腿失去了知觉,张海迪也失去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椎血管瘤,病情复发,很难治疗。五年时间,她做了三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柱板,最后截瘫。就这样,原本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当时医生一致认为,像这样的截瘫患者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去上学,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上学!”但是因为我生活不能自理,所有学校都不收。

疾病无情。每当疾病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不流泪。当疼痛真的很厉害的时候,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她猛拉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一种。渐渐地,她把头发拉下来,可以编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习拼音,查字典,学习一个又一个新单词。她躺在床上,胳膊撑着,抄着书,小学课本学了一本又一本。没有人督促她,没有人检查督促她,没有考试和考试的竞争。她依靠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意识、学习乐趣、生活意志,以及思维能力,都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通过超常的努力,她还练习素描,学会素描,临摹名画,学会认简谱和五线谱,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演奏歌曲。

1970年4月,张海迪跟随带领知青上山下乡的父母,去了一个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的农村生活,生活十分艰难。她发现小学没有音乐老师,就主动去学校教唱歌。课后,她还帮学生组织自习小组,给学生理发、扣扣子、穿衣服。

当他看到当地人民缺医少药时,张海迪产生了学习医学技能以减轻人们痛苦的想法。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医学书籍、体温计、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品,学习了针灸、人体解剖学、内科和实用儿科等书籍。为了辨认内脏,她剖开小动物的心、肺、肝、肾进行观察。为了熟悉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了红蓝蓝点,在自己身上练针,感受针刺感。

起初,她把它粘在卷心菜疙瘩和萝卜上。几天后,她在自己身上扎了一针。她觉得这是医生想要的,应该先自己感受一下。曾经有人问她,海蒂是不是在你的腿部和胸部以下都没有知觉,所以你给自己扎针不疼?她说:“相反,当我刚开始针灸时,我刺我最疼的地方,比如我脸上的穴位,包括唐寅穴。我想知道扎了他们之后的感受。”好事多磨。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疗技能,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十几年来,她治疗了10000多人。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后来,在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事迹的鼓舞下,在高玉宝写作经历的启发下,她决定走文学创作的道路,用自己的笔塑造美好的形象,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记日记,读小说,背诗,抄中国警句。认准目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就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关注。65438年2月29日,《人民日报》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决心与病魔作斗争的事迹。她顽强的战斗精神迅速点燃了人们如火的激情。随后,各地团组织、妇联、党报都报道了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极力邀请她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胡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是流星,我们要把光留给世界》一文,再次聚焦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 * *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刮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和赞美的簇拥下,张海迪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着新的选择。经过深入思考,她认为人生的终极意义是努力实现精神追求。

从65438到0985,张海迪拿起一支笔,义无反顾地坐在轮椅上投入到小说《梦想》中,历时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她的身体患上了褥疮,手臂长时间用来支撑身体。她的袖子磨坏了一个又一个,胳膊肘上的老茧也脱落了一层又一层。她的右臂因为长期支撑导致血管增厚而致残。

夏天,济南被称为“火炉”。没有意识很难出汗,小电风扇吹出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段时间,她就用自来水浸湿头发,然后坐在电风扇前吹;冬天,房间像冰室一样冷。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一年也要感冒好几次,感冒了就发烧好几天,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对此,张海迪从未后悔过,相反,他相信寒冷可以让人头脑更加清醒,增加对生活的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全国出版。接着,张海迪进行了他的第二本书《质疑人生》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个作家,有什么能比读者爱你的作品更让你开心呢?”于是,她坚持写作,创作了一本小说,一本散文集,打开了一扇通向天空的窗户。同时,她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我像一颗流星,我想把光留给世界。

2008年6月,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说:“我要振作起来,让我的精神飞翔。”也希望残疾的兄弟姐妹们对自己的困境有信心,他们的生活在改变,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的美好生活做贡献。"

一直为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而不懈努力的张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儿童演唱,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孩。她经常去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看望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用自己的故事和歌声激励了无数的青少年不断进步。在我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我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写了许多提案。2004年的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开车的提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张海迪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为下农村建小学,帮助贫困残疾儿童治病读书,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出自己的稿酬6万多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号召全社会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鼓励残疾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工作和活动及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事迹让人想起了张海迪,想起了那个说“如果她是流星,就要把光明留给世界”的灰姑娘,想起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自己寿命预测,昂首微笑面对生活的柔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活,爱张海迪爱到极致”,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的最准确的描述。

年过50,“海蒂姐姐”不再年轻;时过境迁,现在的“80后”“90后”可能已经不熟悉她的事迹了。我们重温海蒂的故事见证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的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还“年轻”,“海蒂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历史回顾:

在现在的一些青少年看来,最好省略掉成功之前的所有环节,比如奋斗、磨炼、挫折。最好是自己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被大导演和星探看到,靠一部电影和一个“选秀”一夜成名...

