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浪漫之旅:我遇到了那些信,我所有的青春记忆都写在那些信里。
有人说《我老婆的浪漫旅行II》的字母链接真的是一个大型的狗粮喂食场景。
影片中,四个丈夫用不同的方式在信纸的页面上写下“我爱你”,既浪漫又温馨。
隔着屏幕被虐,哭笑不得,然后想到已经很多年没收到信了,心里顿时酸酸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QQ邮箱开始流行,所以很少写信。有了自己的博客,我几乎就不写了。
后来有了手机漫游功能,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很少用连笔和纸;然后微信有了视频和语音功能,连QQ和博客都不再有朋友写的信了。
我差点忘了,我也曾经是一个把所有烦恼都写在信里的人。
1
卫校,我在离家600多公里的小城读书,住校,一学期回家一次。
90年代,通讯和交通都不是很发达,写信几乎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
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我初中最好的朋友的。
当时班里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来学校快一个月了,大家还没有混熟。
那时候的我比较内向,比较胆小。不仅一个月没交朋友,只和舍友一起吃饭,一起上课。
那时候我还有点自卑。
我觉得是一只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没有特长的丑小鸭。
但是,相信当你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单位,这些标签一定会让你鹤立鸡群,鹤立鸡群。
包括学校也不例外。
所以看到宿舍的朋友有的加入了学生会,有的加入了班干部群,有的通过打篮球唱歌加入了相应的社团,就觉得自己的存在感是负面的。
另外,第一次离家的恐慌,融入陌生圈子的胆怯,还有来自学业的压力,都让我有点抑郁。
一个周末,我躲在教室里,把这些烦恼和担忧,还有对老同学的思念,都写在一张纸上,写满了三个大字,写了一上午。
写完后,把它折成鸽子的形状,整齐地塞进信封。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跑到学校对面的邮局,买了一张价值(0.8元)的邮票,郑重其事地把信投进了门口的绿色邮筒。
从信被扔出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数着日子,等着把它拿回来。
两天,三天...,每天中午第二节课,铃声一响,我就从三楼冲到一楼,堵在收发室门口,等着邮递员来送信。
邮递员每天来一次,每次都在这个时间送报纸和信件。
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堵在门口。
每个人都伸长脖子看着门。他们一看到邮差进来,都腾出过道,眼巴巴地等着收发室的大叔,把所有的信都签了名,一封一封地放在窗台上。“草裙舞”来了。
然而,在这之前,上课铃响了。收到信的,没收到的,又会冲上楼。
那几天,每节课我都去看,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我郁闷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我等来了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那天,我正躺在宿舍里看书,这时房间的头头从外面回来,递给我一封信。
拿到信,我看了看字迹和签名,我“惊呆了”,喊出了两个字:“是他。”
没错,就是他,我的初恋。
拿着那封信,我反复确认。寄信人地址是xxx一中一年级7班xxx。
上帝,他为什么给我写信?
我确认了几十遍,最后确信是他。
我钻进蚊帐,急切地打开它。当我看到绿色方形稿纸上熟悉的字迹时,我哭了。我还记得信中的几段话。
看完这封信,我放在心上,破涕为笑:原来他懂我。
说也奇怪,就是这样一封信,我从头到尾都找不出来。一条写着“我喜欢你”的短信,一下子点亮了我黯淡的青春。
我很快走出了青春的沼泽,活跃起来。
可惜他从那以后一直在准备大学,我们再也没有通过信,寒暑假只见过一次面。
但他一直活在我最美的记忆里。我喜欢他,默默守护着时间和我的心。
从毕业到工作,我默默看了他5年。
从来不打扰他,远远的看着他上大学,带女朋友回来过节,结婚定居北京,直到移民加拿大。
从始至终,他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个承诺,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我也不知道一个女孩等了他五年。
那封信跟着我漂洋过海,从我上学的那个小镇,回到家乡,再到我的工作单位。直到结婚生子,我南北搬家,一路颠簸,一路颠沛流离。到目前为止,我安然无恙,风雨无阻。
如果你快乐,那就是结束。
我年轻的孩子,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2
在我的学生时代,如果,没有人会被他的同学嘲笑。
当时《读者》《辽宁青年》《女朋友》等杂志特别受欢迎,学校图书馆每期都有更新。
我是图书馆的常客。一放学,我就去那里“蹲点”,记笔记,看名人八卦。
看完之后,我总是偷偷关注那些杂志底部发布的交友信息。
写这些信息的大多是学生或者军人。
一般信息会附有一句话和联系地址。
