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生活的牢笼——读《象牙戒指》有感
五四运动把青年一代的思想从传统的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但这种解放并不彻底,它仍然深深地包含在人们的思想中。小说中的朱琴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知识青年,是五四时期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但也反映了当时觉醒女性的矛盾心理。她曾经在日记里给自己写了八个字:“生于矛盾,死于矛盾”。她是一个如此矛盾的人。她渴望一生被爱,却又因为害怕被伤害而不愿去爱,不敢去爱。
从小说的结尾来看,朱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因为初恋受到了伤害,她不再相信任何男人,包括心爱的曹军,直到曹骏抑郁而死,她才知道她爱的人是曹骏,最后她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恐惧是他们对被爱情愚弄的失望和爱恨交织的情感痛苦的表现。
在我看来,她人生的悲剧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封建传统思想的毒害;自怜自负。
传统观念对人的制约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女性“专一”的思想在张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我第一次让你对我洁白的童贞之心产生印象。我觉得这个开始和我的人生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只爱过一个人,我清纯少女的真情全部交付给了那个人,而那个人,有妻有子,承受不了我的爱;我本该像往常一样收回这些感情,但天知道,没用的。”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但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表面上她追求自由恋爱,独立婚姻,但她还是把自己禁锢在“唯一”的思想里——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生活忠贞不渝是很可怕的。纵观文章,始终强调她“忠于自己内心”的爱情态度,无论是她在一起热恋时对吴的“白处子之心”,还是她在知道吴被骗后的“嫁曹不如嫁吴”,还是她遇到紫青时的“爱而单身”,都体现了旧礼教对女性忠于自己内心的不合理要求。吴念秋之后,她就不想再爱别人了,所有的感情都需要收回。但她不想与“爱”隔绝,不甘寂寞,身边又有很多崇拜者,于是就成了玩弄别人感情的坏女人。在接下来的感情纠葛中,她杀了曹,同时也埋葬了自己。
而且,她的悲剧性格也是她一生的致命伤。她常常自怜自艾,傲慢自负。在爱情的世界里,她把自己捆绑起来,给自己画了一个笼子,把自己锁在里面,但她渴望自由,又挣扎着要跳出去,浑身是伤,直到失去生命。在这篇文章中,她的日记写道:“我自找的。我只是折磨了自己一辈子。我演了这么一个自己成功的可怕形象。这就是神秘大师,所以它给了我一个典型的人生。”的确,她的生活是典型的,她一生,为爱而生。不得不说,她对自己悲剧人生的原因有着透彻的理解,可惜她始终无法走出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牢笼。所有这些不幸都是她自己的错。性格上的懦弱,让她深深的压抑和难过,内心无比痛苦。这颗珍珠对爱情产生了怀疑,然后把自己裹得紧紧的,拒绝被爱。总说性格影响人生,果不其然,如果她换了性格,结局可能会大不一样。毕竟她很幸福,很幸运。虽然她出生在母亲是后妈的家庭,但父亲不是重男轻女,很爱她,所以她有机会离开闺房接受教育。失去吴念秋后,后来出现的曹对她爱得甚至可以放弃生命。更何况吴念秋只是一个吃碗看锅的渣男。他显然已经结婚了,但是他欺骗了朱琴。眼看着就要和曹订婚了,她却藏不住别人的好。得知消息后,她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情书,可见其卑鄙。可惜这个可怜的女人,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看不清他,还停留在“爱是唯一”的愚蠢爱情观里。
“忠实地体验这短暂的生命,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无怨无悔,专注于体验生命之爱的过程。”这是《象牙戒指》中朱琴性格的核心,也是石评梅短暂一生的写照。这时,我仿佛看到了林黛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