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的从艺经历

1962年,张辉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的一个梨园世家,在剧团排练场渡过了童年,幼小的他看到父辈们在舞台上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时,总是羡慕不已。耳濡目染之下,还在吖吖学语的张辉,就开始模仿戏曲动作、哼唱戏曲声腔,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长大要成为艺术传人的宿愿。

1975年安徽省艺术学校到郎溪县招收黄梅戏专业学生,张辉如愿地考进了安徽省艺术学校,主工黄梅戏小生。为了实现孩提时的梦幻,张辉在学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练功,每次考试,各门课都是名列榜首。在安徽省艺术学校的五年学习生涯中,张辉全面掌握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演要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幸运的他,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的青垂,收作了“关门弟子”。亲传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天仙配》中的董永。张辉首场演出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了担纲主演。在这一段时间里,张辉还在大型黄梅戏神话艺术片《龙女》中扮演“文哥”;电影《孟姜女》中扮演男主角范杞良;电视剧《订婚照的风波》、《这家没男人》、《狐女婴宁》、《赊官》等几部电视剧中都是扮演男主角。其中《这家没男人》获全国第三届戏曲片一等奖。《赊官》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片二等奖。在学习与实践中,张辉一跃而成为在影视,戏曲舞台上小有名气的小生。 1984年8月,湖北省委顺应民意,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这一艰巨任务自然落在黄梅戏的故乡——管辖黄梅县的黄冈地区。地委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由毕业于复旦大学、从事过多年戏剧创作的章华荣同志承担这一重任。于是,章华荣踏上了“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艰辛旅程。

为挑好演员,章华荣跑遍了黄冈的文艺团体,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安徽黄梅戏优秀青年演员杨俊可能愿意来湖北,章华荣心里萌生了把杨俊“挖”到黄冈的念头。1988年7月,章华荣与杨俊见了面,杨俊答应来湖北发展,并推荐张辉与她同行。

为了发展湖北的黄梅戏,张辉来到了湖北,得到了著名导演余笑予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关爱和培养。在艺术上不断奋进,不断提高,完成了由单纯摹仿到主动塑造,由特征演员向性格演员的过渡。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坐落在黄梅戏的发源地——黄冈市。尽管黄冈市委、市政府尽最大的努力对剧院给予了支持,但因黄冈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给剧院的财政拨款,只有同级院团财政拨款的一半。长期营养不良,使剧院的人心患散,有的人不得不上街做生意维持生计,有才华的人才相继离开剧院,演出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张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彻底改变演员的经济状况,不能让艺术人才为生计发愁,更不能让从事艺术的人才低人一等。自2006年8月份担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书记以来,张辉坚持以传承、发展和繁荣黄梅戏事业为己任,凭着惊人的毅力将一个濒临倒闭的文艺单位发展到今天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影响力逐渐辐射向全国范围的大中型黄梅戏剧院。 2000年以来,黄梅戏男演员张辉,连续多年在全国人民注目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用他真挚细腻、充满激情的表演,韵味浓郁、张驰有度的黄梅戏声腔,拨动了观众的心田,使全国戏曲专家与戏曲爱好者为之一振。

2009年5月18日,张辉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了梅花奖,只是实现了张辉的一个心愿。张辉另一个心愿,就是把发源地的黄梅戏做大做强,把黄冈真正发展成黄梅戏的基地,把湖北、安徽的黄梅戏联合成一个整体,让黄梅戏以强大的阵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张辉是全国黄梅戏知名演员,地方要发展经济,也少不了要打文化品牌。《李四光》是用本土戏曲形式演绎科技伟人,开创了黄梅戏以男角为主演的先河。李四光是黄冈的名人,通过张辉的传神表演,使全国的黄梅戏观众对湖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张辉表示,剧院将打造一系列以黄冈名人为题材的黄梅戏。继《李四光》之后,张辉又与剧院一起创作了《东坡》《李时珍》,2013年还将推出《毕升》一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