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高效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关键词语文老师;阅读教学;教学计划
一.导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大部分的语文课都是教阅读,教课本上安排的几篇课文。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经常听到身边的语文老师抱怨“期末考试快到了,还没写完课文”“多几篇也无所谓”。也有很多语文老师“沉迷”于阅读教学,一个一个认真教,在课文内容上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对象的知识点,但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说阅读教学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在于对“阅读”和“阅读教学”缺乏理解,缺乏整体规划,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小说:“语文老师是最会读书的老师。”显然,阅读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太重要了。因此,语文教师缺乏理论知识会对阅读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阅读与语文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困惑,笔者阅读了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精要》一书,希望从中有所借鉴,积累阅读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优秀的语文教师如何为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读书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生活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生活的需要。【1】作者希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质量,从书中汲取精神力量。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概述
(1)作者简介
?王荣生,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著有《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寻求与创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等专著。在语文教学中,王荣生教授强调“为语文知识的实用性而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的理念[2],这也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路径和方向,也发人深省。
(2)工程概述
《阅读教学设计精要》是一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书。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分为五个方面:读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阅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使学生掌握和运用阅读方法”。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什么是阅读能力,什么是阅读方法。语文教师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才能真正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实现老老实实教语文!
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要点》共分四章。在第一章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四种读者倾向(海绵型、毛玻璃型、过滤型和菱形),阅读理解的含义,阅读在其他国家的定义和理解,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的概念,阅读的规则和策略。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文学鉴赏的概念,划分了文学作品的类型。在第二章中,作者重点论述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路径,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两条重要原则:(1)学生是阅读理解和感受的主体;(2)学生得到的是与课文相符的理解和感受。从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入手,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条基本路径:(1)唤起和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2)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3)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语文经验,认为文学欣赏有三种形式:吸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教学生欣赏。第三章阐述了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学内容要根据课文风格和学生学习情况来确定和选择。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合理安排教与学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阅读教学设计的模板,供一线语文教师参考。书中第四章结合语文名师的阅读教学设计课,从散文阅读、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应用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入手,分别举例说明。面对不同的文本风格,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阅读与阅读教学
(1)阅读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书无非就是拿着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一个字都不漏。然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却并非如此。从语文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永远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自愿的、独立的对话。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能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并保持良好的阅读态度,贯穿于阅读的前、中、后。
阅读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有不同的定义。比如韩国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定义是这样的:阅读是通过文章来表达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和社会交往。读者调动背景知识阅读包含作者意图和信息的文章,进而理解文章的意思。再比如,加拿大对阅读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理解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关系,显示阅读过程中思想和信息的碰撞,显示这些思想和信息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的某种联系。再比如,美国对阅读的定义是这样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互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
虽然韩国、加拿大、美国对“阅读”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相似之处:阅读是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我们不仅获得信息和知识,还提高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自我认识。此外,王荣生教授在书中提出,阅读涉及两个过程:解码和解释。解码主要是指记忆对象文本,而解读则是通过文本本身去理解和感受。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通常是指语文教材的课文教学。王荣生教授在他的书中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和这篇课文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要有清醒的认识: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也是学习对象;课文包含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在学生和这篇课文之间建立联系。
此外,语文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无论是阅读教学前、中、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始终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第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想得到的是与课文相符的理解和感受。
在书中,王荣生教授将语文阅读教学分为五个部分:散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诗歌阅读教学、实用阅读教学和文言文阅读教学。
四,当前阅读教学的困境
