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药
要求
鲁迅的小说《药》里有这样一句话:“华大妈不知怎的,好像卸下了一副重担。”这里的“挑重担”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答
一本参考书解释说,这个“负担”是:“我担心乌鸦飞到于霞的坟顶,老太婆的儿子会出现,而我的儿子不会。”乍一看,似乎在医学原文中可以找到上述答案的一点依据。一个是:“华大妈忙着看儿子等人的坟,只有几朵不怕冷的青花小花,零星地开着;我感觉心里突然有一种缺失和空虚,不想深究。”先是奶奶“大声说”希望儿子出现,让乌鸦飞到坟顶上的时候,华大妈听到了。但前者写华大妈感到“不足空”时,奶奶并未提及请儿子出镜之事,故“不足空”只与坟前花小、少、乱有关,与“出镜”无关。至于后者,文章只字未提华大妈听到奶奶祈求儿子出现后的心理反应。我们不妨退一步,承认华大妈有“答案”中提到的思想“包袱”,即担心乌鸦飞到坟前;那么,卸下这个“包袱”应该是在乌鸦“箭一般飞”之后,而不应该是在此之前。但直到正文最后一段自然写到乌鸦“掉下来了,飞走了”。既然从华大妈卸下重担的时候起,乌鸦究竟是飞到了(于霞的)坟顶,还是飞离了坟墓,就一直没有定论(当时乌鸦只是“像铸铁一样”站在笔直的树枝间),如何才能卸下这个思想上的“重担”呢?由此看来,“负担”并不意味着担心乌鸦飞到于霞的坟顶。
那么,华大妈所说的“挑重担”是什么意思呢?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介绍一下相关词语(标注的自然段序号属于原文第四部分):
【第五段】华大妈看到这一幕(按,指奶奶精神休克后手脚发抖、踉踉跄跄倒退、两眼昏花的样子)时,怕她担心得发疯;我忍不住起身,穿过小路,对他耳语道:“别难过了,你这个老太婆——我们还是回去吧。”
【第11段】很多时间过去了;去上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几个老老少少出没在土坟。
【第12段】华大妈不知为何好像卸下了一副重担,想到了离开;“我们最好回去,”他催促道。
第五段,华大婶从一开始就对奶奶表示同情,又担心“他”过度悲伤,忍不住“穿越小路”安慰她。当时墓地里只有两个老婆婆同病相怜。华大妈出于一种善良的本能,觉得受到精神重创的奶奶自然有责任去安慰和帮助。她离不开那些比自己更需要安慰和帮助的人,索性先走了。这是“负重前行”。后来“上坟的人渐渐多了”,华大妈大概以为反正人多。即使她先走了,也会有其他人来安慰司夏奶奶,所以她感到“卸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和“离开的想法”。但既然来的最早,在一起的时间也久了,还是在“试着谈”(注意“试着谈”是指如果对方不听劝告,华大妈先良心上走一遭就没什么好指责和担心的了)。以上分析的重点是:华大妈“卸下重担”的感觉,来自于“时间过去了很多”(暗示华大妈早就想走了但又舍不得把夏奶奶的坟长时间一个人留下),“上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因此,我们认为“挑重担”只能指华大妈(自认为)有责任安慰和帮助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