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背叛了我家,我妈在小三找我的时候没有还手。直到长大了,我才明白我妈。为什么?

01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很简单,非黑即白,对错分明,好人总会战胜坏人,灰姑娘终会遇到王子,所有的因果都能如书中所写的来。

但是长大了,好像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当你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的时候,暴风雨往往会接踵而至,那些惊涛骇浪中的起伏,总有一天会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

那时,当你再次回首往事时,你只觉得像一场梦。原来解脱并没有那么难。

张明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她说出身家庭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当你长大了,你以为你终于可以摆脱出身家庭的束缚,却发现你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重建价值观真的很难。如果没有人打破你从外部建立的壁垒,你只能从内部打破它们。

这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你要和自己斗争,和过去和解,然后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标杆。很难吗?难于上青天。

这是张说的。张是个女孩。她被起了一个像男孩的名字,因为她的父亲重男轻女,想要一个男孩,而不是女孩。预定的名字里没有女生。

这个名字就这样被叫了下来。生下她后,她妈妈以身体状况为由不允许,从此再没生过。在张的记忆中,她一直觉得自己的母亲是个懦夫。

母亲的懦弱,第一次以温柔的方式呈现。她妈妈长相白皙,说话轻声细语,加上常年身体不好,走不了长途,很累,所以大家看起来都很虚弱。

我听说我父亲也爱我母亲。他为了追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他说会保护她一辈子。她妈妈信了,嫁给了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的誓言一天天变得苍白。

婚姻中的爱情,在柴米油盐的浪费下,渐渐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02

张把这一切归结为一个原因。后来父亲外出打工,认识了一个贵人。后来事业蒸蒸日上,家里的生活也很快变好了,让所有人都很惊讶。

所以,有时候,她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她的父亲没有变得富有,这一切会是一样的吗?他还是那个爱妻子的丈夫,也许他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但是所有的想法只能停在脑海里,没有人知道答案。张出生后,她很少感受到她想要的父爱。她和父亲并不十分亲近,但有一种天生的疏离感。

是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因为她小时候很少见到父亲。他只是偶尔回家一次。张从邻居那里得知,他的父亲在外面有自己的事业,他们都称他为“大老板”。

她和母亲一起长大,母亲是个谨慎的女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严格要求她遵守规则。所谓规矩,除了类似学校里的“不迟到早退”之外,还有一些根植于生活的做人之道。

比如我跟我妈出门,遇到一个熟人,想给她手里的苹果。她从来不敢先回答。她会下意识的看妈妈的脸。如果她放松了,她就会回答。如果不是,她就不敢了,即使手已经伸出来了,也会虚弱的缩回来。

她妈妈真的很温柔,但是很多时候她不苟言笑的样子也让她感到害怕。

她有点羡慕自己的头发。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小时候,她会毫不犹豫的接受,然后她妈妈会提醒她:“你说谢谢了吗?”

每个方面都有很多小事,我妈也有自己的规矩。她就是在这样的规则中长大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抄袭她妈妈的。

03

偏偏这部分是她最不想要的。比如她内心深处,总是不自信。初中老师选她出去参加演讲比赛。她本来背过下面的稿子,但是一上台就脸红了,根本说不出话来。

最初记忆的手稿在那一刻变得空白。她又羞又恼,下来就一直自责。这种自卑感贯穿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别人会觉得夸她是一种讽刺。

所以,她曾经责怪过母亲,但另一方面,她又为母亲感到难过。

因为在婚姻中,母亲是个“软柿子”。在父亲面前,她显得低人一等。家里的大事小事,她爸从来不问她妈的意见,一切都是她自己决定。

张的母亲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她只是静静地听着。她听完,转过身继续催她写作业。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当时张就知道很多。她暗暗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放在她身上,能不能和爸爸打一架,能不能为自己的尊严而战?

小小年纪,她就懂得尊严,可她妈妈为什么不懂得?

后来她爸爸背叛了婚姻家庭,在外面找了别人。没有再遮遮掩掩,大家都知道,但她妈妈是最冷静的一个。

她没有出声,没有出声,甚至没有问。她还是中午接了张放学,把饭送到了学校。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仿佛丈夫的背叛是一件小事。

张说出来就觉得心痛:“我爸有外遇,我妈在找上门的时候没有还手。”当时她在读高中,在学校上课,回来才听说这件事。她放下书包跑回家,问:“妈妈,你打她了吗?”

妈妈的声音还是很轻,带着一点疲惫:“不,我为什么要打她?”她垂下眼帘,果然,在这件事上,妈妈还是那么没用。

04

她迫不及待地向母亲发泄怒火。她正要出门,这时她妈妈的声音传来:“你去哪儿?你不写作业吗?”她要去哪里?她不知道。她不知道那个女人住在哪里。回去吧。

所以,内心自卑的张和她妈妈不一样:她永远无法容忍自己被冤枉,甚至她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一种偏执,所以她无法理解妈妈的做法。

张没想到,长大后有一天能脱口而出:“我懂她。”

当时她曾经说过不结婚,但是她结婚了。那个男孩是她的高中同学。时隔多年,她相识,产生感情,迅速步入婚姻殿堂,然后有了孩子。

结婚并没有让张改变很多。她不敢把心完全交给一个人。她婚后一直保持独立,想在婚姻中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像她妈妈一样没有工作却依附于另一个人。

但有了孩子后,彻底软化了她的心,这将延续她以后的小生命,她是个宝。也就是我坐月子的时候,我妈过来照顾她,轻声说:“你小的时候,跟她一样。”

她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只有一个母亲,20多年后还能记得孩子的样子。她告诉妈妈不要走,以后和她一起住,妈妈一个人住。她大学毕业后,她妈离婚了,主动提出,没要什么就走了。

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她问:“妈妈,这时候,那个女人来开门了。你为什么不反击?”母亲看着她:“我无动于衷。他挑不出我的任何毛病。他不好意思主动提离婚。毕竟他这么好看的人。”再次:“你还在上学,需要好好生活。”

她没有生孩子之前没有想到这一层。今天的妈妈说话很轻,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我想她已经放弃了。

她苦笑,小时候的世界真的很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