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写书评。大名鼎鼎的顺治皇帝自己拒绝做官。他是谁?
他叫金圣叹,明朝灭亡后自己改了名字。因为他钦佩孔子的弟子曾点拒绝做官,向往自由的精神,孔子也钦佩曾点的精神,所以他取了圣叹。听起来有点像韩国名字,挺韩范的。
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金圣叹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天性。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天才。在他被捕入狱后,他没有感到悲伤,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他神秘地叫狱卒过来。狱卒以为这位伟大的天才会在死前留下遗言,于是他仔细聆听。伟大的天才低声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你一定要记住,这件事很重要。我怕我死了没人知道。
狱卒听后满脸黑线。
原来大天才说的是:花生和豆干一起嚼,有核桃的味道。得此技能,死而无憾。
一代才子英年早逝,他们的遗言竟然是这么几句,真是神了!
不走寻常路,在考场上写一篇零分作文,每次都批评新一年的考试,或用俚语词入现文,或在卷末写一首诗,嘲讽考官。
每次考试,金圣叹都用民间俚语作答,拒绝用八股作答,有时还会在答题卡末尾写一首诗讽刺考官。
很像现代的愤青,因为对高考制度不满,故意在高考作文里写一些惊世骇俗的话,他们看不惯科举制度,杀不死它。金圣叹就是这样一个愤世嫉俗的人。
后来他按照八股文的格式认真答题,轻松得了第一名,但还是不肯做官。
他生于明朝,死于明朝。他怎么可能是清朝的官员?
清兵入关后,非常害怕江南的那些知识分子,怕他们煽动群众造反,所以对舆论控制非常严格。
金圣叹并没有感到足够的愤懑而站到法庭上,但他满腹牢骚,不吐不快,于是另辟蹊径。朝廷不让读书人写书,我就写书评。朝廷不让书生说话,我就借死人之口。
他在书评方面的成就甚至得到顺治皇帝的认可。在评论《水浒传》和《西厢记》时,他的书评并不像以前的评论和序言那样笼统。他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解释,不深究作者的真实意思。他只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理解。
更像是现代的读后感,但是很详细,书中的细节都有注释。甚至他还要删掉原文,删掉《水浒传》的后五十章,把人人称赞的宋江归入劣等人行列。
而他的团队对西厢记的推崇,说明他是一个看不起虚伪的假道士的真汉子。他认为情欲是爱的本能。
他的书评对白话文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事实上,他是古代汉语专家。除了评论小说,他还可以评论《国语》、《国策》、《左传》等书籍,观点清晰简单。
除非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否则写不出这个。怎么评论大家的这些作品,评价的内容才能令人信服,引人入胜?
最妙的是,他自称通灵,说自己收了三十多个死去的女人做冥界弟子,业余时间帮助叶、钱等文学巨匠。
在帮助死者的过程中,他借死者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着急的人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他们不仅要即兴发挥,而且要立即回答现场人们提出的问题。他们也要把内容写的模棱两可,这样才能让问的人信服,不能让自己以后被人当托辞。而且回答的内容都是辞藻华丽,寓意深远的诗词。
金圣叹的文学修养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无青春,当拆妻簪买酒喝,金圣叹虽才气出众,如何生不逢时?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显赫的家世和人脉,他可以说是一个三无青年,才华横溢,傲气十足,却无力养活妻子。
他没有正式工作。他平时开私塾招生,讲课。虽然被当地文化人认可,但收入确实不高。
他平时是猪狗的好朋友,三教九流的好朋友经常去他家吹牛,但是他的收入并不能支撑他的休闲娱乐。无奈之下,他在家里问妻子,你能为我们苏丽珂东坡的妻子酿酒吗?
妻子一脸无奈,扯下头上的簪子说,典当吧。
金圣叹高兴得像个200斤的胖子。他接过簪子,说了句“不如快”,转身进了当铺。他心里又黑又凉,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都是他在喝酒。
如果这家伙想在现代,他不就是一个只吃软饭的游手好闲的渣男吗?
好在他的好朋友不全是猪狗的朋友,也有美国从前的朋友。
一个富商的朋友看他生活贫困,不忍心好朋友这么狼狈,就拿了他一大笔钱,教他借出去。利息可以用来做他的生活费,以后还可以还本金。
聪明人都知道天上掉馅饼该怎么办,但金圣叹从不走寻常路,没几天就输掉了这一大笔钱。
朋友见面只能叹气。
我能怎么做呢?我妻子的簪子是用来代替饮料的。我能怎么做呢?我知道他没钱还。
吃软饭,挥霍朋友的钱,这个人看似素质不高,但奇怪的是,他的妻子从不离他而去,他的朋友至死追随他,村里人深信不疑,敬重他。这是金圣叹的本事。
意见领袖,领导文人对贪官的哭诉和抗议,虽然私生活不太值得称道,但就公德而言,金圣叹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顺治十八年,苏州吴县知府为追税,鞭打百姓,粮草亏本。义愤填膺的金圣叹百人响应。一百多名士子跟随金圣叹在孔庙静坐,以悼念顺治皇帝之名,抗议吴县知府的恶行。
金圣叹一心为民,写了一篇千余字的长文《十条意见》,控诉县令贪污,呈送苏州巡抚。
但是,没当过官的金圣叹,不懂保护官员的潜规则。苏州巡抚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严惩县令,而是上报了京城。文人反抗赋税,亵渎顺治皇帝,11人被捕入狱。
金圣叹也在其中。
清政府刚夺权,最怕的就是金圣叹的江南文人。他们的笔墨可以当长枪,百姓也经常被这些文人煽动。所以金圣叹的书生们正好撞上了清政府的枪口,担心找不到人操作。他们想自己送过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哭庙案”。
没有一丝政治敏感,只有满腔热血,为甘昆牺牲,一生热爱自由的金圣叹,在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平静地死去,给他一首无言的诗。
在狱中挨打,金圣叹不求饶,被判死刑。金圣叹并不后悔。
他似乎做好了死的准备,又似乎对生死无所畏惧。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为民请命的初心从未改变,也从不后悔自己的行为。
南京三山街街头,秋风飒飒,金圣叹狼狈不堪,带着铁链慢慢走进了布施仪式。
庭外的儿子们看到父亲即将死去,心都碎了,但金圣叹安慰儿子们不要难过,君子死得其所。
现场一片哭声。金圣叹虽然心里难过,但还是不紧不慢。他还当场做了一副,流传千古,让听者心酸。
莲子心里是苦的
梨的腹内酸
这两对既写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也写了孩子对父亲的敬仰,可谓细致入微。
金圣叹说了这两个字,毅然上了断头台。刽子手在铿锵的刀刃上喷了一口烈酒。
金圣叹跪在地上,依然没有改变笑容。他悄悄地对刽子手说,快!
刽子手举刀落下,金圣叹人头落地。
现场哀号声越来越大,刽子手却看到金圣叹掉在地上的头从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
心中疑惑,刽子手以为是金圣叹的遗言,拿起纸团打开。两个纸团赫然写着两个字——好,痛。
一代才子在大街上丢了魂,脑袋掉在地上,也能安静的死去,曾几何时的美国。
才华横溢的人拒绝做官,不为富贵所动,坚守初心。
不为朝廷效力,只为百姓发声,视生死为平常事,只求问心无愧。
他是金圣叹,一个才子,一个傻子,更像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