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谁有名人传记或者名人资料?快快快。!!

蒙泰-爱工厂如家。

(2004-04-27 08:06:20)

蒙泰是河北冯润县人。1926年到鞍山,同年加入日本人办的昭和铁厂当配管学徒。1949,加入中国* * *产党。历任配管组长、技术员、副技术员、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

65438年至0948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前,鞍钢遭到严重破坏,高炉炉体和动力机械设备几乎遭到破坏和洗劫。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他带领工人在十里厂周围奔走,日夜搜寻挖掘设备,整理、分类、修理,然后存放在“蒙泰仓库”以备急用;没有向国家要钱,1号、2号、4号三座高炉已经恢复生产。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鞍钢受到敌机和隐蔽敌人的威胁。为了防止高炉受损,他日夜守护着高炉,“守着炉子,和炉子一起睡”是他当年提出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口号。爱厂如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这就是蒙泰精神。蒙泰精神在鞍钢影响了一两代人,并将代代相传。

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会第七、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一届、二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王申智,开闽王

王(862-925),河南光州固始人。从光启元年(885年)到去世,在福建工作了39年,其中在福州工作了32年,先后担任福州观察助理员,留守,校对刑部尚书,节度使,校对同校书,校对右仆,校对校,专校司徒,校对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等

王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兄弟领兵攻打泉州,杀死了贪污腐败、无恶不作的泉州刺客廖燕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迫使承认王氏兄弟,并要求唐朝廷任命他们为泉州刺史,泉州的面貌很快得到改善。大顺二年(891),陈艳病逝,姐夫范辉自称留守抚州。景福元年(892年),王兄弟为统一福建做了周密的准备。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奠基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便衣下葬”、“照顾他的家人”,以达到稳定局面。后来王氏兄弟还立了刘星的全庙供奉,赢得了极大的人气,流传到四面八方。建州的许贵范和汀州的钟泉木,以及山区和沿海的分散武装,统一了整个福建。王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福建社会秩序,为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王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水陆交通。天福源年间(901),他在修筑雒城的同时,挖掘保护城池,修建了泗泗桥和金通门。天佑三年(906),王在福州正街茅颖桥南(今东街口以北)修建还珠门,修建南关桥(今安泰桥),还开河与卧桥浦相连,引领潮流穿城而过。侯亮开平二年(908),沙河桥(又名酒仙桥)建成。第二,扩大国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了岷江流域的关卡,使宝山区与沿海城市之间货物畅通,物资互通。同时在黄岐半岛开辟外贸口岸,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等国,经常有使节往来和商务考察,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贸易活动。进口产品有象牙、犀牛角、珍珠、香药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任用有生产经验的颜管理农业,并派得力官员“巡郡县,劝农教桑”,把因战乱而从各地流亡的农民全部招进来,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了减轻农民的税负,他决定通过“什一税”、“不收暴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减轻农民的税负。他还鼓励农民种植茶树,生产大量茶叶出口,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他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如修复和疏浚福州西湖,将原来20里的西湖扩大到40里,灌溉岷县和后关县的民田;他在福清修建了海堤,保护农田免受潮湿,并灌溉了数千英亩的民用农田。第四,发展手工业。如闽北山区,茶厂众多,其中官办面包房38家,私营面包房1336家。在福州西南,王为修建了13炉铸造处理站。在建阳,陶瓷行业也比较发达。在汀州设置铅场,铸造铅币和铜币。后来他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在王任职期间,福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好年景、好年景,给人以饱”的现象。

王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他非常重视人才的使用,到福建后,安置了大量中原流民,尤其珍惜文人,并设置招贤纳士等机构接收。当时是王湘普的儿子避乱入闽。参与其中的有其弟杨仪、著名学者徐夤,以及来自中原的杨成秀、郑仪、韩沃、桂馥毅、杨赞图、简媜等。、王等都把他们聘为福建官员,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王还以官职向福建著名文人进贡,如任丞赞为宰相,为节度使。王还尊重宗教名人,如一村,石北和沈燕。王对文人的关怀,使当时的福建,尤其是福州的诗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陈艳说:“文化和教育繁荣,福建最迟有诗人,直到唐朝;到了唐末五代,士绅诗人有时来福建,诗歌教学也越来越繁荣,到了宋代更是兴盛。"

王重视教育的发展。他采纳翁成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所学校(高等学府),以教授福建的杰出人士”,并选派黄桃等知名人士为“四博士”。在王的倡导下,当时州内有州学,县内有县学,偏远乡村有私塾。“幼者已附师训,老者已置国”,大大发展了文教事业。

王非常重视搜求书籍。天佑元年(904),王组织大批知识分子,搜集并撰写了各种遗书,献给唐政府,丰富了史料,并为出版了《岩中捞》一书,为抢救和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王还恢复和创造了许多寺庙和宝塔。他执政时,修建并修复了260座寺庙和6座宝塔。其中一些佛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物,是旅游资源之一。

