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拿原著看英剧。

最近电影市场没有亮点,电视剧随便被大IP剧轰炸。对于那些连‘正经’都说不上的剧,我一般不加什么来提高收视率,感觉正常的审美会被拉下来。不如打开保存剧目的文件,找个精彩的片子仔细看。

因为最近看了盖斯凯尔夫人写的原著《南与北》,忍不住拿它和我熟悉的2004年BBC迷你剧做比较。首先这部剧一直是我的最爱,每隔一段时间就看一次。平时看的都是原著改过来的作品,因为影视里的表现手法和书里不一样。如果我想更清楚地了解剧中的人物和社会特征,阅读原著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阅读方法。

2004版的《南北》也继承了BBC制作的迷你剧一贯的品质。它既有电视剧的特色,又有电影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特色鲜明,大气精致,制作精良,既保留了原著的文学内涵和思想内涵,又精致恰到好处,无论是从演员的选择、场景的配乐、摄影手法、服装道具都是如此。是结合了电视和电影两种优势的最合理的表达。由此,BBC迷你剧在英剧迷心中有着显赫的地位。

其实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感叹,还是同一个大IP。相比近几年国内大IP的改编,比如《新红楼梦》,感觉就像被塞了一个白馒头,可以从各方面吐槽,不重复。

下图显示豆瓣评分高达9.2。该片自播出以来,已成为继《傲慢与偏见》之后的一部英国古典浪漫主义电视剧的代表之一。

这是英国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的原著,讲述了一个在英格兰南部乡村风光中长大的玛格丽特·黑尔。因为牧师的父亲辞去了南方的工作,她家搬到了米尔顿,一个完全陌生的北方小镇。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同时,该剧也向我们展示了大工业时期英格兰北部的工业社会,以及英格兰南部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生活态度。

但与《傲慢与偏见》、《爱玛》等浪漫故事不同。

盖斯凯尔夫人在写书时试图表现《蒸汽时代》的工业社会特征,展现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各种个性鲜明、代表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不乏关于人物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在烦恼不断的情况下,男女主角误会、了解、相知、相爱,创造了一个现实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黑尔出生在温暖的英格兰南部,在大城市伦敦长大。回到父母身边后,她家搬到了北方工业城市米尔顿,因为她的父亲辞去了南方牧师的工作。一年到头又冷又乱。玛格丽特不仅要安慰母亲和仆人对环境的抱怨,还要照顾父亲的心情。

他们住的房子不再是南方学校的田园风光,也没有黄蔷薇的陪伴。但是无尽的商品和糟糕的空气。她只在工业社会看到粗鲁的工人,棉絮在空中飞舞,在纺织车间折磨妇女和儿童...

适应新环境让她身心俱苦。在了解了赫尔先生的学生实业家约翰·桑顿之后,看到他居高临下,对工人苛刻残忍,让玛格丽特对桑顿的第一印象极为反感。

随着在米尔顿生活的深入,玛格丽特结识了当地工人希金斯一家,并与希金斯的大女儿贝西成为朋友。从而进一步了解工人们背后的温柔与苦难。

然而,实业家桑顿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并支持和帮助她的家庭和个人。然而,桑顿先生可怜的表情和玛格丽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罢工成了全剧的转折点,让立场对立的两个人,就像南北方两个截然相反的社会,越走越近...

在这部剧中,有一个最吸引人的英国戏剧主人公桑顿先生,他曾与《傲慢与偏见》的主人公达西先生齐名。

在我看来,我更喜欢这样的英雄。他不像达西先生那样含着金钥匙出生。桑顿先生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债务而早逝。他早年辍学,靠自己的双手还清父亲欠下的债务,赚了一份产业。

他工作很努力,经常是工人下班后,他还在灯下工作。主人公桑顿先生不仅是现代社会推崇的勤劳精神,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感情的高大英俊的男人。他也是一个用词不当的真命天子。

