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指挥官做个身体检查。

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果减少员额1万,体制就更精干,指挥就更灵活,反应就更迅速。所以不会削弱其战斗力,反而会增强其战斗力。

“即使战争来得更早,也会减轻肿胀。不膨胀就应付不了战争。”小平同志坚定地说。

即使国际形势再次恶化,这种缩减也是必要的。中国政府、中国生产党和中国人民有信心面对所有问题。

毫无疑问,裁军是一件极其令人反感的事情,但是这个令人反感的事情必须有人去做。81岁时,小平同志毅然扛起了历史遗留的重担。

“裁军是一种犯罪。我来吧,不要把矛盾交给新的军委主席。”这个有力的词足以说明一切。

会上,小平同志特别指出:这次百万裁员,与其说是“精兵”,不如说是“好官”。

为什么这么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在550万左右。从65438年到0950年,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后,中央开始进入裁军议程,想把军队逐步减少到400万。

然而,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裁军工作不仅被迫停止,甚至在朝鲜战争发展到高风险的情况下,我军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

到1951年底,我军总人数一度达到627万。随后,1952、1953八月、1957 1十月,中央军委进行了三次大裁军,将全军人数大幅度减少到240万。

后来到了六七十年代,我军人数再次上升,一度达到665438+万。在1982的大裁军中,减少到400万左右(以上数据来自人民网)。

裁军“消肿”一直是小平同志的心愿。

从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间,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断推进这项伟大事业。

当时小平同志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最终得出了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国防力量的最终结论。

在一切如火如荼的时候,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必须尽快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这样中国才能摆脱贫困的标签。

毕竟先搞建设,再先发展经济,一切就好办了。

只要国民经济基础好,就可以加大对军队的投入。

原子弹氢弹可以大力发展,其他部队也可以大力更新装备。空军可以有更多的新型战机,海军可以有更强的战舰,陆军可以有更强大的火炮。到那个时候,谁还敢欺负中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努力支援国民经济发展。”

经过会议表决,中央委员会最终确定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人民军队的方针,从此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982年,中央军委下令裁减合并所有技术兵种,同时增加电子对抗力量,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适应新时期国防需要。

次年4月,中央军委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再次完善了我国武装力量体系。

在此期间,尽管解放军进行了多次缩编,但军事机构的膨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原来,每次精简重组,机关前脚被勒令精简,后脚又添新人员。

各部队攀比之风严重,人员增加甚至超过精简,导致内部权责更加不清,人员臃肿,效率降低。

1985年,解放军军费为人民币19100万元,为当时美军军费的2%,但解放军人数约为美军的两倍,与苏军大致相当。

当时中越边境战事不断,苏联对中国虎视眈眈。

因此,裁军654.38+0万的决定让一些陆军领导感到担忧,这将迅速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对此,小平同志笑着问了一个问题:“一个虚拟的胖子能打仗吗?”

此言一出,立即无人发言。

是啊!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军费和军队数量,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就是“虚胖”吗?

打越南军队这样的二流部队,解放军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再遇到更强的军队,恐怕马上就不好了。

因此,军队的当务之急是削减开支,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官兵的军政素质,改善武器装备。

在此之前,现在需要大幅度裁减军队数量。

此外,当时中国虽然有400万军队,但基层连队数量并不可观,臃肿繁琐的是各级机关。

各级机关副职太多。每个军区司令部的领导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还有很多所谓的高级干部在做着普通的工作,比如“营打字员”“团支书”。

当时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官兵比例是多少?

美国是1:5.2,苏联是1 4.65,联邦德国是1 10,法国是1 17,中国却高达1 2.45。这意味着,中国400万军队中,大约有1160000名干部。

这个数字真的很可怕。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中国的军事事业就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所以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肿”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各级机关。

所以,这种裁减军队人员的举措,看似是“精兵”,实则是“精官”。

很多人能理解这样的举动,但确实不能接受。

毕竟对于当时的解放军全体官兵来说,几乎每个人都即将面临一个去或留,或进或退的大抉择,进而影响到每一个军人家庭的利益。

有人形象地说,这是军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震撼,让军队“脱胎换骨”!

