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的内容、人物、作者简介。
作品介绍
《基督山伯爵》(又名《高瀚宇山的复仇》和《享乐与仇恨的快感》)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
基督山伯爵
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泰斯(Edmond Dontais)的大副被陷害的悲惨经历,以及他日后作为基督山伯爵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惊喜。快速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完整的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它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概述
《基督山伯爵》的主要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由此演变出几个次要情节。插曲紧凑精彩,却不篡夺主持人的角色。剧情离奇,但并不违背生活真相。就结构而言,小说一打开就引出了几个主要人物。第一个1/4写主角被陷害的过程,第二个3/4写如何复仇。脉络清晰,复仇三条线交叉而不凌乱,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后才能相遇。所以基督山伯爵是通俗小说中公认的典范。小说出版后,很快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出版,并在法国和美国多次被拍成电影。100多年来,这本书拥有了无数的读者。
1865438+2005年2月底,远洋货轮法老号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邓蒂斯回到马赛。
基督山伯爵
老船长在途中病逝。有一次,他让唐·苔丝把船开到一个岛上,去监狱里见拿破仑。拿破仑委托唐·苔丝给他在巴黎的亲信写一封秘密信。唐·苔丝这次回国可以说是一次春风:他准备和相恋三年的女友梅赛德斯结婚,然后一起去巴黎。但他没想到,一场厄运正等着他。唐·格雷尔在一艘货船上做护卫,一心要取代唐·苔丝成为船长,而唐·苔丝的情敌弗尔南多对他恨之入骨。结果两人勾结在一起,弗尔南多把唐格拉的举报信送到了检查局。五月,正当唐·苔丝举行婚礼的时候,他被捕了。代理检察官维尔福审理了这个案子,他发现密函的收件人是他的父亲。为了确保自己的未来,他将唐·苔丝定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并把他关在孤岛上的死囚牢房里。
唐·苔丝在死囚牢房里度过了14年。起初,他深信自己的清白,一直认为总有一天检察官会出现在他面前,宣布他无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了,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只有对未婚妻的思念和对老父亲的关心支撑着他活下去。有一天,他突然听到附近有人挖东西的声音。原来隔壁牢房的老神父正在挖地道,但是因为一个计算错误,地道的出口在唐·苔丝的牢房里。两人见面后,老神父帮他分析了自己的经历,唐·苔丝开始意识到谁是陷害他的敌人。在牧师的指导下,唐泰斯学到了很多关于化学、文学、语言和文化的知识,并且学到了一个秘密:在一个叫基督山的岛上埋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你得到了它,你将拥有无人能及的财富和权力。一天,老牧师因病去世。唐泰斯按照老神父的话躲进了老神父的尸袋里。狱卒以为唐泰斯是老神父,就把它放进了装尸体的麻袋里,而真正的老神父就躺在唐泰斯的牢房里,于是唐泰斯逃出了监狱。唐·苔丝用刀割开麻袋,游到了附近的一个岛上。第二天,一艘走私船救了他,他很快就和他的船员成了朋友。他借着四处游荡的机会,在基督山岛上发现了一个宝藏:一个大柜子被分成三部分,里面分别装着古代金币、金块、钻石、珍珠和宝石。唐·苔丝一举成为亿万富翁。他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报恩,报仇。为此,他将回归社会,重新获得自己的地位、权力和威望。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金钱才能让人得到这一切,金钱是支配人类最有效、最伟大的力量。此时的唐太司已经是一个新人:学识渊博,举止优雅,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深谋远虑,内心充满仇恨。
在复仇之前,唐泰斯决定先报恩。法老的主人是一个忠诚、勇敢、热情的人。他过去常常在唐·苔丝有困难的时候为他跑来跑去,还照顾他的老父亲。后来他破产了,绝望中,他准备自杀。当唐·苔丝知道后,他还清了债务,给了女儿一份丰厚的嫁妆,还给他一个新法老。然后,唐·苔丝说:“我已经替上天报答了那个好人。”现在复仇之神给了我惩罚恶人的权力!“在报答了那些在危机时刻给予他无私帮助的人之后,唐泰斯开始一步步准备自己的复仇计划。
通过多方打听,他证实了唐·格雷尔、弗尔南多和维尔福陷害自己的事实,并得知他的未婚妻已经嫁给了弗尔南多,他的老父亲也因病饿死,他的仇恨越来越强烈,但他还是要做很多复仇的准备。八年后,唐泰斯回到了巴黎。他是一个化名为高瀚宇·芒廷伯爵的银行家。这时,维尔福是巴黎法院的检察官,腾格拉尔成了银行家,弗尔南多成了莫塞夫伯爵兼议员。三人都是仕途有成,地位显赫。
