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逻辑严密的疯狂话语让人深思恐惧。

如果你曾经对这个世界感到疑惑,读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同类(包括我)。

1你观察过路边的石头吗?

蜉蝣的生命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短暂的。那么对于石头来说,人类几十年的寿命不是很短吗?你可能会说石头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是可以存在的事物的本质。斯通显然有这个。这时候你会问:桌子板凳也可以存在,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当然不一样。石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会碎成微小的灰烬,随风四处游荡,等到时机成熟,会在某处与其他石头的灰烬结合,然后变成石头定居下来。它们偶尔安静地躺着,偶尔疯狂地飞翔。就算是用来盖房子,几十年几千年后,房子倒了,石头还是自由的。他们冷眼旁观着人类的世代更替,用沉默见证着沧桑巨变。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互相交流。为什么不呢?如果说人类的交流是各种语言的交流,那么石头的语言也可以是风吹来的小物质。

这听起来合理吗?

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成年人除了吃喝和睡觉,一直蹲在地上听石头的声音,你会觉得他疯了吗?

有没有发现什么神奇的地方?你一定能知道这些人的表现是不正常的,但有时候你甚至能理解和认同精神病人的思维逻辑。其实这本书记录了很多精神病人的案例,作者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几次被说服而陷入思考。

2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一位患者说:“时间不流逝,流逝的是我们。”乍一听文艺打破常识,但他能说得通,而且是用量子物理解释的(作者也请了专家朋友证实)。

“真正的边界是什么?有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定义?我该衡量什么?”有一个人格分裂、性情多变、举止服饰怪异的病人。“他”就是这样一起长大的。别人只能看到一个身体,所以以为他有病,其实不一定。一个人的心脏被移植了,人们不会说这个人变了,因为“灵魂”没有变。人们一致认为,一个人的“灵魂”代表了这个人的本质,即使肉体改变了,只要“灵魂”不变。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呢?他们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灵魂”,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病”。有没有可能这只是某些人的特质?他们几个的灵魂* * *共用一个身体,这对他们来说不是幻想而是现实。就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就认为是他们的错觉。

而且,“我们看待事物,往往用客观认知去理解,说:就是这样!”其实很多客观认知只是一个假设,很多事情还没有解释清楚。“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事实是一个普遍的认识,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所谓的真理,迟早有一天可能会被推翻,我们的观念也会改变,那么我们这么努力的追求有意义吗?

另一个病人兼思想家说:“哲学只是所谓的途径之一。也许哲学就是一个死胡同,一个骗局,一种自我安慰。”此外,还有患者质疑我们身处一个虚假的世界,大家都是一群离开了地球的“留守者”;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是另一个时空的自我反映,是两个地方的间谍;有的患者自己建立了物理体系,坚信现在的物理学是伪科学;有的声称可以去另一个世界,有的人被他带走了(这些被带走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不住精神病院)........

你想过恐惧吗?说实话,我有过一些想法,有些病人组织得很好,做过专家学者和精神科医生,所以被他们说服是常有的事。

就像作者曾经写的那样:“我认真听着,傻乎乎地看着她,脑子却在沸腾。”最后,她又开了一个著名的玩笑: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你就是疯了。那天走的时候,我觉得头晕。一切似乎都是那样,但又似乎不是那样。因为她说的话太奇怪了,闻所未闻。我必须承认,她的观点和逻辑极其完美,已经彻底颠覆了我。"

3.这些不算。

有一个作家(也是精神病人)认为世界是他的小说,他是主角,别人是他的角色,包括采访他的作者高明。编剧说,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为了进精神病院,他不得不按照剧情杀死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杀人?他说故事要这样写。提交人质疑他,说如果这是一种感情安排,他为什么不安排自己出院?他回答说,现在还不想写,主角住院几年在书里根本不算长,可能只是简单的描述,不用马上出院。然后他就拒绝再交流了。患者半年后出院。作者去看他,他正以一种熟悉的方式向医生告别.....”他漫不经心地走到我面前,低声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张桌子吗?看桌子后面。说完狡猾地笑了笑。我很难找到我第一次见到他的那张桌子。我低头看了看桌子底下,指甲上有很多划痕,依稀能认出歪歪扭扭的字。那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日期,一句话:半年后离开。很久以后,我会在眼前看到他最后一次狡黠的微笑。"

