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挽救大明,张居正半生贪腐却主导了万历中兴,这说明什么?

在关于明代历史的各类话题里,“廉洁的海瑞”与“腐败的张居正”,常拿来做类比,一个“睿智”观点也长期流传:别看海瑞一生清廉,但是毫无实际能力,于国于民更无建树,不过是个大明吏治的“标杆”。而身为“明朝最伟大改革家”的张居正,虽说贪污腐败丝毫不落,可人家却凭着强大的行政才能,亲手把“万历中兴”推到了顶峰。一个怪论也因此甚嚣尘上:廉洁奉公没什么用,腐败却救了国。

那事实真是如此?首先,就要先厘清一个历史真相:“廉政标杆”海瑞,真的是“有道德没能力”吗?

海瑞的清廉事迹,即使那些给他扣上“偏激”“没能力”大帽子的“历史爱好者”们,基本都能如数家珍。但常被无视的,却是他“清廉事迹”背后的官场学问。就以他著名的“捉公子”事件来说: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宝贝儿子在淳安县吃拿卡要,被时任淳安知县的海瑞捆成了粽子。可这么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处理?海瑞轻松一句话解决了问题:“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然后就把人给胡宗宪送过去——有人假冒你儿子,给你搁这儿了哈。

这番操作,既怼了胡宗宪,又没伤了胡宗宪面皮,不动声色揭过了这场大风波。如此圆熟的官场手段,哪里是“偏激书呆子”办得到的?

这就是真实的海瑞,他哪里不懂人情世故,又哪里是因为“愚忠”“偏激”才廉洁?官场的人情世故,他懂。自己这“得罪人”的处事风格,他更懂。既然懂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因为当许多人“千里来做官就为吃和穿时”,他的心里,却装着江山百姓。

同样证明海瑞能力的,更有海瑞“为官一任”的业绩。

这事儿,且不说他在“淳安知县”“兴国知县”任上的政绩,哪怕是在他遭遇“海瑞罢官”悲情命运的“应天巡抚”任上,他也不动声色完成了另一桩大事:疏通吴淞江与白茆河。

在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前,应天治下的太湖平原,这个大明王朝的钱袋子,却也是不折不扣的灾地。越演越烈的洪灾,早已是“恐为吴患”,海瑞到任应天巡抚时,滔天的洪水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洪灾波及到苏州松江等大明朝“经济发达地区”,仅饥民就多达十三万人。甚至“水灾之后无从取民,饥民汹汹”。至于治水?江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更复杂”的政治环境,让“治水”成了大难题,各级官员“问之水利,茫然无知”。能躲就赶快躲。

可海瑞却不躲,明知这里“水太深”,特别是看过了当地“其富饶全是虚名,而苦楚特甚”的民生后,海瑞深感“其间所为百姓痛苦,可为百姓太长息者,一言难尽也!”擦干眼泪的海瑞,也就发出了一声掷地有声的誓言:“是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而缓也!”

为了这场继“夏元吉治水”后江南大地空前的水利工程,海瑞亲自勘察,走遍了灾区各地,然后不惜得罪江南各地大族,制定了极其强硬的治水方案,毫不犹豫扫清了各地豪族修建的“私田”,先打通了淤塞已久的吴淞江,又疏通了多灾多难的白茆河,不但一口气解决了困扰江南数十年的水患,更给了十三万饥民工作与饭食,同时在河道两岸开垦新田,仅在吴淞江边就开垦熟田四十万,是为中国古代“以工代赈”的经典案例。

也正是因为这场大工程,水患频发的江南大地,从此多次上演了“灾年无灾”的奇迹。一直到清代时,吴淞江沿岸依然“虽有小灾,不成大害”。可以说一个工程,造福了明清时期几代人。而江南的水利格局,也因此焕然一新。黄浦江的形成乃至上海港的繁荣,都与这场工程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地老百姓的一句民谣,更见证了这位“廉政标兵”卓越的才能:要开吴淞江,需等海龙王。

仅这一项能力,就足以碾压明朝中后期,多少碎碎念“海瑞没能力”的“精英”们。

至于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张居正不用海瑞”问题,也根本不是海瑞“没能力”的问题,却是两人在“一条鞭法”“漕运”等方面的政治分歧。但这些分歧,却无法掩盖海瑞实干家的身份。真正的事实是,在那个“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的嘉靖、隆庆之交的时代里,正是因为有海瑞为代表的,一批有操守有担当的政治家的存在,才托着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绕开历史的暗礁,进入又一个中兴时代。

哪怕到今天,只要站在黄浦江边,脑补下当年海瑞走遍灾区沿线的身影,就知“海瑞廉洁却没能力”“一生清廉却没能挽救大明”的论调,何其可笑。

而与这同样重要的,却是第二个事实:张居正那一场挽救大明的改革,真的是靠了腐败?

说到张居正,“腐败”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张居正晚年时期,除了行政越发飞扬跋扈,“私生活”也越发遭人诟病。尽管关于张居正的大多数“黑料”,都是来自政敌的抹黑诬陷。但不争的事实是,权力巅峰上的张居正,除了衣食住行越发奢靡,连他的贴身仆人游七也掏钱买官,他自己也自嘲“所却两广诸公之馈,宁止万金。”而在他死后的抄家闹剧里,张家也被抄出了上万两黄金与十几万两白银——明显“与收入不符”。

那是不是说,张居正中兴大明,就是靠了腐败?恰恰相反,张居正改革能够成功,首先很重要一条,就是享受了他的前任高拱留下的“吏治红利”。

在张居正刚刚“入阁”的隆庆初年,是明王朝“政以贿成,财货上流”的时代,空前的腐败,也让当时包括张居正在内的改革家们痛心疾首。而此时的内阁首辅高拱,也采取了空前烈度的整顿方式:仅是高拱担任首辅的两年半时间里,明王朝就惩治了一百六十九名腐败官员,查办了大量腐败案件,于是“是以数年之内,仕路肃清”,尽管万历登基后,高拱被张居正排挤回家,但他的惩贪成果,却为张居正留下了一个廉洁的行政环境。

这,才是“张居正改革”成功的根基。

而“打翻”高拱的张居正,在吏治问题上,更与高拱一脉相承。在“惩贪”问题上,张居正的政策也更加细化:万历初年时,张居正就责成各地的巡按御史,要定期核查本省文武官员的政绩,从巡抚到知县,皆在考核范围之内。而对于有着“核查”大权的御史们,张居正更是有着严厉要求:“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这个高效的监督体系,才是“张居正改革”正常运转的保障。

如此事实,对比明末年间御史们“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百万”的丑态,还有那“抹布”的“雅号”,就知这“中兴”后的大明朝,为何会继续陷入万劫不复。他整治吏治的成果,在万历皇帝亲政后,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败坏殆尽,这,才是“张居正改革”的悲剧结局中,一个常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

以这个意义说,真正造就张居正成功的,哪里是什么“腐败”,恰恰是大明王朝曾焕然一新的廉洁政风。虽然晚年权力巅峰时的张居正,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了一个破坏者。也让晚年的海瑞,成了明朝官场上更加孤独的“异类”。但廉政对于一个王朝的意义,却不应该被扭曲。

所谓“海瑞廉洁没法救国,张居正靠腐败强国”的论调,实事求是说,是真的找错了历史经验。海瑞与张居正的“恩怨”,以及万历中兴的辉煌与教训,留给我们的不该是“腐败强国”的谬论,相反,却是贪腐亡国的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