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的诗1942:文古1942

公鸡啼叫,山羊咩咩叫,公牛咩咩叫。

房东雇的打手翻墙过来了。

他们高呼:一切都是我的,包括。

炕上的女人

大旱之后,蝗虫大军啃我们的骨头。

他们又来了,吃骨髓的人又来了

有人饿死,有人用牙签挑叶子。

狗啃着尸体,那里的狗在笑。

你死,他死,她死,只要我不死

只要我爬上那堆尸体,爬上去

血腥的火车,只要冷香雪。

还有亲人嘶哑的嚎叫声...

你活着,他活着,她活着,我死了。

秃鹫在头顶盘旋,螳螂在陆地上被捕获。

你告诉他我不是唯一死去的人。

他在会上生气,她却在玩笑中去了别的国家。

三百万灵魂流浪河南。

历史和生死书也像小说一样被勾画出来。

这应该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喜剧。

受害者的后代竟然做了一个蛇鼠窝。

活人,1942。

是一方看不清历史的沼泽。

希望真实的历史数据。

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灾难,希望,幽默1。诗的第一段:“地主雇佣的打手”,指的是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翻墙”,不是破门而入,而是像土匪一样赤裸裸地掠夺手无寸铁的人。拟声词:明、咩、咩;动词:转、吼侧面、正面展示1942的真实画面。

2.诗的第二段:重点写1942河南大旱之后,蝗灾接踵而至。诗的第一句运用了谐音和双关的手法,“蝗军”“骨儿”还指代“皇军”“粟”,使句子更加生动贴切。“他们”和“吸骨髓的人”对应的是上一段的“暴徒”,意思相同。这里暗指真实事件——政府军徭役和税收勒索。“那里的狗”与现实中的“狗”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露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丑恶现实。

3.诗的第三和第四段:这两段也是比较的手段。第三段,作者描写河南人逃离饥荒的情景,注意“象”这个形容词,仿佛飘落的雪花也有食物的味道,“冷寂”衬托出恶劣的环境;第四段用“秃鹫”和“螳螂”象征日本帝国主义,会上的“他”和“她”指蒋介石和宋美龄。注意用“吵”字来简化宋美龄访美的历史事件。

4.诗的第五、六段:鉴于1942发生在河南的史实,作者表达了一种“像小说一样被勾画”的讽刺。既然是“受害者后代”,就应该客观看待和正视史料,不应该歪曲和篡改史实。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应该遵循严肃的历史。在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回顾过去”和“生活在1942的人”正视灾难的勇气和希望的进一步研究,一丝“幽默”油然而生。作者描述的是1942花园口黄河决口的场景吗?从诗中,我们读到了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痛苦,与之相对的,是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幸福!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