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豫让击衣文言文原文

1. 谁能提供《战国策 赵策》——《豫让》篇的原文和翻译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2. 从豫让击衣的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

史上把刺客这种职业做得很失败的,首推荆轲和豫让。

前者费了老大劲才割下了其行刺对象的半拉袖子,后者的成就则好一点,豫让临死前把赵襄子的衣服变成了百叶窗。豫让是晋国大臣智伯的国士。

智伯伐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就决定为他报仇。为了行刺,事先“漆身吞炭”以隐藏真实面目。

整容术的发明在笔者看来就应该算到豫让的头上。虽说“漆身吞炭”这种行为有明显的自虐特征,不过整容多多少少都是自虐。

与现代整容术不同的是,如今人们是把自己往美里整,最后整成一个烂茄子;豫让是把自己往烂茄子里整,最后整成一个“大英雄”。目的不一,最后都是烂茄子,所以我看来,豫让应该给现代人一个忠告,比如:整容是一种病,要用毁容来治。

他去当一个公厕管理员,一边打扫卫生,一边盼望着赵襄子如厕,好行刺他为智伯报仇。他从厕所的天窗上看去,是一小方绛紫色的天空,一如自己血脉贲张的心脏,压抑却又蕴藏着激愤。

低头看去,则是满地的黄白之物和无数条在其中游弋的蛆虫。豫让总是强忍着,从不排便,怕泄掉自己的杀气。

然而凌厉的杀气把赵襄子惊走,刺杀计划失败,豫让还几乎患了肠梗阻。于是他改弦更张埋伏到赵襄子经常经过的桥下。

襄子一出现,他便跳将出来,大叫一声:“此山由我开,此树由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当即被他的行刺对象捉住。

襄子答应了刺客分外的要求,脱下了一身价值不菲的锦缎外套让豫让砍上几刀。豫让把这件华服割成了墩布条之后带着幸福的笑容自刎。

豫让似乎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当他走在大街上,没有多少人会注意他。

以至于在晋国六卿范氏和中行氏手下做事的时候,一直都默默无闻。在范氏那里,他所任的仅仅是相当一个马夫;在中行氏的营下,也不过小尉。

而智伯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以后,一眼就发现了豫让的与众不同之处,遂招为幕下家臣。一来就待以上宾,驷马高车,高堂广厦,是他从来没有想到的。

从那一刻起,他发誓,一生将交给智伯,来报答他知遇之恩。智伯筵请魏驹与韩虎、赵襄子当朝的三家大夫(智伯、范氏、中行氏、韩虎、赵襄子、魏驹并称为晋国六卿),席间智伯借着酒劲,要挟恐吓这三位宾客,迫使魏驹与韩虎各割让土地一百多里,岁课金银十万两。

唯有赵襄子沉吟不应,智伯大怒,当庭将酒水撒在赵襄子面前,并用污言羞辱了他。赵襄子借口内急,趁机逃离智伯的府邸。

智伯余怒未消,扬言要讨伐赵襄子,并命魏驹与韩虎与之携同作战。魏驹与韩虎唯唯诺诺,不敢抗从。

见过了智伯,分主臣之礼落座。豫让直言不讳地进谰道:“主公,豫让闻我主索韩、魏、赵氏三子地,赵氏不应,避席逃遁,主人意欲见伐赵子。

主公,自古道高而自危,满而自溢。先王的志向不能说不远大,但欲不可纵,终不能成,图留空憾。

赵子逃走,慑于主公武威,必有防备,主公若苦苦相侵,恐非善道,万万不可。”智伯面有不悦之色,却也没有发作,“豫让,你言差矣。

想晋国卿相,惟我居首,兵多将猛,又得韩魏二子,协心助伐。今合兵攻之,他若拒敌,一鼓成擒;他若拒守,决水围灌,无有不成功者。”

豫让道:“我闻忠臣不怀情于君,孝子不畏死于父;存忠尽节,即使受斧钺之刑而无怨。主公,今上有周朝天子,不尊王命,无故索地,与主公是人情,不与是正理。

今日无故称兵,名不正言不顺,大不祥也。更何况韩、魏两氏迫于主公武威应允,实非心甘情愿,若果真伐赵子,恐生不测。”