?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在于一线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阅读教学不分文体。还在于教学的出发点模糊,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一)单薄的风格感
?王荣生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应分为五类:小说、散文、诗歌、应用文和文言文。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文体意识淡薄,导致教学内容选择不当,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比如,笔者曾经听过莫怀戚的《行走》,学校里一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老师的核心环节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一篇散文,《行走》关注的不是人物,而是作品的语言。在课堂上,学生的“学”出现了方向性错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起点模糊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什么?阅读教学有起点,也有终点。其实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是一致的,就是学生在这堂课上要学什么。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往往只关注老师应该教什么,而忽略了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是否完成了预先设计的内容,而没有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味地强迫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前进。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而不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应该教什么,合理设计“学习活动”,而不是一味地把重点放在“教学活动”上。
第五,高效设计阅读课教案的策略
(一)遵循文本风格
最后一部分分析了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淡薄,但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课教案时,一定要遵循课文风格。
语文老师要以诗的方式解读诗歌,以散文的方式解读散文,以小说的方式解读小说,以文言文的方式解读文言文。显然,遵循文本风格要求语文教师恰当、恰当地解读文本。
那么如何恰当、到位地解读文本呢?根据《阅读教学设计精要》一书,王荣生教授认为一个恰当的文本解读需要满足两个要求:首先,阅读方向应该是这种特定文体的正常的。也就是说,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像能读这样作品的人。第二,在特定的文本风格中,要使用符合这种风格的阅读方法。比如符合诗歌阅读的方法,符合戏剧阅读的方法。针对第一条,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而不是语文教师,用读者的眼光去解读文章,去感受文章,去发现难点。对于第二篇文章,王教授再次强调了文本风格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
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课的教案时,首先要注意文章的文本风格。
设计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特点是懂得向不懂的人(孩子)提问。[3]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把问题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王荣生教授在书中还认为,阅读教学的教学环节是组织“学习活动”,而一些语文教师往往以“教学活动”为基点,导致阅读教学方向错误。同时,建构主义主张学生自己去建构、演示和展示自己的理解。[4]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正如王教授所说,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结构确实是完整的,但学生的“学习活动”却是非常分散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多样的,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却是单调匮乏的,往往只是“问与答”的方式。在整个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往往成为“出彩”的人,而学生只是在需要的时候配合老师,成为配角。因此,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习活动”为基点,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体验、实践、成长、提高。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5】一节语文课,可以安排2-3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持续时间约15分钟,即每个环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活动”。比如在设计紫藤瀑布的阅读教学时,作者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次阅读紫藤,感受紫藤之美;再读紫藤,理解宗璞的心情;读三遍紫藤,感悟人生的意义。三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围绕着一个教学目标。
语文老师要做的不是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而是设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3)搭建学习脚手架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书中提出了阅读教学设计的思想:根据文体,设置终点;边缘学习,明确起点;中间走2-3步。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间设计2-3个教学环节,要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学习的脚手架,有利于学生充分的“学习活动”。
心理学家伍德用支架来描述同龄人或有成就的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给予的有效支持。在此基础上,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法,其核心策略是为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地提供适当的、小步的线索或暗示(支架)。通过这种“脚手架功能”,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往上爬,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独立的学习者。[6]
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在推进《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教学时,设计了“人物话题”的学习任务。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红色人物的精神,作者两次为学生搭建了学习脚手架。第一脚手架:请摘抄整理书中与XXX人物相关的内容;第二个支持:请参考例子,为这个人物设计一张名片,要求名片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两个教学支架中,第一个是为了帮助学生整理作品中与某个人物相关的内容而搭建的;二次构建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路径,让学生在范例支架的指导下学习,最终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我们看来,给予学习支持意味着教师向学生提供积极和暂时的帮助,以便他们能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7]
不及物动词结束语
阅读能力直接反映了思维品质的高低。[8]基于此,阅读教学是教师设计的一种“学习活动”,带领学生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在文本中来回穿梭,去理解和感受作品背后的精神力量。
《阅读教学设计的秘密》这本书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但仅仅依靠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阅读其他与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运用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去。
笔者认为,要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需要建立在合理的知识基础上,语文教师要保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热情。
参考资料:
[1]吴在柱。一位农村语文教师的读书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 2019 (8)
[2]陈震。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 2019
[3]魏冬雨。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提问:问题与突破[J].初中语文的教与学. 2019 (7)
[4][美]玛丽露
丹托尼奥。教师如何有效提问[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5]余娇。自习课的基本定位与常见课型[J].语文教学通讯. 2019 (4)
[6]张小虎。论阅读教学支架的构建[J].中学语文教学2016 (7)
[7][美]安德鲁·波拉德。反思性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8]李峤。核心问题链:阅读名著的有力抓手[J]。中文学习. 2019 (7)
Grh?`?;& 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