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1972年2月13日出生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华为2021年研发投入142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华为将未来的规模和利润拓展寄希望于其一手打造的各路“军团”。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1

 3月28日,华为举行了2021年年报发布会,对公司过去一年来的业绩进行了披露。值得一提的是,华为CFO孟晚舟时隔四年再度出现在发布会中。

 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实现营收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而华为的上一次收入负增长还是在2002年。这一营收规模已回到了四、五年前的水平,2017、2018年,华为营收分别为6036亿元、7212亿元。

 与此同时,华为净利润达113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75.9%,但这是在整体出售荣耀的情况下实现的成绩。据了解,华为总计在处置包括荣耀等在内的子公司及业务上获得净收益574亿元,若剔除掉这部分收益,则华为2021年净利润将降至约563亿元,同比下滑约13%。

 具体而言,消费者业务的急剧萎缩是华为营收下降的关键,2021年,这部分业务收入2434.31亿元,同比下降近50%。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7.6%,跌至2021年的约3%。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失去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华为的思路是希望从平板、PC、VR、车机等其他终端来进行弥补。

 早在刚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2019年,华为就提出了“1+8+N”的全场景战略,其中“1”指手机,“8”包括大屏、音箱、手表、车机、耳机、平板等8种终端,“N”泛指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各大板块的延伸业务。

 在这个生态中,鸿蒙系统是基础。2021年,鸿蒙系统已正式登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应用,截至年底,鸿蒙设备总量已达3.35亿台,其中搭载Harmony OS的华为设备数超过2.2亿,2021年新增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1.15亿台。

 不过,想要搭建生态,华为目前尚需找到更多领域的合作伙伴。而在这方面,华为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以智能汽车领域为例,华为在过去的三年中,屡次强调公司不会下场造车。有媒体统计称,截至2021年底,华为通过任正非、轮值董事长、内部文件等多种途径,已8次表示不会造车。

 2019年1月,任正非表示:华为永远不造车!同年5月,任正非表示,“华为不会随便切换轨道”。同年10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再次否认造车事宜。

 一年后,华为BU总裁王军在手机新品发布会称: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2020年11月,华为在内部文件中提到“华为不造车”。

 2021年4月,徐直军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否认;一个月后,华为集团官方账号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年底,余承东又在华为冬季旗舰发布会上再次重申“华为不会造车”。

 据此计算,在2021年财报发布会上,轮值董事长郭平重申不造车,是2019年来公司至少第九次公开表达相关观点。

 郭平称,华为要用华为积累三十多年的技术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华为已经构建了七大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

 此前上汽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如与华为合作,车企就失去了“灵魂”。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车企对华为的一些担忧。行业人士认为,想要帮车企造好车,华为首先需要做车企的朋友。

 但事实上,华为的具体做法却已引发业界的种种联想。此前华为与北汽、长安等车企合作时提出的Huawei Inside(HI)模式中,华为要做的是智能网联相关的全栈技术供应,而这几乎已经囊括了一款汽车的所有功能。

 而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新车AITO问界M5更是被网友们称为华为“亲儿子”。不仅AITO发布会是华为主导,甚至在华为的新品发布会上问界M5也能上去露脸。外界好奇的是,华为究竟参与问界M5有多深?

 在问界M5上,除了鸿蒙车机系统和HUAWEI DriveOne三电系统,华为的触角甚至已经伸到了车辆的外观内饰设计、性能配置、音响、家用充电桩等角落。

 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新势力们倾向于在核心器件上自给自足,特斯拉甚至已经介入了电池领域,在此背景下,华为试图成为智能汽车核心供应商,很难一帆风顺。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2

 3月28日下午,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占总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华为去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处于历史高位,将持续进行高强度投入。“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她如是透露。

 对于外界的关心的鸿蒙规划和芯片问题,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称,华为鸿蒙手机业务目前还没有在海外发展计划。华为将加强对芯片企业的投资,未来华为的芯片方案可能采用多核结构。

 对于华为去年整体规模下降的原因,孟晚舟称,主要受美国多轮制裁、国内5G需求放缓和疫情带来压力三方面的影响。

 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2021年,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相较同期的3026亿元减少211亿元,企业业务收入为1024亿元较同期增长21亿元,消费者业务收入2434亿元较同期缩减2395亿元。

 在细分业务板块占比上,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分别占总销售收入的44.2%、38.2%、16%,其中运营商业务较上年占比增长10.2百分点,企业业务收入占比提升4.8个百分点,消费者业务占比下降10个百分点。

 谈及如何渡过消费者业务面临的困境,郭平表示:“芯片具有强算力、低功耗、体积小需求特性,国际多年制裁给华为消费者业务带来很大困难,我们正积极与各方探讨可解决方案,并大力拓展可穿戴、智慧屏、全屋智能等新领域及更多市场。”财报显示,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收入增长30%。华为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

 对于外界关心的芯片研发和产业链构建问题,郭平认为,解决半导体问题,是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有耐心,相关投资行业会更具价值。“我们积极布局芯片产业,未来我们的芯片方案可能采用多核结构,以提升芯片性能并为其注入活力,从而增加持续盈利能力。”

 华为2021年研发投入142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由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的水平。

 孟晚舟表示,充裕的现金流是华为未来高投入的保证,华为将把费用投入于系统架构优化、软件性能提升和基础理论探索三个方面。

 华为将未来的规模和利润拓展寄希望于其一手打造的各路“军团”。截至目前,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点行业,华为已推出11大场景化解决方案,成立了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等“军团”。

 具体来看,华为和运营商、合作方累计签署了3000多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推动5G在制造、矿山、钢铁、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商用。5G toB从行业探索走向规模复制。

 对于华为“军团”的目标,郭平称,华为将通过‘军团’缩短管理链条,缩短产品周期,以短链条运作,快速满足工业、低碳等市场需求,华为希望通过建立若干个军团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并为华为创造收入和利润。郭平还透露,华为坚持不造车,但会运用30年积累的ICT经验助推生态,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去年一年里,已累计发展了超过300多家产业链合作方。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已上市30余款汽车零部件3

 3月28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华为重申不造车,华为要用华为积累三十多年的技术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在汽车领域,华为已与3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

 孟晚舟出席华为2021年财报会议 称华为盈利能力在增强

 3月28日消息,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参加业绩发布会并表示,“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我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报告显示,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面向未来,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达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同时,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达5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

 具体从三大业务来看,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人民币,累计签署了3000多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5G在制造、矿山、钢铁、港口、医疗等行业规模商用;

 华为消费者业务滑落成为第二大业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434亿元人民币,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机及消费者云服务均实现持续增长,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超过2.2亿台;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华为在全球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运营商业务表现稳定,企业业务稳健增长,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生态建设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