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中的懒音是什么?

粤语懒音指的是粤语语音的内部规律中的流变。

这一现象可以增加同音字而且导致意义上的歧义,从而得名懒音。但懒音一称也存有各种争议,因为某些音变中的合并及变异并不起因在懒惰。懒音或许起因在没有正式地接触标准发音的教育,或者甚至是受到乡音的影响。粤语懒音普遍出现在韵母上,而也有部分的懒音出现在复杂的辅音、声调当中。

例如:

1、l与n不分

粤语里面l、n不分的现象很早就出现了,只是现在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将n音发成l,例如:“男人”(naam4 jan4)读成“蓝人”(laam4 jan4)等。

2、ng声母的省略

例如:我ngo→o,咬ngaau→aau等。

懒音是指语言中一些音韵简化和误读现象。可以认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不同程度懒音化现象。

在中国,主要是指粤语、吴语、闽南语、北京话等方言里一些音韵简化和误读。

形成原因:

1、生理懒音,是发声器官的障碍;例如:上颚下塌、嘴巴、盖合不全、舌头短、呼吸气量浅等。

2、习惯懒音,则从小被大人忽略咬字吐音要正确,于是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待到希望矫正又力不从心。

参考资料:

懒音-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