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小说?

你好,中国人看小说总是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太注重心理描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批西方心理学小说的翻译和出版,意识流、内心独白、精神分析、潜意识等新的创作手法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文学体裁,心理小说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小说呢?心理小说可以看作一个概念,其内涵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通常指以精神分析为特征的小说。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最早写心理小说。梅西知道什么?》、《使者》等小说,人物不多,与以往注重写人物命运和故事的现实主义不同。主要刻画人物心理的剧烈变化。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后,描写心理活动、反映心理现实的心理小说更加活跃。这部小说究竟是作者的原创,还是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但它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在分析心理小说时,我们自然要理解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机制的三种主要模式:动力型、经济型和分析型。心理激励模式是指无意识的驱动力和同样强大的压制力之间的冲突;前者试图释放它,后者试图压抑无意识的冲动,两者在斗争中形成一定的和谐,通过精神意象、行动、言语显现其征兆。经济模式指的是心理能量或心理激情的分布和循环,这种心理能量或心理激情附着于对象和身体的某些部位。人的主体中有一些本能的能量,必须在客体、身体和精神内容中分配,以保持心理平衡。这种机制的前提导致了“转移”和“凝聚”,通过无意识把观念和情绪分开。分析模型是把心理机制分成不同的分支。大致有两种:一种把精神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个系统。意识是感知的领域,是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潜意识是被意识调用的意识,通常与记忆有关,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和理解;无意识是意识被压抑,被排除在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之外的一个领域。另一种也叫结构模型,将精神分为本我(本能力量的核心)、自我(表达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同和思考)和超我(表达内化社会的规训或良心)三种力量。虽然作家在写作时未必会有意识地使用这些心理机制,但人们对心理小说的理解往往不可避免地依赖于这些心理机制。不同的作家写心理小说的方式不同,但也能找到一些相似或相通之处。首先是突出意识流。英国著名心理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曾说,如果作家的创作是基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手法,就不会有情节、喜剧、悲剧、常规的爱情描写和悲剧结局。她进一步指出:“从意识开始到结束,我们都被一个闪耀的光环和半透明的物体包围着。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反常和复杂,小说家的任务不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异己和外界因素来表达这种变异,这种奇特而不受限制的精神吗?”伍尔夫显然是呼吁将小说置于意识流之中。她认为,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的诗意幻觉,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家处境的意识。心理描写大师、英国著名学者劳伦斯(D H Lawrence)也强调:“我们必须放弃从开始到结束的前进方式——前进——前进,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循环运动,或者不断地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时间沿着直线发展的观点无情地伤害了我们的意识。”总之,这种广泛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手法的现代意识小说,充满了心理活动的轨迹;它脱离了线性的时间观和传统的讲故事方法;它遮蔽了物质世界,超越了现实主义的局限;它以立体的时空观安排人物、故事、情节,让读者体验意识的审美活动。所以表达意识流,超越时空,含蓄独特的风格,内敛,内在的自我,看似无意义的巨大全景等等。,构成现代心理小说的基础。其次,重视隐喻的语言。在心理小说中,意识占据核心地位。它经常使用内心独白,但这种独白不仅仅是作者或人物本身的声音,而是一个对话的平台,是作者、人物以及相关的人和事之间的一种心理交流活动。它促进叙述,而叙述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活动,其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连贯的经验,而与隐喻的联想往往引起感情的联系。因此,隐喻语言的使用成为心理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比如《尤利西斯》中构成语言主体的意识流,很大程度上就是隐喻性的。乔伊斯在描述斯蒂芬·迪达勒斯混乱的思维过程时,涉及到许多感官领域的感受(比如说“我用眼睛思考”),从而借助意识的先后顺序和时空的交错形成了一幅立体的景观。《往事追忆》的深层结构主要是隐喻性的。再次,这是一个怪诞的描述。如前所述,心理小说表现的是一种心理真实。在心理小说中,人们会关注现代意识的驱动力:它不仅在创造结构和使用语言上提出了再现的问题,而且试图按照作家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无意识力量的独特作用,以适应艺术上那些闪光的、非经验的生命的变形,因此其小说往往包含着变化与困惑、创造与非创造等模糊的艺术意象;它不考虑历史时间的连续性,而是通过空间中各个层次的意识来运作,追求隐喻或形式的力量,通过符号或意象的凝聚来表达具有原动力的意识。因此,这些话往往是怪诞的,晦涩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这在乔伊斯的《芬利根守灵》、品钦的《V》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显而易见。西方心理小说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但真正被中国读者广泛认可,那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最后一二十年期间。最早引进西方心理小说的是80年代初袁可佳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主义作品选》,而且以短篇小说为主。后来,后翻译的亨利·詹姆斯的《华盛顿广场》、唐在龙翻译的伍尔夫的《夜与日》、梅绍武翻译的纳博科夫的《普宁》等小说相继问世。尤其是90年代,译林出版社率先翻译出版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随后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将心理小说在中国推向了一个高潮。虽然这类小说看似繁琐、冗长甚至令人费解,但其细腻、微观的心理描写却让中国读者大开眼界,让他们知道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我们还应该看到,热衷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仅是心理小说的重要特征,也是西方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常用的手法。美国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品钦的《万有引力的彩虹》、多克·托罗的《瑞格坦时代》等作品都包含了对心理活动的描述,甚至心理分析这种创作手法也在中国继续扩大影响。不过,可能中国的读者习惯看故事性强的小说。因此,除了在王蒙的《春之声》系列和刘索拉、余华、陈染的一些作品中看到了心理小说的痕迹外,中国其他作家都热衷于模仿和创作心理小说。据我所见,好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