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未必真真豪杰,晏子如何不丈夫啥意思

没有情意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怜惜别人的人怎么就不能算是大丈夫呢。

意思是有情无情不能判断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英雄豪杰,英雄不一定就是无情的。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①?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②。

作于1931年冬,诗中的那个“小於菟”指的是他的爱子海婴。

《鲁迅书简补遗》有这首诗,末题“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哂正,鲁迅。”坪井是上海的日本〔竹条〕崎医院的医生,曾给鲁迅的儿子海婴治痢疾。

①《战国策·赵策》触□(上“龙”下“言”)说赵太后,触把自己的小儿子托给太后,要太后给他一个王宫卫对的职位。太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易·乾·文言》:“风从虎。”《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

楚人称虎为於菟(wū tú)。鲁迅爱怜其子,意在期望他成为虎虎有生气的国家人才。不料海婴刚满7岁,鲁迅便离开了人间,鲁迅在去世前嘱咐家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学家。”

本句的意思应该是:冷酷无情的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志士,有怜爱之心的未必就没有大丈夫的气概。

这句话运用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没有人性最温柔的一面是不可能的。鲁迅的这番言辞既表达他对自己孩子的怜爱又突出了他在面对敌人是会毫不留情。真正的豪杰并非都是无情草木,真正的大丈夫也并不是没有怜爱的温柔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