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的更替灭亡时间 按时间排序

奴隶社会: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启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 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 商(殷)王盘庚

8.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9.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10.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11.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12.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3.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4.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后主刘禅

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年-420年

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年-420年

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五代:907年-960年

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汉高祖刘知远(暠)

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十国:907年-979年:

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闯王李自成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2.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3.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

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5.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换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

6.秦朝:统治残暴,相权过大

从秦始皇打败六国,实现一统之后,秦始王就成了至高无上的人物,他在统治方面是是相当残暴的,再加上“商鞅变法”的原因,可以说秦朝的统治过程中都是离不开“严刑”两个字。

哪个人稍为犯点错误,便使用酷刑,诛连九族,而且在修筑长城,阿房宫等巨大过程时,那些被劳务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难免会出现反抗的现象。

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两个人喊出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百姓在秦始王的暴政下,无不想揭竿而起;还有个原因就是,丞相的权力太大,虽然说是三公九卿制,但权力仍然是丞相在握,世人都说秦国的灭亡是赵高造成的。

但是赵高如果没有丞相李斯这个后台,是不会让自己的计谋成功的,做了丞相后的他,握的权利更大,滥杀无辜的大臣,众叛亲离,最终使秦朝步入灭亡。

7.汉朝:郡国并行,重用外戚

汉朝在完成一统后,也曾模仿秦朝的郡县制度,但后来为了彰显威严,而改为郡国并行制,实际上汉朝的统治制度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大量的对外封侯,重用外戚。

结果不但没有得到效果,反而引发了”七国之乱“,之前对外封侯的各路人马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朝廷,后来朝廷出兵跟各诸侯连年征战,把本来强盛的国力一步一步拖垮,最终汉王朝走向灭亡的深渊。

8.唐朝:藩镇林立,危及中央

唐朝那个时候,在世界范围里,当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美国,在科技、武器、农业等方面都遥遥领先,然而它灭亡因素就是在于藩镇,唐朝实现统一后,在全国上下设藩,将大臣册封为节度使,分派到各个地方。

后来也是这些分派出去的大臣势力变得越来越大,不听朝廷使唤,从而引发了”安史之乱“,在此之后,唐朝在多次的动乱中,比如:黄巢起义、王仙芝起义等等,一次次的把国力消耗,最终崩溃。

9.宋朝:重文轻武,兵力不足

宋朝见证了唐朝的灭亡因素,为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的重现,以及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夺权,再有就是防御辽、夏等外族的干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以最大极限的统一集中到朝廷。

建立起一整套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其中就包括职官、军事、科举、法律等制度,同时实行三司制,使我国古代从宋朝中央集权完胜地方分权,地方分权。

这样一来,各地方的官臣势力大减,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中央集权相抵抗。宋朝帝王认为,若要加强统治,就得削弱武将的兵权,因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始终是把刀,因此朝廷开始收精兵,兵权由朝廷掌握,这样一来,领兵打仗的将军没了兵权。

使得宋朝在与外族打仗中兵力弱小,士兵和将军的配合能力差,在和夏、辽、金、蒙古等国的战斗中,节节败退,经过长时间这样子耗损,最终亡国。

10.元朝:民族歧视,统治黑暗

元朝还没建立之前,还是成吉思汗那个时期,成吉思汗便率领蒙古铁骑征战中原,每攻下一座城池,便要杀光汉族平民,在成吉思汗后,统治者对汉族人民就更加的仇视,处处施加压力。

在他们看来,汉族的人连一头牲畜都不如,把汉人当作劳动奴隶,这种情况一直到忽必烈时期,元朝建立,忽必烈改革制度,要求各族平等,仇视汉人这种情况才得以缓解,但汉族人的地位始终处于最下场。

忽必烈死后,元朝的统治者更是回到成吉思汗那个时期,对汉人更加的黑暗,导致民不聊生,因而才爆发了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黑暗的统治。

10.明:财政危机,用人不当

在之前宋朝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层层矛盾后,不料还有个更明显的矛盾也凸显出来,是什么呢?那就是皇权与相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明朝后,因胡惟庸党案而诛杀胡惟庸,更是废掉了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丞相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明朝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但是,在这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种种危机,由于天下良田土地比较集中,一些有心人开始出现隐匿赋税,明政府在财政收入这方面,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与倭寇之间征战,军饷开支加重。

在后来郑和七下西洋,其强大的舰队更是消耗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步加深了国家财政危机,然而出现财政危机就要对百姓增加赋税,这样引来百姓的不满,致使农民起义。

这是其一,再有就是明朝灭亡用人不当,首先是一个奸臣严嵩,后来又出现魏忠贤,他们两人都在不同时期在朝政掌握大权,无恶不作,滥杀精忠大臣,使得明王朝的统治秩序颠倒,最终使得明朝走下坡路,一步一步亡朝。

11.清朝:闭关锁国,统治腐朽

清朝在专制主义这一块,也就是中央集权可以说用到了最高峰,为了增强效率,特设了军机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权力最集中统治,都没能摆脱灭亡的现象,最主要的灭亡原因就是闭关锁国,坐井观天,认为自己始终是霸主,时时刻刻沉醉在天朝的美梦中。

而此刻,西方发达国家的的实力不断提升,科技不断更新,西方国家经工业革命后,殖民侵略的心志不断加大,最终在1840年把侵略的方向锁定在中国。

在跟西方国家的文斗武斗中,清政府节节败退,于是就出现了:签订条约,割地赔款等侮辱之事,常年打仗,使得国库空虚,因此,清政府不得对大农民的纳税加重,导致民心不再,最终亡于辛亥革命。

从各朝代的灭亡原因不难看出,最终灭亡的原因无非就是得不到民心,导致农民起义,而百姓不拥戴的因素,无非就是统治者的政治方面,没有完善,没有考虑平民百姓的直觉感受。

从秦至清,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是借前朝的兴盛与衰败来制定方针,然而中央集权又不断的变本加厉,越来越束缚百姓的思想,封建制度一直没有完全彻底的改掉,这就是从秦王朝至清朝不断更替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

朝代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