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小说是什么书?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江湖鹰派传。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编成剧本。200多年后,施耐庵根据剧本、民间故事和戏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在中国白话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水浒传》几乎涵盖了封建社会的一切,星象、勾栏瓦房、弹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北宋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风俗画卷。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塑造了一批江湖侠士,他们汇聚江湖,奋勇杀敌,他们的成长之路被开到了梁山。有108个英雄,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不同性格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李悝jy的内心豪放、率真、忠厚,鲁达的粗中有细、勇武正直,宋武的勇猛敏捷、心思细腻,林冲的自我包容,宋江的谦逊,吴用的足智多谋,都通过他们的语言让人感觉像是自己人。

整本书充满了大故事和小故事,至今仍影响着许多文艺作品。小说语言生动活泼,高潮迭起,可读性强。是中国侠义小说的鼻祖,明清侠义小说和当代武侠小说都可以看到水浒的影响。除了对文学的影响,《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已经涉及到很多艺术领域。500年来,形形色色的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再造《水浒传》,与之相关的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的庞大内容。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它生动而深刻地描述和反映了北宋末由宋江率领、众多英雄参加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这支队伍的大部分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为了举起反抗的旗帜,他们走到了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他们开辟根据地,建立军队。他们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他们从事的是武装斗争,而不是和平和“合法”的斗争。他们的对象是地主恶霸,贪官污吏,封建官吏,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个人。《水浒传》着重分析了农民起义的原因。它把和高俅的故事安排在文首,接着是朱武、杨春和被官司逼得上山落草,史进弃家逃亡,然后是鲁和甄关西、林冲和和高俅的故事。这不是偶然的。一边是压迫者,一边是被压迫者,阵营分明。作者从一开始就用艺术手段引发读者的爱恨情仇,引导他们得出封建统治阶级腐朽残酷的结论;乱是高层制造的,官员逼迫百姓造反。《水浒传》较早的书名中冠以“忠义”二字,突出反映了作者的重要思想。“义”是团结起义军的一种手段。作者提倡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早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格言。“忠诚”是梁山叛军追求的另一个更大的目标。在起义军的决策者(如宋江、吴用)心目中,他们只反对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僚中的汉奸贪官,不反对皇帝。他们梦想的是,精忠报国,建功立业,封妻儿,祭祖。换句话说,在国内惩治贪官,铲除奸臣,在国外为边疆建功立业。这就是他们受到朝廷拥戴的原因。

作者不满足于写一两集农民起义,而是囊括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瓦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是生动地再现和反映历史上一次农民起义的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引人深思。

如果说《水浒传》是一部农民起义的史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悲剧史诗。如果说水浒是农民起义的颂歌,那么应该更全面地说它也是农民起义的颂歌,那么应该更全面地说它也是农民起义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