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皇帝
1. 文化达人们,小弟跪求对古代皇帝,尤其有作为的皇帝的文言文描述,
一般史书的皇帝的赞都是集中体现皇帝的功绩和史臣对此的评论的,但是无不知道你是不是要具体的事例,如果是的话,那就不能仅仅看论赞了……要自己看本纪……推荐你几个本纪……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明成祖(这个论赞的确写得不错,虽然我对朱棣本人有微词)
举个例子,这是汉文帝的赞(《汉书·卷四》):
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这个是刘宋的武帝,《宋书·卷三》(这个是宋齐梁陈的宋,不是南宋北宋的宋)
史臣曰:汉氏载祀四百,比胙隆周,虽复四海横溃,而民系刘氏,惵惵黔首,未有迁奉之心。魏武直以兵威服众,故能坐移天历;鼎运虽改,而民未忘汉。及魏室衰孤,怨非结下。晋籍宰辅之柄,因皇族之微,世擅重权,用基王业。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自斯以后,晋道弥昏,道子开其祸端,元显成其末衅,桓玄藉运乘时,加以先父之业,因基革命,人无异心。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
2. 用文言文中形容皇帝缺点和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形容皇帝的词有这些:
一、辟bì
“辟”字的义项很多,但其中有一个解为“君主”。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皇王,指周武王;维,句中语气词;辟,君主)“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张衡传》中的“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就是“帝王征召并授予官职”的意思。
二、策cè
“策”字有一个意思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朝廷或皇上记录功勋的书很多)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由这个意思又引申出了“帝王对臣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策亮为丞相:授予诸葛亮丞相的职位。)
三、宸chén
“宸”字其中有个意思是“帝王住的地方,宫殿”。如王勃的《九成宫颂》:“宸扉既辟。”(皇宫的大门已经打开)也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如“登宸”“宸旨”“宸舆”等等。《林黛玉进贾府》中“又有‘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就是“皇帝”的意思。(万几,万机,就是万事;宸翰,皇帝的墨迹、书法;宝,皇帝的玉玺)
四、敕chì
“敕”字有个义项是“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如《宋书·谢弘微传》:“书皆是太祖手敕。”(手敕,亲手写的诏书)看《红楼梦》,你就会看到“敕造”等字样,就是“皇帝下令建造”之意。白居易的《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敕”就是“皇帝的命令、诏书”之意。
五、觐jìn
“觐”字其一义项是“朝见帝王”。如《毂梁传·僖公五年》:“天子微,诸侯不享觐。”(微,衰弱;享,进献;觐,朝见帝王)《谭嗣同》“乃扶病入觐”中的“觐”就是“朝见皇帝”的意思。
六、冕miǎn
“冕”字其一义项是特指“帝王的礼帽”。如《汉书·东方朔传》:“冕而前旒。”(旒liú,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从这个意思引申出了今天的“加冕”。
3. 文言文中皇帝登基有几种说法常见的说法如下:1、登基:也说登极。
即帝王位。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后来高祖登基,传到如今,国步艰难,一至于此!”《水浒传》引首:“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
《西游记》第七一回:“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老舍《茶馆》第三幕:“皇上不是快登基了吗?我先给您道喜!”2、即位:也说即皇帝位。
也说“即立”。指开始成为帝王、皇后或诸侯。
《左传·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汉郑玄注:“郑司农云,‘立’读为‘位’。
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元和十五年,今天子即位。”
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吴王夫差,三十二岁,即位不久,喜功贪杀,骄狂自是,自以为有富国强兵的本领,立下独霸中原的大志。”3、践祚:也作“践阼”“践胙”“莅祚”“涖阼”。
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
《晋书·刘颂传》:“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讼。”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及 仁宗 晏驾,皇子践阼,赏定策之功,以 韩公 为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载垣 等身膺顾命,我皇上冲龄践阼,未能同心襄赞,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恶极,莫此为甚。”
《清史稿·圣祖纪三》:“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馀年,今年近七旬矣。”4、登位:即位;登上皇位。
《东观汉记·朱祜传》:“及登位,车驾幸祜第。”《法苑珠林》卷五七:“尔时太子登位。”
宋乐史《广卓异记·李泌》:“代宗登位,召入为翰林学士,以至拜相。”《说岳全传》第二七回:“只因目下新君登位,要拿你去做个进见之礼物。”
5、继位:继承王位。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我(勾践)继位的时候,只知道酗酒打猎,流连荒亡。”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达布聂西死,论赞弄囊继位。”。
4. 汉代帝王古文简介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 *** 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
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刘邦有几个儿子?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
刘邦与她们***生育了8个儿子:庶长子刘肥(封齐王)、二子刘盈(即孝惠帝)、三子刘如意(封赵王)、四子刘恒(即文帝)、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封淮阳王)、七子刘长(封淮南王)、八子刘建(封燕王)。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汉高祖刘邦的太子是刘盈(汉惠帝,西汉第二任皇帝)。
刘邦***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为刘邦与原配夫人吕雉(吕后)所生。
刘盈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刘邦当上汉朝皇帝,就立刘盈为太子,这时的刘盈才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