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阿西莫夫有哪些改编成电影的小说?
详情如下:
《基地》这部类似罗马帝国兴衰的太空歌剧,一直以来都说是罗兰·艾默里奇导演,他以拍摄《后天》和2012而闻名。据说投入还不小。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能拍到阿西莫夫的原作风格。这是有原因的:阿西莫夫早年与美国影视界关系不错,多次为一些科幻剧担任编剧。而是因为阿西莫夫有个怪癖:他从不坐飞机。结果今天真正和阿西莫夫有关的电影只有三部:1966年的《奇幻之旅》、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机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机器人》。
电影《魔法之旅》是根据奥托·克莱门特和杰罗姆·比克斯比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编剧是哈里·克莱纳。当时班塔姆图书公司被授予了改编权,阿西莫夫受邀将剧本改编成小说,并对电影剧本进行了一些指导。剧本讲的是一个苏联科学家从铁幕后逃到美国,因为他的脑血管被间谍破坏,生命垂危。五个美国医生被减少到百万分之一,放在潜艇里,注射到科学家身上做血管手术。但是时间有限。如果我们不及时出来,潜艇会变回原来的大小,这些人都会死。
在一年的时间里,阿西莫夫与电影制片人和编剧争执不断,最终电影上映时阿西莫夫的名字不在演员名单中。好在小说在电影上映前六个月出版,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神奇之旅》是根据阿西莫夫的小说改编的(即使在今天)。事实上,这是别人的故事,阿西莫夫接手了。后来阿西莫夫还写了续集《奇妙旅程II:目的地大脑》,讲的是美国人和苏联人通过微缩技术进入人体进行新的探索,一场微缩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也许是想法太新颖,也许是和好莱坞断了关系,这部本来可以做续集的作品没有被好莱坞采用。《奇妙的旅程》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艺术指导,足以在特效史上留下印记。后来又有一批科幻片受此启发:包括1987里的Innerspace和1989里的Honey,我把孩子缩小了。詹姆斯·卡梅隆一直想翻拍这部电影,但鉴于他的项目太多,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在大银幕上看到。
《机器管家》改编自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二百年人》和他与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合著的长篇小说《电子人》。原著可以看作是科幻版的《海的女儿》,以一个机器人的视角展现了“人”作为人类的本质和真谛。对人权和自由的解读甚至让我们想起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来源——这部小说是应编辑之邀,为纪念美国建国200周年而写的。这部电影完全把阿西莫夫的小说庸俗化了。结尾女机器人加拉蒂亚帮助女主角结束生命的细节完全违背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使得原著严谨的思辨味道荡然无存。小说中安德鲁死亡的关键在于,他制造了一个“150机器人”,最后以“200岁老人”的身份死去。影片换成爱情,追求人性的认同,最后和爱人同归于尽。两者虽然没有区别,但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小说是对人生的严肃探讨,而电影变成了童话。
《我,机器人》的导演曾经制作过《黑暗之城》这样的科幻巨作,但这部电影实际上借用了阿西莫夫的小说集的标题和灵感,故事被重新创作,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大相径庭:阿西莫夫为了构建科幻推理故事的框架,创造了机器人三定律,而不是真正讨论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从科学事实来看,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话题本身。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人威胁论是一种扯淡,是电影需要的噱头。而不是那些机器人杀手,其实是杀人犯,吸血鬼,怪物的角色。描述机器人与人的友谊,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波兰科幻大师、塔尔科夫斯基经典电影《索拉里斯》的原作者、著名科学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曾说过:在未来,不太可能出现具有人类人格的机器人。我们需要的是像机械手一样分工不同的机械工具,而不是有两条腿的“人形机器”,下班后会和其他机器人聊天,然后去找他的电子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