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的人物影响

“1776年《常识》一书把国王和议会的权威撕成了碎片,……从那以来,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外,在美国,再也没有一个出版物曾发生那样巨大的反响。”

拿破仑极为推崇潘恩,告诉潘恩他枕下总放着一本《人权》,称潘恩为“***和国的火炬,一切传奇中最伟大的人物”,后拿破仑背弃***和,实行独裁,潘恩毫不留情地讥之为“前所未有的江湖骗子”。

罗伯斯庇尔在他自己创办的专政刊物《宪章捍卫者》1792年6月号摘要转载了《人权论》,热情称赞潘恩“是一个人类权力最雄辩的辩护者”。

一位西方学者认为:“发生在柏克和潘恩之间的这场大辩论,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意识形态论战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论战。”

罗曼·罗兰为潘恩的悲剧打抱不平,曾预告要给“勇敢的空想主义者托马斯·潘恩”作传,把潘恩列入他的英雄长廊,与贝多芬、托尔斯泰等人做伴。至于与潘恩同时代的那些大革命家、大专政家,他却一个也没放在眼里。

迪安事件之后,美国上层社会说:“他升起像一支火箭,坠落如一根拐杖。”

美国公使莫里斯写信给国务卿杰弗逊说:“他在狱中以著书反对耶稣自娱。我倾向于认为,他在狱中如果安分守己,或许能有幸被人遗忘。他若引入过多注意,那把早就悬在他头上的利斧就会落下来了。”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一个人即使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需要有些世故,才能得到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