智伯不听,率韩驹、魏虎三家之兵讨伐赵襄子。赵襄子兵力瘠弱,在晋阳坚守不出。

智伯大怒,决晋河之水淹之。一连数日,水势愈高,渐渐灌入城中,再加四五尺,便冒过城头了。

岂不料赵襄子密谋韩虎、魏驹,韩虎,魏驹暗地使人袭杀智伯守堤军士,于西面掘开水口,反灌入智伯之寨,军中惊乱,一片声喊起,智伯在豫让等人的掩护慌忙逃走,意欲投奔秦国。赵襄子早料到此计,设大军埋伏途中,趁势掩杀。

智伯大军早已成惊弓之鸟,一轰而散,余下将士被各自冲散。智伯被赵襄子大军团团围住,赵襄子历数智伯罪状,智伯恨而不语,长叹道:“不听豫让诸臣之荐,果真有此劫,报应如此。”

遂溺水而亡。从史料可见,智伯只是一个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的人。

而对这样一个人,豫让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之报仇就是为了智伯对他的知遇之恩。事实上,赵襄子恨智伯入骨,甚至将他的头颅做酒具。

却对豫让格外器重,非但不杀,还尊之为“义士”,且有招徕为部下之意。豫让为智伯复仇,当年豫让在临死之前,面对如林刀剑,坦然说出的这句话,“以众人待我,亦以众人报之;以国士待我,亦以国士报之。”

难道豫让对待智伯不仅仅是出于忠君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将智伯视为知己?而智伯的为人的确不敢恭维。杀赵襄子不成,反衬出豫让不是一般的职业刺客,他是义士,有自己的行事原则,宁可漆身吞炭,也不采取别一种更容易达到目的的途径。

后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径,即使成功,但是在气势和道义上,就差下很大一截子了。赵襄子亦是人中英杰。

如此君主,想必豫让也大为折服,他请求以剑击衣,其实也含有报答赵襄子器重之意吧。

3. 豫让;击衣.打一成语

漆身吞炭

qī shēn tūn tàn

解释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豫让吞炭、吞炭漆身

例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今吾漆身吞炭,为智伯报仇。”

4. 《战国策 赵策》全文译文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 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 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赵惠文王三十年,相国安平君田单与赵奢交谈,他说:“我不是不喜欢将军您的用兵策略,让我不怎么敬佩的只是您使用的兵员太多。使用的兵员多,百姓就不能很好地耕种,粮食也要从别国卖入,远距离输送,不能保证军队供应,这是不攻自破、坐以待毙的办法,我不会这样做。我听说过,帝王用兵不超过三万人,天下就能归服。现在将军您每次一定要凭借十万乃至二十万的大量兵员才能作战,这是我所不佩服的。” 马服君赵奢说:“看来您不仅不通晓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军事形势。那吴国的干将之剑,加之于肉体可以砍断牛、马,加之于金属可以割断盘、匝。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就会折为三段;把它垫在石头上砸,就会碎为百片。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国家的军队,这就像是把宝剑靠在柱子上、垫在石头上砸它一样。况且那吴国的干将之剑虽然锋利,更难得的是如果剑背不足够厚,剑尖就无法刺人;剑面不足够轻薄,剑刃就无法断物。如果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剑背和剑面,但是没有剑环、剑刃、剑珥、佩带等辅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这样的话,剑还没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您如果不拥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环、剑珥这样的配合部分,只想凭借三万名精英横行于天下,怎么能做到呢?何况,古时候天下分成很多个诸侯国。即使是大城邑,城墙也没有超过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没有超过三千家的。如果用训练有素的三万军队去攻打这样的城邑,还有什么困难呢?如今,古代众多的诸侯国已经归并成为战国七雄,它们可以召集十万兵力,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如果这样持续几个年头,就会出现你们齐国(被燕攻破)那样的状况。齐国动用二十万兵力攻楚,五年才结束战争;赵国出动二十万兵力灭中山,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假如说,现在齐、韩两国势均力敌,又相互围攻,有谁敢对我夸下海口,说他能用三万兵力去援救这两国呢?现在方圆千丈的大城、户口上万的大邑相互对峙,如果想用三万的兵力去包围千丈的大城,恐怕连城的一角都围不住,至于进行野战就更加不够了,你能拿这点兵力去干什么呢?”安平君田单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确实比不上您的高明呀!”

第二篇去着看太长了

5. 这段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为欣赏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君子就为知心的朋友两肋插刀。原文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

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

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

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

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 ”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

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

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

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

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

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 非所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

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译文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 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

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

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 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

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

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

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

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 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

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

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

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主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

”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

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释放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

6. 战国策 文言文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