基多山伯爵的目标首先是费尔南德。为了谋取一切私利,弗尔南多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此时,他改名换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多山伯爵早已查明了他的历史,现在他在报纸上披露了弗尔南多在20世纪20年代背叛并杀害了希腊总督阿里的事实,这引起了议员们的质疑。在听证会上,高瀚宇伯爵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德作证,揭露了弗尔南多的罪行,他不仅把城堡交给了土耳其人,还杀死了他的恩人,并把他的妻子和女儿作为战利品的一部分卖掉,换取了40万法郎。审查委员会认定费尔南多犯有叛国罪和暴行迫害罪,这让费尔南多名誉扫地,颜面尽失。弗尔南多曾希望他的儿子阿尔贝能和基督山伯爵决斗来为自己报仇,但他的妻子(唐·苔丝的未婚妻)早就认出了基多山伯爵就是唐·苔丝,她把真相告诉了儿子阿尔贝。最后,他的儿子阿尔伯特不顾自己的名声,与高瀚宇山伯爵讲和,决定和母亲一起抛弃沾满鲜血和耻辱的家产,不辞而别。在绝望和愤怒中,费尔南多不得不去基多山与伯爵决斗。决斗的时候,基多山伯爵用非常冷淡的语气讽刺道:“你不就是滑铁卢战役前夕开小差的那个士兵弗尔南多吗?”你不就是那个在西班牙做法国向导和间谍的上尉·弗尔南多吗?你不就是那个背叛、出卖并谋杀了他的恩人的中将·弗尔南多吗?而这些费尔南多加起来,不就是你现在是法国贵族吗?“最后,老姐山伯爵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当费尔南多的妻子和儿子离家出走时,他沮丧地回到了家——一个去了乡下隐居,另一个去参军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让他开枪自杀。
唐·格雷尔,基多山伯爵最大的敌人。唐·格拉尔在法国入侵西班牙时靠供应军需品发了财,他的银行现在可以控制数百万法郎的资产。为了取得唐格拉尔的信任,基多山伯爵拿出三封欧洲大银行家的信,在唐格拉尔开了三个可以“无限透支”的账户,令唐格拉尔肃然起敬。之后,他买通电报局员工,发了一封谎报军情的电报,诱使唐格拉抛售债券,损害了一笔巨款。于是,基多山伯爵把一个逃犯贝尼代托,维尔福和腾格拉尔夫人的私生子,说成是一位意大利亲王的儿子。为了避免银行倒闭,唐古拉将女儿嫁给了“王子之子”。在婚礼上,宪兵逮捕了逃犯,让唐格拉大出洋相。无奈之下,唐·格拉尔从扶贫机构偷了505万法郎,逃往意大利。途中,他落入了基多山伯爵的强盗朋友手中。他们先把他饿死,然后以65438+万法郎的高价卖给他一顿饭,直到他的505万法郎全部被榨干。坦格拉被迫为自己的罪行忏悔。这时,基督山伯爵出现了,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我就是你出卖和诽谤的那个人。我的未婚妻被迫再婚,我的父亲因为你而饿死。我应该让你饿死,但我原谅你。”唐听了这话后格莱尔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缩成一团。随后,基多山伯爵给了他5万法郎维持生计。唐格拉饱受折磨和惊吓,头发都变白了。
维尔福,基多山伯爵的第三个敌人,决定用更残酷的手段彻底摧毁维尔福的一切。他先在维尔福买了一处旧居,维尔福曾试图在那里残忍地活埋他与坦格拉夫人的私生子。然后他巧妙地把他们引到这里,指出了两人当年的丑闻。结果,唐格拉夫人当场晕倒,维尔福只好靠在墙上喘口气。经过一番斗争,维尔福对基多山伯爵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问了两个基多山伯爵的密友,但都是基多山伯爵一个人演的。自然,他什么也没发现。这时,基多山伯爵注意到了维尔福家族的一个缺陷:维尔福的继妻试图让她的孩子独自继承遗产。于是他假装无意中向她透露了一个毒药配方,她用这个毒药毒死了维尔福的前夫、岳母和老仆人,并密谋毒死了他前妻的孩子瓦朗蒂娜。因为唐泰斯恩人的儿子伊娃·瓦朗蒂娜,基杜山伯爵暗中保护了后者,让她暗中观察继母中毒的过程。后来,高瀚宇山伯爵用强效麻醉剂麻醉了这个孩子,伪造了她的死亡,并把她的“尸体”送给了基督山。维尔福很悲伤。只要为女儿报了仇,他就对妻子下了死命令。在那个差点成为唐古拉女婿的逃犯谋杀案的审判中,检察官是维尔福。在基多山伯爵的授意下,逃犯当众讲述了他的生平。维尔福知道他已落入了一个复仇之神的手中,他被迫承认“没有证据,这个年轻人所说的是真的...从现在起,我听候下一任检察官的调遣。”这时,维尔福的脸色象死人一样苍白,牙齿咯咯作响,象一个感冒发烧的人。他匆忙回家,想在这里找到一个避风港,却发现妻子已经因为犯罪而服毒身亡,还毒死了心爱的儿子。这时,伯爵出现了,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下,维尔福发疯了。
在巴黎,他还遇到了老恩人的儿子马西米兰。伯爵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并和他以及他的家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当伯爵命令死神在维尔福家徘徊时,他意外地发现维尔福的女儿爱上了马克西,他巧妙地让瓦朗蒂娜伪造了她的死亡。然而马西米兰却不知道真相,悲伤地想自杀。伯爵别无选择,只能承认自己的身份,阻止他。最终,一切都会好的,有情人终成眷属。马西米兰和瓦朗蒂娜接受了伯爵的礼物,走到了一起。