王为晚唐五代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后人的好评。

文学硕士-谢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 * *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00 10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的父亲参加了中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在烟台创办了海军学校儿童节,任校长。冰心4岁时,随家人搬到烟台东部,住在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格,开阔了她的心胸。她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了她幼小的心灵。冰心在家庭学校的最初学习期间,已经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七岁时,她已经阅读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辛亥革命后回到福州,1912考入福建女子师范学校。1913迁居北京。次年,我进入北满女子高中。1918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我渴望成为一名拯救生命的医生。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冰心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投身于时代潮流,被选为学生会文件,于是加入了北京市妇联宣传股。在爱国学生运动的鼓动下,她于1919年8月和9月在早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散文《二十一听证会的感想》和第一部小说《两个家庭》。后者首次使用笔名“冰心”。因为工作直接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很快就有影响。后来的《你一个人又无助又贫穷》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突出了封建家庭对女性的摧残,新世界两代人之间的惨烈冲突,军阀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当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作品打着“为了生活”的旗号流出,出版了《超人》这部小说,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以《星星》和《春水》两部诗集为代表,推动了新诗早期“短诗”的写作潮流。1923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留学后开始发表《致少年读者》系列通讯散文,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名著。二十出头的冰心已经在中国文坛小有名气。

1926她出国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她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同时还在创作。作品赞美母爱、童心、自然,也体现了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那种纯粹而意味深长的写法,也透露着一点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1931年的《芬》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的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65438年至0938年,吴文藻、冰心在抗战的烽火中带着孩子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前往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经志愿在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任教,和全民族一起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艰辛和困苦。1940迁居重庆,成为国民参政会委员。不久后,他加入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写出了《关于女性》、《再送小读者》等颇有影响的散文篇章。抗战胜利后,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从1946+01赴日。她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系讲学,后被东京大学聘为首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留日期间,她与吴文藻先生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的活动。

冰心,一个世纪的当代人,一生伴随着世纪的变迁,已经写作了75年。她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被收入《小橘灯》、《樱花颂》、《拾遗笔记》等。她创造了多种“冰心”文学风格,是中国第一代儿童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她的翻译,如黎巴嫩卡罗尔纪伯伦的《先知》、《沙子和泡沫》、印度泰戈尔的《吉大利亚》、《园丁集》和《戏剧集》,都是公认的优秀文学翻译。1995被黎巴嫩总统授予国家雪松勋章。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东)人。真名叫森,字名颜,真名。明清时期,他成为反清的民族英雄。

郭姓将军忠君爱国。

郑成功的父亲郑志龙早年赴日经商,嫁给了田川先生,于是郑成功于明日四年(1624)出生在平户(今长崎县松浦县)。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后来郑之龙经常往来于福建和广东之间,也是商人和小偷。崇祯二年(1629),被明朝征召,任游击将军,升任连长。郑成功七岁回国,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师从老师。我从小就机智聪明。

郑之龙后来被洪光皇帝封为南安伯,郑成功随他到南京求学。1645年,政权垮台后,郑之龙和他的兄弟郑鸿逵、黄道周在福州拥立唐王朱为帝,改国号为龙武。郑之龙被封为太师平国公,最有权势。那时,郑成功22岁,有能力写作和武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儿子争取事业,郑之龙带着郑成功去拜谒隆武帝。面试结束后,隆武帝见到了郑成功这个英俊的年轻人,他谈吐得体,热情洋溢,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我问他:如何才能挽救当前的危机?郑成功对弘光小朝廷的腐败深有感触,于是用岳飞的“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来回击。隆武帝认为他的意见中肯,君臣谈得很投机。隆武帝感慨地说;“可惜我没有公主,不然我就招你做老公。你必须忠诚地为你的国家服务,永远不要忘记它!”马上给他起了和皇帝一样的姓,把真名“森”改成了“成功”。从此,人们称他为“国之姓”。

郑成功是忠诚和真诚的,这与他父亲的秘密感情完全不同。隆武帝多次派郑成功救援建昌、南昌、千山等地,他英勇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646年3月,向隆武帝陈述抗清方略,认为要“依险控扼,择其善而进,合击船只,大洋富国。”但因为实权在郑之龙手里,郑之龙不点头,龙武帝的意志就不行。郑之龙甚至暗杀了与他不和的大臣。名臣黄道周愤然离去,去招募志愿军反清。不久他就英勇牺牲了。有一次在临朝大厅,郑成功见皇帝不高兴,就问是不是因为父亲不忠,磕头说:“我愿以死侍奉陛下,出征永不变心。”隆武帝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封年轻的郑成功为忠孝之叔,拜为皇家营军总司令,并挂上了大将军的封号。

