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中元素的迁移
热液中引起元素迁移的因素较多,如流动、温度、压力、浓度、电位等。元素的迁移可分为流动和非流动两类。若元素的迁移受热液的流动制约,则为流动迁移。若元素的迁移与热液的流动无关,则为非流动迁移。除流动迁移外,其它因素导致的迁移均属非流动迁移。
(一)流动迁移
由热液流动产生的元素迁移具有下列特征:迁移方向单一(与热液流动方向一致);迁移速度相近,在迁移区段内,只发生单纯的元素迁移,不引起热液成分的变化,并被认为是远源热液迁移至矿化部位的主要迁移方式。
(二)温度迁移
温度迁移为非流动热液中因存在温度差异而产生的元素迁移。自然界中很多热液体系规模巨大,不同部位的热液具有不同的温度(最大温度差可达400~500℃),相应地常常具有元素的不同浓度,这必然会引起元素的迁移。季克俭等所做的NaCI溶液中不同温度区元素含量的对比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装置为由连通器连通的两个试管,注入去离子水溶液,含NaCl 20%,或含Cu2+约9mg/mL,液面高于连通器,然后用沸水加热其中的一个试管,温度为93℃,加热时间为200h,另一个试管温度随室温变化,平均温度为16℃。在冷、热试管中各取6个样,分别测定其中的Na+、Cu2+含量(表13-14)。由表可见,试管冷端和热端的溶液浓度是有明显差异的,热端溶液的Na+含量平均为6.983%,冷端平均为7.045%,冷端的Na+含量比热端高0.062%。溶液中Cu2+的含量差异与 Na+相似,热端Cu2+浓度平均为8.6555(mg/g),冷端平均为8.6638(mg/g),冷端比热端高0.0083(mg/g)。
表13-14 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处Na+、Cu2+含量表
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容器内均匀的溶液,当不同部位存在温度差异时,会发生变化,溶液的浓度由均一变为不均一,Na、Cu等离子浓度都是在低温部位增高,在高温部位降低,也就是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迁移。溶液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元素迁移,化学上称之为索列(Soret)效应。
(三)压力迁移
压力迁移为非流动热液中因存在压力差异而产生的元素迁移。在 NaCI-H2O体系中,当温度不变,压力发生变化时,不仅体系的相态可能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相中NaCl的含量也发生变化。如在400℃的等温条件下,当压力达临界压(285 bar)时,体系呈均一的流体相,当压力低于临界压时,体系分解为气、液两相。随压力的降低,气相中的NaCl含量显著降低,而液相中NaCl含量不断增高(表13-15)。在这一过程中,NaCl从气相迁移至液相,从高压液相转移至低压液相,直至液相达饱和而沉淀。压力从临界态的285 bar至NaCl饱和溶液压182 bar,下降了103 bar,压力降低了36%,而气相中NaCl含量从2.6%下降至0.008%,降低了325倍。液相中NaCl含量从2.6%增至46.0%,增长了18倍。由此可知,压差迁移可能是热液体系中元素的重要迁移形式。
表13-15 NaCl-H2O体系气液平衡区的压力、温度和成分
(四)浓度迁移
浓度迁移为非流动热液中因存在浓度差异而产生的元素迁移。
交代热液主要为粒间溶液,它是高温条件下水-岩反应的产物,其成分受主岩控制,不同主岩的粒间溶液的成分不同,花岗岩的粒间溶液富含Si、Al,碳酸盐岩的粒间溶液富含Ca、Mg,因此,这两种岩石接触带上的粒间溶液可能存在显著的浓度差,并导致浓度迁移,元素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Si、Al从花岗岩向碳酸盐岩迁移,Ca、Mg从碳酸盐岩向花岗岩迁移。这样,在接触带上形成主要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矽卡岩。因此,矽卡岩是浓度迁移和双向或多向迁移的典型代表,也是主要元素来自附近围岩的重要证据。
非流动迁移明显有别于流动迁移。元素的迁移与热液的流动无关,而与热液的温度、压力、浓度和电位等密切相关。不同元素的迁移具双向或多向性。带状蚀变岩是交代作用的产物,在交代过程中,每个蚀变岩带既有元素的带出,又有另一些元素的带入。非流动迁移普遍地见于热液体系内,对成矿热液的形成和交代成矿作用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