这段话让我心惊肉跳。这种人出来后会后患无穷。不知道下次《剧情需要》谁会被杀。但只要他表现正常,就没人知道他是个神经病。

与这个令人恐惧的病人相对应的,还有一些令人惊讶的病人。有个女生看到的人都是动物,动物很符合那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一个人的文字有多活泼,她就看到喜鹊。科学上可能是鼻犁(俗称第六感)特别发达。而且她奶奶对这个特点并不惊讶,导致她小时候一直不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另一个病人可以预知未来。比如半夜有人打电话,他会在铃响前两分钟醒来,连作者拜访他都知道。作者怀疑自己是否收到了一些暗示,比如一些生活片段的影响,但是经过考察并没有发现任何暗示。

世界上有那么多神秘迷人的东西,大多数人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就忘了,一次神奇的经历马上就被否定了,但这些人没有。他们深入思考或者发展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见解或者经验,我们无法接受,只能控制。题目恐怕就是这么说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一位曾经的精神病医生、现在的精神病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不仅仅是同类的感受,还有一些患者的见识太深刻,逻辑太完美,信念太坚定。我甚至经常想,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渊博知识,没有完美逻辑,没有坚定信念的精神病人。“所以这一行的资深人士基本上都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客观的辨别本能。不是能力,是本能。因为不灌输就容易动摇,还得有点固执的心理特征。充其量是坚持。否则,彻底研究精神病人的世界观,可能会导致他们世界观的崩溃。

4邪教领袖的潜力

不怕疯子胡说八道,就怕疯子有文化。一个德高望重的专业学者,坐在一个危险的位置,从前提推导出结论,用恰当的逻辑和明确的态度举例,坚定地告诉你他的观点。如果不知道他有精神病,你觉得他可能是天才吗?如果他说:

“真正的信仰可以容纳所有的方式和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打闹闹,整天对着对方大喊: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是恶的,我是对的。这是迷信,不是信仰。”

“如果有些现象无法用已知的学科和知识来解释,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其余的解释,不管表面是荒谬还是离奇。因为那可能是真正的答案。但验证过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可妄自菲薄。”

“从经验来看,如果你看不到动力,那么你在更深的地方肯定会有更大的动力。”

“其实我们作为一个群体站在现代的角度,很多事情已经成为公认的现实,不需要去探究,也不需要去忽略,无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非要用奴役这个词,那么我们都被未知所奴役,直到最终看清并看透一切的那一天。”

你能接受这些说法吗?什么事?恭喜你被洗脑了。不能?嗯,他们有其他的意见要谈。

其实我们都注意到了,可能正常人和疯子的区别只是疯狂程度的区别。我们也有奇怪的猜测:要么是觉得眼前的场景发生过,要么是有预感老师会问你的名字,只是我们没有那么“认真”,也没有深究。这些病人是不同的。他们会研究,甚至会发现一些东西,比如:宗教总能解释最奇怪、最奇怪、最令人费解的事情。现在一切都可以用宗教来解释了。上帝是万能的,最荒诞的话都可以说。以后要是对上号,会说是上帝的先见之明;不对也没关系,说明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代代相传,没有告诉目击者的死亡永远是神最伟大的。这些患者比很多信徒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有些患者,作为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甚至花几十年的时间研究一个理论,比常人更努力,淡泊名利,却默默无闻。因为天才的另一半是疯狂的。

你发现我终于开始为精神病患者诉苦了吗?

其实我就是那个和高明聊过的作家。出院一年多了,生活平静而幸福。

根据剧情,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来引出故事的高潮。

我是鹿鸣·沃,一个喜欢看《码字》的人。

请喜欢那些害怕的人;请喜欢那些想骂我的人;欢迎任何想看这本书的人加入思考者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