如果看到触动我的东西,我会在稿子里记下他的地址,回去筛选一下,然后写信寄出去。
那时候我大概有五个经常写信的笔友,每10天就会收发一次信。
当时是一个在海南当兵的军人,能走到同一个点,有着同一个梦想。
我们几乎一周写一次信。
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还有点佩服他。他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他超级帅。
他曾经发过一张照片,在我们宿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张照片还在信里。
照片里的他穿着海军迷彩服,笔直的站在椰子树下,身后是蓝色的大海,风景,那个人的海,现在我觉得会很晴朗。
后来这张照片一直稳坐我们宿舍八卦话题的榜首。
我和他的通信持续了四年,直到我参加工作,他康复回到山西大同,我们才收到他的消息。
其实我和他通信44年了,从来没见过面。一直想叫他“哥哥姐姐”,聊学校和部队的琐事。
但自从遇见他,山西大同就成了我心中的温暖。
看天气预报会特别关注大同,身边的人会觉得特别亲近。
这么多年了,我一次都没去过大同。
那些信的内容很模糊,除了一首他特别喜欢的诗:但既然水还在流,虽然我们用剑砍,但举杯更难过。
当时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喜欢这首诗。现在我好像理解他了,但我们相距甚远。
你好,大哥:
见信如面,见字如会;
人变得不一样,今天不是昨天;
世界上的一切都耗尽了,
唯有芬芳如故。
小姐姐:xxx
03
很快,实习期到了,我的行李箱里藏了几十封信。
没事的。我就拿出来看看。
那时候我读的字母顺序一直是这样的:
男同学,女同学,笔友,家人。
到我毕业的时候,盒子里已经积了300多封信了。
我不想扔掉任何一个。我把它们和我的手稿和相册锁在一个箱子里,从600公里外运回我的家乡。
后来他们搬到了医院宿舍,婚后的家,还有我十年后买的新房。
自从七年前我来到南方,他们就一直在我的家乡等我。
去年春节回家,我请了一个下午的假,坐在地毯上,打开箱子,把所有的相册、手稿、300多封信都摊在地上。
当我整理所有的信件时,我发现我的父亲、姐姐和哥哥给我写了70多封信。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父亲写给我的心。当我打开第一封信时,我哭了。
黄色的稿纸,父亲清晰有力的字迹,把我带回了第一学期的中秋节。
那天晚上,我和我的室友在下铺吵架了。室友没哭,我哭了(那时候我是个爱哭的孩子)。
那天晚上,我哭着给家里写信,说不想上学了,想回家。
其实信贴出来的时候,我和室友已经在又打又笑了。
谁知,三天后,妈妈和爷爷突然出现在宿舍门口。
当时,我很害怕。
一家人不是忙着秋收吗?他们为什么来?
原来他们收到我的信后,又担心又着急。他们觉得他们不能理解这封信。全家人商量后,把妈妈和爷爷送到学校一探究竟。
妈妈和爷爷只在学校呆了一天,看到我活蹦乱跳的就放心了,第二天就坐早班车回去了。
他们离开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纸上没有一句担心的话,只是一两张单子,告诉我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尽快融入同学中。
妈妈走后,我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
星期天,宿舍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和团长,她告诉我,妈妈走之前特意给宿舍的朋友买了水果,求大家照顾我。
我也去老师宿舍跟老师说了我的家庭和我的性格,请求老师多关心我。
但那时候的我,忘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无法理解“孩子行万里路”的急切。
寒假回家,哥哥告诉我,爸爸因为脚坏了,没去学校看我。收到我的信时,我刚做完内固定。
我记得,我哥跟我说,那天外面下着大雪,我和我哥围着炉子,流着眼泪,把铁炉上烤的红薯翻来覆去。
现在,烤红薯的香味夹杂着我们的眼泪,像海啸一样冲击着我,让我情不自禁。
这么多年过去了,专门去学校看我的爷爷已经90多岁了,瘫痪在床。他这辈子再也不能坐长途车,跑遍大江南北了。
我的父母,年近70,依然像英雄一样。他们会拿着手机,一路打听,坐飞机,坐高铁来看我。
人到中年,我依然是他们放不下的牵挂和怀念。
现在,我们不再写信了。
想他们的时候拿起手机打电话,爸爸已经学会用微信视频联系我了。只要有空,我就和妈妈坐在阳台上,拿出手机找Wifi。
他们不知道,我留着这些信,我也不知道。我总是怀念收发信件的时光。
我怀念的是无言的感动和纯真的感情;
怀念的是父母的关心,离家的乡愁;
我怀念的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下次回家,我一定要带着那些信,和父母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看一边流泪。
下次回家,我决定带着笔友的信去山西大同,找找信里的小巷胡同。
下次回家,我准备问问初中同学,他对我的初恋还好吗?
下次我回家时,我一定要把这些信带回南方。
我想,有他们的陪伴,我应该不会太想家。
(Ps:?你想收到这封信吗/你有和这封信有关的故事吗?你可以发邮件到:1062907079@qq.com,我在南方的细雨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