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多地现黄脊竹蝗幼虫,这种虫子对生态环境有何危害?

近日,在云南多地现黄脊竹蝗幼虫,这种虫子对生态环境有何危害?

可将竹叶全部吃光,竹林如同火烧,竹子当年枯死,第二年毛竹林很少出笋,竹林逐渐衰败,被害毛竹枯死,竹腔内积水,纤维腐败,竹子无使用价值。黄脊竹蝗是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常大面积危害。

黄脊竹蝗并不是新出现的入侵物种,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是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当地老百姓一般叫它竹蝗、蝗虫。它主要对竹子感兴趣,尤其是毛竹,刚竹等,也喜欢吃芭蕉叶。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还会危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成虫夜晚不活动,天热中午下竹避荫,可迁飞。喜食咸尿味物品,取食20多天交尾产卵。卵集中产于向阳,杂草较少,软硬适中的土壤,深约3厘米处。每只产卵14?24粒分泌胶状物成卵囊,卵囊有顶盖。

黄脊竹蝗的防治主要措施包括:挖掘蝗卵。在竹蝗若虫孵化前,于竹蝗产卵地人工挖除卵块;灭杀跳蝻。跳蝻群集期,使用灭幼脲胶悬剂,或阿维菌素悬浮剂,或灭幼脲3号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初孵跳蝻;烟剂毒杀。在林间燃放林丹、阿维菌素等点燃式烟剂毒杀成虫;诱杀成虫。应用发酵人尿与杀虫双等药剂的混合制剂或高效竹蝗人工诱杀剂诱杀黄脊竹蝗成虫。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份发动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跳蝗出土10d内,于早上露水未干前用敌百虫粉喷撒,每公顷用药20~30kg;或用闹羊花1kg加水200kg煮沸,当药液呈红褐色时取出过滤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成500倍液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