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茅盾文学奖有多少个,有哪些称号?

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勤的一部小说,发表在《红岩》(1979)第二期。

小说以1975年冬天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了老农徐茂和女儿们的悲欢离合故事,反映了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他们的挣扎与追求。

曾经的农村活动家徐茂,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变得孤僻,自私,易怒。他的第四个女儿,许,受害最深。

作品从云岫的婚姻曲折中揭示了这个偏远山村的政治风暴,反映了深刻而广阔的时代内容。

小说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许茂、云岫、金东水等主要人物个性鲜明。该书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2、《尹将军》

《将军尹》是当代作家莫应锋的一部长篇小说。最早发表于1980。

《尹将军》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空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彭琪因反对吴而受到批评。兵团宣传部张最章操纵造反派绑架彭琪,采取各种手段杀害。

兵团政委陈景全主持了对彭琪的批评会,却暗中给处于困境中的彭琪以生活和精神上的保护。

彭琪被撤职,送回兵团,受到蒋祖章的迫害。面对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和十恶不赦的摧残,彭其坚相信党,坚信人民,不畏强权,与蒋祖章一伙展开了各种斗争。周恩来总理得到消息后,派飞机将彭琪接回北京。?

《将军颂》重点讲述了一个空军团的团长在文革中被迫害的经历。通过描写三位将军的不同命运,控诉林彪、“四人帮”的罪行,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全盘否定了“文革”运动,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这本书尖锐而有穿透力。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彭其坚坚持革命原则、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它还描绘了赵大明、陈小宝、彭湘湘等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形象。作品故事引人入胜,充满生活气息,语言清新。

1982年,《将军颂》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3.李自成

《李自成》是姚的长篇历史小说。共五卷,出版于1963-1999。

《李自成》讲述了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到各地,被明朝总督洪承畴围困的故事。在潼关南苑突围,在商洛山集结,制止了石门谷的兵变,粉碎了官军的围剿。李自成请求与张联合未果,张渴望加入李自成。

李自成为了保存实力,分兵潜伏在云阳山积极作战;冬天,趁着中原官兵空虚,快马加鞭穿过河南,饥民尾随其后。他们还拜宋献策为军师,收了祁县的李岩,然后破洛阳,杀了斧王,大获成功。

起义军首领罗汝才也离开张,与李自成合资,以李为首。他们在河南击溃了明军主力,三次进攻开封;辉煌的战绩,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催生了最终的失败因素。

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张、崇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姚写了五卷本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其中第二卷以1982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4.芙蓉镇

《芙蓉镇》是顾华写于1981年的一部小说。作者收录并浓缩了自己20多年来在南方农村所熟悉的人和事,将政治事务融入风土人情的画面中,用人物的命运展现乡镇生活的变迁,力求写出南方农村的生活色彩和意境。?

小说获得1982首届茅盾文学奖。1986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

5.冬天的春天

《冬天的春天》是当代作家李国文的一部小说,首发于1981。

小说以某大型军用发电厂党委书记、厂长于二龙为线索,寻找阔别30多年后刺杀妻子鲁花的凶手,通过描述他回乡三天的经历、故事、联想和回忆,概括了40年来社会生活的内容。

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冬天的春天》1982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百度百科-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