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方文论的典型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意境理论及其原因
中国古代艺术家很少关注“美”。受老子哲学的影响,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妙”。美的焦点是有限的对象。是为了完美地刻画一个有限的对象,“妙”的重点是整个生命,而不是整个自然。中国艺术家不局限于描绘单一的人体或物体,而是将这个有限的物体刻画得生动而完美。相反,他们想要突破这个有限的对象,他们追求一种“像外之像”和“景外之景”,在其中表达他们对整个生活的感受。中国古代的画家,哪怕画一块石头,一只草虫,几只水鸟,几根竹子,也要表现出整个宇宙的生机,使画面体现出画家对整个生命的理解,流露出一种哲学的生命感。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平。中国古代有很多山水画,附近有广阔的水面,有木桥、亭台、溪流、渔船,远处有无数的山川和山谷。整个画面由近及远,层层推进,越来越远。山川本来是物质的东西,而“远”却突破了山川的有限形态,使人的目光伸向远方,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远”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同样,中国古代的诗人也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登高望远是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生命感和历史感。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如此。中国园林艺术最大的审美特征是意境。中国园林之美,不是孤立的建筑之美,不是孤立的景观之美,而是意境之美。中国园林的意境是突破有限的物象,进入无限的时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等建筑的审美价值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们能引导游客从小空间走向大空间,从而丰富他们对空间之美的感受。在明朝,有一个名叫季承的园丁。他有一本书叫《园冶》,里面有一段话:“高爽有轩,窗明几空,千顷汪洋四季美。”这段话很好。中国园林中的建筑为什么柱子那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是为了“汪洋一千顷地,享四季荣华”,即让游客“收”和“受”外界无限时空的一切风景。在这里,窗口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园林建筑的窗户旨在使人们与外界自然接触。季承说“窗户是虚拟的邻居”,而这个“虚拟”就是外面广阔的空间。
亭子在中国的每个园林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亭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中亭台楼阁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这种建筑的作用就是把一个外部大空间的景色吸收到这个小空间里。元代人有两句诗,“山河无限风光,皆聚一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吸收外部空间的无限风光。中国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如亭台楼阁,也起着这种作用,都是为了使游人能够从一个小空间进入一个大空间,即突破有限,通向无限。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可以引发游客胸中对整个生命、整个历史的一种感悟和理解。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据说唐太宗对它喜爱到了极点,所以把它作为陪葬品埋在自己的棺材里。在这篇序言中,王羲之开篇就指出,兰亭的美感主要不是亭阁本身的美,而是它能使人“仰望宇宙的浩瀚,俯视门类的繁盛”。这两句话很有名,意思是说抬头看,宇宙那么大,低头看,世间万物都是那么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然后他说:“所以享受看和听就够了,我相信可乐。”游客的眼睛在游动,他们的心是敞开的,视野开阔,因此他们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而这种仰视、俯视、看世界的方式,引发了生命意识。王羲之接着说:“我很高兴,音高。”
之间,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还是忍不住怀上它,情况就会好转。”“如果你回顾现在,你仍然会回顾过去。“宇宙是无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当然,这有限的生命充满了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生命意识。王波的《王腾亭序》也是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在文章的开头,王波也描述了王腾馆的美,但他接着说,王腾馆的美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能让人看到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壮丽的景色。它有两个著名的句子:“夕阳和孤独的齐飞,秋水* * *天空是同样的颜色。“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然后他写道,在这个空间的美好里,有一种人。
