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颜祸水?你对红颜祸水有什么看法?
“美”是两个温柔的词。伊人端庄可爱,面容美如二月的豆蔻,仲夏夜的圆月,踏水的仙女。“手软,皮似果冻,领似蜻蜓,齿似犀牛”;“它的形状也是惊人的,优美而有龙...似轻云遮月,飘飘如风流回雪”;“香雾湿云,玉肩月寒”;“谢武腰娇软”等等都是对美女优越外貌的描述。
杜甫诗《忆裴道洲深秋手迹》:“忆魏永嘉初别离子,美人白花映肉”;曹植《禅定诗》:“天庭之美是腐妖,美是绚烂流光。”其中“美”字指的是美女的容貌,后来逐渐演变成美女的代名词。
美丽的颜色可以陪餐,“英雄难过美人关”,爱美是人之常情。不管皇帝三宫六院三千美人,在封建社会找美女都是时尚。
然而,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有一个成语早已深入人心。它让所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面孔,在历史的兴亡和朝代的更迭前背负着沉重的罪名,抹杀了那些美人的所有绚烂色彩,只留下灾难的名声,警示历代帝王和其他男人。
这个成语就是“美女是祸水”。
《辞海》对“灾”的定义是“害人害事之妇”。
“红颜祸水”,古已有之的说法,大致指的是美女耽误国的意思。应该说,类似的词语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并不少见,各种语言的叙述也很多,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源远流长。
不要以为“红颜祸水”指的是皇室贵妇,周朝的歌功颂德,商朝的妲己,吴朝的石,唐朝的杨贵妃...就连陈圆圆、赛金花等一些普通女性也害怕被指责。中国的“灾难”阵容在历史上真的是浩如烟海,无穷无尽。
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有德之人都是沉默的,只有“祸”留下了名字。为什么?都是因为“祸水”是美女,她们堕落到了国家,堕落到了整个城市,堕落到了家庭,被美色定罪,被美色和“罪”出了名。
江山、王侯、美女、灾难、爱情——这些主题交织着无数的历史沧桑。《春秋》《左传》《水浒传》等故事可以看出,美是一种灾难:
商纣王之所以如此暴虐,是因为他身边有阿达姬,而在商朝,因为商周宠溺的妲己一直处于困境,导致亡国亡国。周幽王失去了他的国家,因为他爱他的赞美,责怪他的微笑。如果不是周幽王为她的微笑而战,他就不会死。夫差被勾践打败是因为被Xi石腐蚀,吴国被打败是因为Xi石的“一对笑只回头,十万兵倒戈”让夫差名利双收;楚霸王项羽的妃子在乌江上自杀了;杨迪皇帝因为喜欢女人而失去理智;还有李煜和周晓,不忍回首明月明间的往事;李隆基后期如此昏庸,是因为“宫中有他娘们,三千绝色,三千人爱一个人”,唐朝的衰落,全是因为杨玉环的“若她不过转头一笑,有百符咒铸,六宫粉黛褪化为乌有”;还有明朝灭亡是因为陈圆圆导致山海关司令吴三桂“痛哭六军皆白丧,怒冠为美人”...
诸如此类,历史上有些昏君选择了天下最美的美人,美人,禁于后宫,玩笑话,夜夜笙歌,纵情三宫六院,声色犬马,不顾国事国事。结果他们悲愤交加,丢尽了土地和脸面,只好把失败的责任推卸给美人,把亡国的原因都归咎于女人。历史上几乎所有亡国的典故,似乎都把矛头指向了“美”。美女=灾难,似乎谁靠近美女,谁就会带来自我毁灭,于是就有了“美女是灾难”这个成语。
每一个朝代的覆灭都有其历史原因,但中国的专制文化总让人忘了从帝王将相身上寻找谬误。她们总是把国家的覆灭或战败归咎于美女,用“红颜祸水”一句话为自己开脱,不敢承担作为统治者甚至男人的责任。似乎没有这些美女,他们的国家就能“万年不倒”。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把昏君身边的这些美女称为红颜祸水?它们是结果的原因吗?
「美」真的是「灾难」吗?总觉得人家的评价不公平。
在夫权皇权欣欣向荣的封建时代,一个弱女子有能力灭国害民,简直不可思议!想想就让人心酸,同时也为那些委屈的“美”感到深深的无奈。
就拿陈圆圆来说吧。武的《袁媛曲》中,美人陈圆圆,一个普通的姑苏女子,几经流转入宫,后落入李自成之手,引起了吴三桂的嫉妒。最后终于引发了吴三桂“冲顶怒为红颜”的“壮举”,打开山海关吸引清兵入关,陈圆圆一战成名。
当一大群年轻人指着陈圆圆大骂她“祸水”的时候,不禁要问那些称她为“红颜祸水”的人:这样一个大权在握、被皇帝玩弄的弱女子,到底怎么了?美貌是她的罪过吗?为什么会变成“灾难”,被世人无情唾骂?
