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时,这个小国打算派出65438+万军队帮助反清复明。

在中国古代,由于绝对的国力优势,当时的周边小国都成了中国的附庸国。很多还是上千年的,比如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但很多国家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分很明显。特别是朝鲜,一直把自己当成小中国。在他们心目中,中国是大中国,是小中国。所以在满族统治中国的300年间,朝鲜一直视其为野蛮人,想要恢复中国。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的时候,朝鲜想派65438+万大军反清复明。

这主要是因为朝鲜对大明心悦诚服,心存感激。在古代,周边小国成为中国的附庸,大多是迫于压力而屈服的。而且,中国的强大也可以起到保护自己国家的作用,但估计各国的心里都不一致。然而,只有朝鲜对明朝深怀感激。

确信大明从建立之初就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用武力攻击朝鲜,当时李成桂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当时的朱元璋不仅没有批判,反而给国家起了朝鲜的名字。因此,自李成桂以来,我们对大明表现出极大的尊重,这被视为一种与他会面的善意。而且朱元璋死后,朝鲜被列入了第一个永远不会被征服的国家,这让它更加感激。而这种感恩在万历时代达到了顶峰。

因为,当时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率领20万大军进入朝鲜,直捣京师,韩王不得不逃入深山,最后逃到鸭绿江边向大明求救。当时,已经几十年没有进过朝廷的万历皇帝仍然派兵拯救北丰臣秀吉。明军来到朝鲜半岛后,立即重创了南的军队,最后几乎直接全军覆没。拯救朝鲜的大明军队并不是要吞并朝鲜,而是要恢复朝鲜的王国。

当时的朝鲜国王更是感激大明的再创造。他在家里建了一个迎宾门,称大明的使者为天使,非常尊敬他。而且在中国全能的明朝,朝廷里没有反对大明的声音,否则马上就被清洗。大明亡国后,朝鲜仍沿用崇祯年号265年,常有反清复明再造中国的想法。朝鲜孝宗时期,准备练兵北伐。

康熙年间,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之乱,震动东南。三藩刚开始势如破竹,吴三桂的大旗也反清复明,大大恢复了明朝。此时,闻讯而来的大韩王国异常激动,几乎可以用非常激动来形容。他们认为是时候反清复明了。当时朝鲜的大臣上书要求北伐,说:“如今吴三桂起兵占领东南,天下大变。这时候朝鲜应该响应北伐,可以大大恢复中国,保家卫国。”换句话说,这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先一步还能占领沈阳。

而当时的朝鲜,募集了65438+万的士兵,为北伐做好了准备。但是吴三桂失败的太快了,吴三桂在这里还没准备好就完了。最后,三藩之乱平定后,朝鲜使节见到吴三桂的旧军,惋惜地说“听说吴王以前作战勇猛,可惜未胜先死。我宁愿不被伤害,也愿意听听他的兴衰。”同情吴三桂的命运。

探寻历史真相,发现背后的故事!对待历史,一定要真实!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