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在升官发财之后,为何会对贾府置之不理?
《红楼梦》中的贾兰,虽然是贾母的嫡长重孙,可是因为有招人喜欢的宝玉在,贾母也就没有多少心思去疼爱贾兰了。
贾兰是由李纨一手抚养起来的,在贾兰的成长中,李纨对其的性格的形成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的影响了贾兰的命运。
至于贾兰在升官发财之后,为何会对贾府置之不理?大概可能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可能:贾兰发迹的太晚关于贾兰的发迹,作者《红楼梦》第五回写给李纨的咏叹曲《晚韶华》中做了预言。李纨的《晚韶华》上半首咏叹的是李纨,而下半首咏叹的则是贾兰。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晚韶华》上半首)
既然曲子名叫《晚韶华》,说明李纨“带珠冠,披凤袄”被封诰命夫人之时,已经是晚年了。古代女子多大年纪算晚年呢?
在《红楼梦》接近八十回的时候,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年纪大概都是四五十岁了,但是没人敢说她们是需要暗度晚年的老太太。所以,《红楼梦》中所说的晚年,大概是在六十岁以后。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介绍贾珠时,说他“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可见李纨生贾兰的时候,也就是十八九岁的年纪。
李纨是六十岁以后受的封诰,那贾兰的发迹时的年纪至少是已过了四十岁了。而贾府抄家之时,贾兰应该还未成年。从贾府抄家到贾兰发迹,这中间的时间至少长达二十年之久。
在贾兰还未发迹的二十年里,她的祖父母早已去世,他的嫡派的叔伯们也是死的死散的散了。所以,因贾兰发迹的太晚,他的祖父母、叔伯们没有等到这一天。
第二种可能:贾兰是个‘自扫门前雪’的人《红楼梦》中的李纨,因为过早守寡,年纪轻轻的她不得不过起深居简出的日子。贾府这个大家族,人口庞大且关系复杂,更重要的是贾母和王夫人是一对处事风格迥然不同的婆媳。
有着孙媳妇、儿媳妇双重身份的李纨,夹在贾母和王夫人中间,自然是左右为难。所以,李纨慢慢养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风格。
在《红楼梦》第九回,作者通过“顽童闹学堂”一节,向读者描写了贾府私塾中暗藏的晦暗关系,同时作者还不忘对贾兰描写一笔。从作者对贾兰短短的几句描写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贾兰年纪虽小却性格极为沉稳。
在这一回,作者写贾兰的同时,重点写了贾兰的同桌贾菌。当时的贾菌之所以动手,实际是因看不过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他有心要助宝玉。作者写贾菌,实际上是为了从侧面反衬贾兰。
作者在突出贾兰性格沉稳的同时,也是在暗示读者,在李纨的教育下,小小年纪的贾兰也成了一个‘自扫门前雪’的人。
贾府抄家之事,对宁荣两门的嫡派子孙影响最大,对其他旁支影响不大。但是以贾兰的性格而言,他努力了那么多年才得以发迹,自然没有心思去照管贾府的旁支。
至于荣府的嫡派,贾琏和宝玉都没有后代,贾琮和贾环即便有后代,也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以贾兰‘自扫门前雪’的性格,他也许也没心思寻找他们的下落。
第三种可能:贾兰发迹后去世的太早贾府未抄家之时,以贾府的财力也无法对族中的旁支一一进行资助。发迹后的贾兰,虽然是富贵了,可是想要资助贾府的旁支,也是心有余力不足。贾兰想要帮助贾府,也只能帮助他的嫡派堂兄弟们。
宝玉没有孩子。巧姐能流落民间,说明贾府抄家之后没几年,贾琏也去世了,而且他只有巧姐一个女儿,并无儿子。
所以,贾兰想要帮助贾府,也只能资助贾琮和贾环的后代。但是从李纨的咏叹曲《晚韶华》下半首可以看出,贾兰在发迹后不久就去世了。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晚韶华》下半首)
从“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可知,爵禄高登后的贾兰,命却已近黄泉了。所以,贾兰在升官发财之后,对贾府置之不理的第三种能是:贾兰发迹的不算早,发迹后去世的却太早,还没来得及资助族亲、重振家声,就呜呼哀哉了。
以上三种情况,哪一种情况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呢?个人认为是第三种。为何?在《晚韶华》下半首有这样一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这里的将自然是指战死沙场的将,相是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
可见在曹公看来,用半世的生命换取一点留于后世的浮名,是一件不值得的事;贾兰用了大半的生命,换取了一点转眼间就成空的浮名虚利,更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这实际上也是在暗示:贾兰费尽心血努力多年,什么也没有换回;他既没能让贾族重新兴旺,也没来得及荣及族亲,甚至他还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生命。
贾兰的这一结局也符合曹公写书立意的本旨意,即:人生在世“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