基多山伯爵已经报了仇,他深深地感谢上帝。在他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上帝的旨意。他说,“现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也结束了。巴黎,永别了!”于是阿里总督的养女伊迪离家出走了。
作品特点
大仲马曾对自己的写作风格做过这样的自我报告:“我不认可文学中的任何体系,也不属于任何体系,更谈不上树立什么旗帜、娱乐和趣味。这是唯一的原则。”大仲马大概意思是他的小说只是通俗小说。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标榜“自由、平等、博爱”,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促进了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的要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要求文学描写突破现实范围。不难看出,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的唐泰斯-基督山这个形象是正规浪漫主义文学所追求的非凡人物。大仲马凭借他编织故事的高超技巧,确实从一个案例记录中画出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三个敌人,或三个反派的丑恶灵魂,充分突出了主角的形象,或正面人物的正直与仇恨,达到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写于19世纪的《红与黑》可以算是和《基督山伯爵》同一个时代的小说,小说的主题也取决于一个真实的案例。但《红与黑》却将深刻的思想内容融入到了真实的案例中,将一个真实的案例上升到了对人类社会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高度。《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而《基督山伯爵》中的唐·苔丝-基督山则更多的是一个传奇人物。这就是大仲马小说的创作特色:他的成就不在思想内容上,而在艺术上。
大仲马(1802-1870),全名亚历山大·杜马斯菲尔斯(alexandre dumasfils),是19世纪活跃的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祖父是巴拉侯爵。
仲马
嫁给黑奴的娜塔莉生下父亲亚历山大,受洗后随母姓大仲马。大仲马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去世,二十岁时,他独自在巴黎旅行。他担任公爵的秘书和国民警卫队司令。拿破仑三世发动了政变,他因为支持和平而流亡国外。大仲马一生恪守* * *和政见,始终反对帝制,痛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因为混血儿身份,他一生都被种族主义困扰,精神受到创伤。家庭背景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公、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大仲马是自学的。他一生创作了300卷各种作品,主要以小说和戏剧著称。大仲马的戏剧《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1829年)比雨果的《奥纳尼》早一年出版。这部浪漫剧彻底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三统一”。他的通俗小说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巧妙,人物形象生动,对话生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大仲马因此享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称号。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二十年后》、《布拉吉·洛纳子爵》等。他创作的最完整的三部曲是《达达尼昂三部曲》(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布拉格的洛纳子爵》)。此外,大仲马回忆录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比如《基督山伯爵》第七十五章《神秘记录》中将军与导演决斗的描述,就是作者回忆录中对在土耳其一段经历的复制。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天才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有趣的是,他的儿子大仲马被他戏称为“最好的作品”,大仲马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代表作《茶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