直到现在,一些贪官在被曝光的时候,总会说起背后的女人。这分明是在说,每个坏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坏女人。所以,无一例外,在指责贪官昏君的时候,总会同时介绍一个女人,甚至把它当成坏根的源头。男人怎么了?最后总能在他身后发现女人的纤纤玉手。
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努力保持绝对的精神优越感,这似乎是女性一生奉献的偶像和精神主人。无奈的精神怯懦使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亡国灭种,失去家园的失败,同时也无力抵抗自己对情欲的渴望。所以他们一方面乐于追求美,一旦失败,会毫不犹豫地责怪女性。
中国没有忏悔和反省的道德传统。“不怒而威,不可不忠”,也就是在大圣孔子的三千弟子中,除了颜回,没有人能做到。不思自省自诉,只会怪太多女人,却想掩盖自己的无能来缓解自尊的丧失。
西方宗教提倡忏悔和自省,所以海伦这个引起两国血战十余年的绝色美女,并没有被视为“红颜祸水”,而是被视为美、爱、性的完美统一;让英国国王爱德华因为爱美而不是国家而退位的美国寡妇,并没有被视为“红颜祸水”,而是被视为爱情至上的现代灰姑娘。而中国,则自然归于有志之士;当然,失败归因于美的灾难。
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是最简单的方法,因为男人有专属的话语权,而女人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里一个无语的部落,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一般来说,西方人对美无所畏惧,甚至敬畏。而中国人则和他们一样充满了对美的渴望,却被这种渴望吓住了,表现出一种拒绝欢迎回来的虚伪和矫饰。
“美女是祸水”这句话流行至今,最终成为一种固有的修辞,沉淀为一种深刻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其实仔细想想“红颜祸水”这句话是极其可怕的,它麻醉了历史和社会,是女性可悲的附庸社会地位的写照。
再来看看皇帝和美女的爱情。也有很多爱情型的,但往往都是悲剧。很多东西一旦和皇帝的权力纠缠在一起,就会被非人扭曲,爱情也是如此。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令人感动。作为唐朝的皇帝,已经登上顶峰、俯视天下的李隆基掌握着天下的大权,却无法抓住自己的爱情。多么可悲的事情。江山和爱情哪个更重要?如果选择爱情,无异于赢得了一个风流皇帝的笑话和“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选择了江山,就意味着放弃了一生的爱情和幸福,在遗憾和孤独中度过余生。当然,历史没有他选择的余地。
在一代帝王身上,爱情作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被对权力的需求无情抹杀。皇帝也是人,美女也是人。但“红颜祸水”的说法剥夺了他们相爱的权利。在“上面,他寻找绿色的虚空,下面,黄色的春天,但他在这两个地方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的广阔和绝望中,这一代皇帝的生活和山脉变得黯淡无光。
“七月初七,在长生殿,我们在静谧的午夜世界里,偷偷的告诉了对方。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大地上生长,一棵树的两个枝干..大地长存,苍天长存;总有一天两者都将结束,而这无尽的悲伤将永远继续下去。”有没有可能唤起人们对她渴望爱情却无力去爱的悲伤无助的同情,对一个无辜的美人因为“灾难”的罪名而死去而获得怜悯?!
江山,帝王将相,美女,灾难,爱情,纷纷扰扰往事。在《美人的灾难》中,混沌变成了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跌宕起伏。曾经活得绝对美好的“美人”一个个都成了永恒的幽灵,但那些“没完没了”的仇恨不会轻易消散在历史的云雾里。
审美眼光,虽有高低贵贱,雅俗之分,但当下之美,毕竟英雄弯腰。爱美之心,贪恋之美,古今中外,仔细想想,中国的老祖宗,大圣人孔孟朱的道德教诲,当今社会有几个君子能通读并掌握?不过“食性也”这句话大家都知道,而且是自学的。不然怎么会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呢?!
中外男性对美的不同态度颇耐人寻味。中国有些男人怎么比得上只爱美的英国国王爱德华?!赞成的时候,男人讨厌自己无法衡量世界的物质资源,讨好美女;但是,一旦男人的权力和享受受到影响,美丽的人可怜的生命在被美丽对待时就像粪土一样。
物如云,美如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绝对的美,演奏着自己的长歌和哭泣的故事,然后香味就消失了。曾经的青春,美丽,爱情,宠溺...凡交孔林乔木,吴公腐朽草,楚寺西洋寒鸦,皆如水中明月,镜中荣华!
唐朝末代皇帝诺宗又一次逃经马尾坡,有人在驿馆写了一首诗,讽刺道:
马薇烟和柳叶是伊一人,我很高兴再次见到她。
一个人在泉水下应该有话要说。这一次,不要再责怪费阳了。
漫长的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深刻的反诘。
其实永远都只是刀光剑影的战争,而不是美女。所以,美丽不是灾难,美丽不是罪恶。
参考资料:
/letters/show.phtml?aid=20060128084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