张海迪的字典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梦。虽然没有机会入学,但我努力学习,完成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后来又学习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面对残酷命运的挑战,张海迪并没有感到沮丧或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毅力与病魔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验证了风雨过后终于见彩虹的真理。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2)

我有一个新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怪。他总是用左手运球,但却能单手在人群中准确射门。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炫耀他的技术,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其实可以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音乐。

我更佩服的是他乐观向上,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他的话总是那么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关系融洽,喜欢与客户交流。我经常从我的老板那里得到奖励...我见过很多因为身体残疾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邀请我们留下来吃晚饭。

他们家很热情。他们说起他,言语中总是透露出无尽的温暖、爱意、骄傲和自豪。

聊了半个小时,晚饭做好了,大家围坐在桌前,品尝他妈妈做的美味。我也变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我感动如潮水般涌来。我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真挚细致的爱情。为了给只有一只左手的残疾亲人一个和平正常的环境,一家人改变了几十年来用右手的习惯。

从小到大,我可以想象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第一次用左手笨拙地拿起筷子,拿起一片蔬菜,他的家人也在用左手笨拙地练习那个动作,直到它成为一种习惯。而这个习惯和爱伴随着他,伴随着他成长。为了让他过上健康乐观的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都写在了左手上。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3)

尼克·胡哲,我们习惯称他为尼克·武契奇,于1962年2月4日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是塞尔维亚-澳大利亚基督教传教士,无肢生命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残疾人励志演说家。他天生没有四肢,却敢于面对身体残疾,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眼里闪着动人的神采,他走遍了世界,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无论多大的困境,他都可以超越,只要他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尼克说:“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

没有失败,没有失败者”,

失败实际上是放弃,

“人生的意义在于全身心地投入”,

做你自己,

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你每天都有选择,

“有希望,为梦想前进”。

尼克说:“现在就算你用一百万美元诱惑我,让我长出手脚,我也不会考虑。”

尼克出生时没有四肢,只有躯干和头部,就像一尊破碎的雕像。就连他的父母都无法接受这个画面。可想而知,这具尸体给尼克造成了多大的困难。他唯一能用的身体部位是一只长着两个脚趾的小脚,被姐姐昵称为“小鸡腿”,因为尼克的宠物狗曾经误以为是鸡腿,想要吃掉它。

尼克不能走路,不能拿东西,总是要忍受被人监视的耻辱。这让他非常沮丧,他想把自己淹死在浴缸里。好在最后一刻,他的父母都在他的坟前哭泣,所以他放弃了。这是他最正确的选择。活着让他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生活有着无尽的希望。

尼克持有基督教信仰,并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放弃。虽然他没有健全的四肢,但他有很好的口才和聪明的大脑。他总是用非常轻松的语气拿自己的经历开玩笑。他从不在乎别人惊讶的目光,努力对自己充满自信。事实上,他做到了大多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励志演说家。

尼克19的时候给学校打电话宣传他的演讲。被拒52次后,他获得了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从此开始了他的演讲生涯。他的声音有磁性,思路清晰,语言幽默,最重要的是,他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享给别人,给大家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多年的磨练中,他有着异常坚韧的意志和丰富的阅历。这些精神品质完全弥补了身体上的缺陷,帮助尼克超越了大多数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有人问我,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人吗?我会说是的。我很清楚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目的。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所以我很开心。无论如何,如果你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比如我,你就会珍惜我的‘小鸡腿’,不放弃,爱别人,每天向前迈一小步,你一定会完成你的人生目标。”

生命斗士尼克·胡哲于2065438年2月6日与宫原金奈结婚。他们一起见证了神的信实和美好的婚姻。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迫不及待地在尼克的脸上留言,向这对夫妇发送祝贺和感谢。这些信息也有中文、日文和西班牙文版本。

天生没有四肢的Nick vujicic分享了他在2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历,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省)、新加坡、南非、哥伦比亚和印度。虽然他没有健全的四肢,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有健全的头脑和来自信仰的力量。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生命,让听众知道上帝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是出于善意。即使我们的生活有很多限制,“有了给我的力量,我可以做任何事。”

尼克在演讲中表示,希望将来能找到上帝准备的妻子。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这对于很多粉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是情人节前夕一份独特的礼物。当“断肢战士”尼克喜得贵子的消息传开后,全世界的粉丝都为他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附上nick vujicic的经典语录。

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别人希望。

2.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的希望和目标!人们常常抱怨我们什么都不会,但如果我们只在乎自己想要拥有的或者缺少的,而不珍惜我们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3.人生很难掌控。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你也无法阻止。你可以选择不放弃,而是继续为更好的生活奋斗。

你不能放弃梦想,但你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即使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仍然意义重大。

6、不用手,不用脚,没有烦恼。

7.如果失败了,就重新站起来。

8.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奇迹。

9.态度决定高度。

10,失败不可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