健康感:“天高地阔,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我满腹愁苦,我知道有几件事。”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中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据说是中国最长的对联。第一部分是:“五百里滇池,奔流至眼底。当我躺在岸边时,我很开心。东方看神,西方看灵,北方看络,南方看丧。与其登板,不如选赢家。趁着蟹岛螺洲,在风和雾中梳理包裹,更美,点缀些玉羽丹霞。不寂寞,四周香米清沙,九月芙蓉三月柳。”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第二部是写无限时光:“千年往事,记到我心。”使酒空叹谁是英雄。我想学中国船,唐标铁柱,宋朝玉斧,元朝皮包。韦烈功不可没,移山倒海。用珠帘画一座楼,体积也不会比晚雨好,我们就把碑破了,交给淡烟。只赢,几分钟,半江渔火,两排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起了对生活和历史的感叹。这幅大观楼的长联,连同王羲之和王。
鲍勃的两个杰作都表明,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在于它能使参观者在自然面前大开眼界,打开心扉,使他们“仰望宇宙的浩瀚,俯视范畴的繁华”,使他们“思宇宙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对生命、历史、宇宙的哲学感。
艺术作品与一般艺术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或事件的意义,而且超越了具体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生活的意义。一个作品可能很美,也可能很好,但如果它没有揭示整个人生的某种意义,就不能说它是一个有意境的作品。中国现代大学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宋代诗人姜白石作了评价。他说,姜白石的词格调很高,但没有意境。姜白石不仅是作家,还是音乐家。他的大部分词都是自己创作的。他的音乐被保存至今。比如他的一首歌,题词是《梅Xi令》(1196):“好花不与香人同,波光粼粼。我担心春风会变回绿色。我在哪里可以找到玉?梦里木兰双桨,云小横。徘徊到孤山脚下,青鸟唱一春。”这首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宋代歌曲,今天听起来依然很有韵味。但也仅仅局限于表达生活中某个特定情境的魅力,并不能让人感受到整个生活的某种意义,所以格调高,但没有意境。当然,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很多都是有艺术性的。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写过一首诗《前赤壁赋》。这篇文章描述了苏东坡和他的朋友在一个明月之夜在赤壁下划船,他们中的一些人吹笛子。苏东坡用八个字形容东晓的音乐:“如怨如渴,如泣如诉”。这八个字用得好,说明这笛子的音乐里包含了他朋友对整个人生的一些感悟。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人生的旅途充满了酸甜苦辣。但人生毕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意思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让人惋惜,让人叹息,让人有一种惆怅,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让人怀念,让人留恋,让人安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怨如渴,泪如泉涌”。
意境的美感其实是包含了生活感和历史感的。正因为如此,常常让人产生一种惆怅的感觉,像一个久居他乡的人思念家乡。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用这种方法来唤起他们对人生的哲学理解。这种感觉带给诗人一种忧郁。许多诗人都谈到过他们的这种。
感觉。例如,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当我在爬山时,我有一种过去和现在的感觉。”南朝诗人何逊有两句诗:“不能上青山,上了就失望。”李白有两句诗:“登高望远,咸苦而悲。”这些诗都表现出意境的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忧郁。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意境是,《红楼梦》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引导读者体验整个生活的某种意义。《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病了一段时间,病好了想去看望黛玉。小说是这样写的:宝玉从秦方桥周围的河堤上走来,“我看见一棵大杏树,花全落了,树后有许多豆子大小的小杏子。宝玉心想:‘病了几天,辜负了杏花!我没有意识到“绿叶满枝”,所以我抬头看杏子。他还联想到邢岫岩已经选择了丈夫。虽然是男女大事,是必须的,但可能是他失去了一个好女儿。但是,再过两年,就是‘绿叶满枝’了。”这种描述具有强烈的诗意。作者将苏东坡的“花谢红绿杏小”和杜牧的“风绛绿叶满枝”的诗句融为一体,重染了贾宝玉的感情色彩,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这棵大杏树让贾宝玉对人生有了哲学的理解,从而发出了深深的叹息。读者读到这里,会像贾宝玉一样,迷失在诗意的氛围中,感到一种惆怅。贾宝玉可以说是《红楼梦》中对人生感受最深的一个人。鲁迅先生曾说:“悲伤的迷雾笼罩着华林,但能呼吸并理解它的只有宝玉。“这种悲雾不仅仅是因为家族的没落,更是因为世态炎凉。
唐宋词的很多作品都很有艺术性。比如“归程何处,亭台更短”“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光易逝人,车厘子红芭蕉绿”。读着这些文字,我感到一种惆怅,就像一个思念故乡的旅人。意境给人这种形而上的安慰。当然,这也是一种美感,也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整个生命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最高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