第一集中,桑顿先生出现在白色棉絮满天飞的工厂里。他带着坚毅的眼神巡演,大气有力,线条无敌,高鼻梁。他在剧中的光影中极具雕塑感,配合小提琴演奏的优美主题曲,场面十分惊艳。

不幸的是,他的所作所为给玛格丽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玛格丽特眼里,他对待工人的态度是残酷和苛刻的。即使工人在满是棉花的车间里抽烟,这种危险的行为在工厂里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大火已经夺去了300名工人的生命。

女主角玛格丽特·黑尔乍一看并不是美女,但她在多部英剧中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她属于那种越看越有意思的美女。当然,她不受大众欢迎。那时候她健康可爱的样子,对第一眼看到的人也很亲切。

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忍不住被她吸引,会觉得她就是你在原著中记忆中的玛格丽特。

女主人玛格利特出生在南部赫尔柊司的农村地区,但在伦敦长大。她有良好的教养,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孩,愿意帮助别人,面对自己的误解,也勇于改变和承受魅力。

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书中,男女主角从一开始就有隔阂,然后通过无数次的误会和和解逐渐了解对方,从而相爱。这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小说中常见的情节,《南与北》就是其中的代表。

玛格丽特与桑顿先生的会面出现在第七章。作者引用了英国诗人兼散文家马修·阿诺德的话。要得到安慰,请看他的诗《安慰》。

薄雾遮挡了阳光,

烟雾弥漫的低矮房间。

在我身边。

这首诗概括描述了北方的工业社会。当玛格丽特第一次到达米尔顿时,她看到的场景是,当她离开小镇附近的地方时,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烟味。也许,说到底,主要是缺少草木的清香,而不是真正的气味。他们很快驶过一些令人绝望的又长又直的街道,街道两旁是建得整整齐齐的小砖房。

从火车站到酒店,他们穿过几条较宽的街道,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因为装满货物的大卡车堵塞了不太宽的街道。

原著和电视改编还是有区别的。

当两人在原著中第一次见面时,桑顿在玛格丽特眼中看到的是:她的衣着朴素:一顶质地合适、款式极佳的草帽,用一条白色的丝带装饰;一件黑色的丝绸连衣裙,没有任何装饰和褶边,披着一条长长的印度大披肩,裹在身上。她穿着它就像一个女王穿着她的长裙。

虽然她的外表吸引了桑顿先生的注意,但也留下了一点:玛格丽特无法改变自己的外表。微微弯曲的上唇,丰满上翘的下巴,抬头挺胸的神态,每一个充满女性温柔与轻蔑的举动,总会给陌生人留下傲慢与冷酷的印象。

当桑顿先生看着它时,他想到了别的东西,面对他喜欢的人和明显感到被忽视之间的差距:在他们的谈话结束之前,他几乎偷偷告诉自己,他不喜欢她。他想尽力弥补自己的感情伤害,因为他忍不住钦佩地看着她,但她傲慢而冷漠地看着他,把她——据他说——视为他认为他在愤怒的人——一个大老粗,全身没有温柔的优雅。他把她这种无忧无虑的淡定态度解读为傲慢和轻蔑,心里感到无比厌恶,几乎想站起来离开,不再去应付这些黑尔和他们那种目空一切的神气。

而桑顿先生在书中给玛格丽特留下了他的印象,虽然没有剧中那么坏,但也没有那里那么好:

玛格丽特说。“他有这样坚定有力的表情,还有那样一张脸,不管看起来多么平庸,既不庸俗也不俗气。我不想和他打交道,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总的来说,好像他这一行出生的人,妈,都很聪明,很能干,这正是一个大商人应该有的样子。”

是的,这就是玛格丽特眼中我们英俊的桑顿先生。

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会在矛盾剧的情况下产生,南方和北方也是如此,和英国传统女作家写的一样,只是各种情节有区别。

暂时先说到这里吧。一部好的作品,要用心去欣赏,从中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与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