父亲不肯投降,誓要反清。

郑成功受隆武帝之命,为挽救赣州等地的危机,后赴漳州、泉州等地招兵买马,希望建立新军,完成抗清复明大业。而他的父亲郑之龙,一开始是消极抗战,后来又偷偷勾搭上了早已倒向清朝的洪承畴。

1646年8月,清军入闽,郑之龙停战。隆帝得知仙下关失陷,从延平出发前往汀州。清军攻计,龙皇帝被俘,被杀。二十天后,福州也沦陷了。

汀州失陷后,郑之龙回到安平镇,秘密联系满清大臣博罗,准备投降。郑成功坚持反清,痛哭流涕,多次向父亲进谏,提出继续反清的办法,要求父亲千万不要做让后人耻笑责骂的事,但郑益龙不听劝告。郑成功让他的叔叔郑洪奎去说服他的父亲,但郑志龙仍然没有理睬他。最后于6月中旬11赴福州清廷,被派往北京。的母亲田,后来被清兵侮辱,愤然自杀。

郑之龙在清朝灭亡后给郑成功发了一封信,请他一起清除清朝。在“父为子”的封建时代,儿子应该绝对服从父亲,但郑成功仍然坚持反清。他回答说:“我只听说父亲要教儿子忠诚,但我不知道有教子向敌人投降。”整个军队都在不断地走出去。

当郑成功听说清兵到处烧杀抢掠,他的母亲死在家乡时,他非常气愤。他先后在夫子庙和他母亲的坟前献祭,表达他复仇的决心。接着,他和陈晖、郑弘等人召集旧部,广纳贤才,扬帆出海,誓要反清。以厦门、金门、闽粤交界的南澳岛为据点,开始扩充实力,巩固军队和武学。

从23岁到32岁的近十年间,郑成功以越王勾践“精忠报国”和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加紧扩军练兵活动。他多次拒绝清廷及其父亲的诱降活动,不断打击清军,成为东南人民抗清复明的一面旗帜。

1656年7月,郑成功派上尉巡抚甘慧率军北上,首先从海上攻克民安镇。接着,郑成功亲率大队攻打复州城,进南台,夺其桥,登岸扎营,分兵防守乌龙江、唐红、水口、连江岭。他派人去打探福州兵少,于是下令进攻。由于失去了信使船,大部队没有到达,只有南台和谭薇打了一会儿,取得了胜利。但郑成功没有阻止清兵火速来抚州帮忙,只好向民安镇和罗星塔投降。他亲自考察地形,决定在此建立反清基地,并下令增建土堡城。此外,还派兵攻克连江县,驻军北岭以窥福州,还访问了闽清永福港的肖家渡,并派出水师。年底,罗源、宁德被袭,清军被杀。直到9月1657,民安镇沦陷,回到厦门。这一年,南明帝李咏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并招降大将军。

在福建打了多年仗后,郑成功决定北上。1658农历七月,他率领十余万大军,数十艘战船,在张煌言与反清军队会师,开始北伐。次年五月,他率部从舟山,连克瓜州、镇江,向南京挺进。他曾写下一首充满激情的诗:“吾誓近江灭胡,吾将倾全力吞吴。”“你看天然护城河,一鞭子跨过去。我就不信中原不姓朱。”由于屡战屡胜,麻痹大意,战略失误,在南京战败,不得不退出长江,退回厦门。

收复台湾省,建设台湾省。

郑成功回到厦门后,反击清军进攻,守住了厦门。清军大将达素冰在福州战败后自杀。但此时的清朝已经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局面,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来围剿郑成功。面对这种情况,经过慎重考虑,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省作为长期的反清基地。这也是他多年的心愿。

台湾省于1624年被荷兰殖民者入侵,1626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642年,荷兰殖民者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全岛,实行殖民统治。李咏十五年(1661)三月,郑成功率领250O0官兵和数百艘战船,从福建金门廖罗湾出发,经澎湖,于四月一日(四月二十九日)抵达台湾西南的鹿二门港外。由于涨潮,有人为船引航,船队很快到达池前市附近的和寮港。荷兰殖民者发现后惊呼“魔法士兵从天而降”。海战中,郑军用消防艇击沉了荷兰主力舰艇赫克托耳;在陆战中,他杀死了荷兰侵略军的首领托马斯?巴德和110多名官兵。郑成功指挥了赤壁城的围攻,并迫使荷兰军队指挥官用断水来形容它。5月4日率军投降真的很难。郑成功在指挥军队围攻荷兰殖民者的首都台湾省(今台湾省安平)的同时,加强了收复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在围攻台湾省城八个月后,顺治十八年(1662)十二月初,用大炮轰击占领了台湾省东部的乌特利堡,强行进攻台湾省城。13日(1年2月),荷兰殖民总督赐城投降。郑成功最终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38年的台湾省。他在《归台》一诗中写道:“开京镇,驱逐荷兰人,用了十年时间,才收复基业。”天恒还有3000客人,他们很难在难熬之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