一夜之间,全军多达60万干部被列为“编外”,脱下军装走上其他岗位。

四分之一的陆军建制单位面临裁撤,其中很多都有几十年的光辉战史,立下了赫赫战功。

以铁道兵为例。它有着辉煌的历史。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回国后多次为国家铁路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许多同志对废除建立了许多功勋的铁道兵深感遗憾和不解。

1953年9月9日,中央决定将朝鲜6个铁路工程师级部队和国内铁道兵现有的4个师、1团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从此,“铁道兵”正式有了自己的正式序列,王镇将军担任铁道兵首任司令员。

王镇将军上任前,毛主席亲自接见了王镇将军,叮嘱他要把这支光荣的军队带在身边,并亲笔为《铁道兵报》题写了“铁道兵”三个大字。

如今连毛主席如此看重的铁道兵都要废除,自然让很多人不理解。

就连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将军也向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委婉的建议:铁道兵每个师都要分到各大军区,以防战争。

然而小平同志说:“铁道部是打仗时的铁道兵。”

1982年4月,中央下发通知,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同年65438+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发布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命令。

从此,铁道兵各部队结束了抗美援朝以来31年的军旅生涯。

从中央军委决定,到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发文件,再到方案形成,甚至到最后实施,用了两年多时间。* * *涉及近17万铁路官兵的切身事项。

其间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是不可想象的。

当时很多铁道兵拒绝接受领导,很多战士无法理解。他们责怪工作人员,到处给他们设置障碍。一度连工作都干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向领导汇报,这件事很快被小平同志知道了。

小平同志干脆给了句:“我转不过头来。”

这里的“领导”就是领导,意思是谁领导闹事,谁先被调走。

这样其他人就没了主心骨,看到中央的意见这么坚定,就会接受,服从。

这简单的七个字“我转不过头”,足以说明小平同志在裁军上的心是多么坚定。

是小平同志始终不渝的裁军态度,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才使全体人民能够同心同德,投身于这一历史性的百万裁军工程。

因此裁军工作面临困难,保证了各项军种的调整和裁撤能够继续推进,使次年1985被称为“裁军年”。

当然,更多的部队官兵,尽管有抵触情绪,仍然牢牢记住了一个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

面对福州军区的撤销,一些干部应战士的要求找到了军区司令员江拥辉。

干部们讲述了福州军区的光辉历史,军区曾有过哪些丰功伟绩,战士们对福州军区的眷恋有多深。最后,他们要求蒋司令向首长反映情况,不要撤销福州军区。

江拥辉在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干部的意见后,沉默了一会儿,才语重心长地说道:

听了江拥辉司令员的话,干部们意识到他们的心胸太狭窄了。

军队只能是人民和国家的军队。他们军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出自己的贡献——包括奉献青春,远离亲友,吃苦磨炼,甚至牺牲生命...

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士兵去其他岗位服役。他们有什么理由说“不”?

回到各自部队后,干部们把江司令员的话一字不漏地讲给官兵们听,然后对福州军区大家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大力肯定。

这些干部还告诉战士们,组织上肯定会慎重考虑,即使撤销福州军区,也会把他们安置到更合适的岗位上。

他们知道战士们对军区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国家和人民的军人,我相信,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大家都不会退缩。

后来福州军区确实在撤销,但由于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和广大干部的前期指导,官兵们在思想上已经接受了这件事,撤销福州军区并入南京军区的相关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战士们虽然舍不得离开军区,但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他们一个个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福州军区官兵到新的岗位后,始终牢记军区首长的指示,迅速融入新的集体,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为老军区增添了新的光彩。

济南军区有一个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当时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设立“中央军委警卫营”。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该团改为“八路军总部特勤团”。

因为朱德当时是八路军总司令,所以内部也叫“朱德警卫团”。

该团曾参加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与敌激战八昼夜。以160余人的伤亡为代价,歼敌1000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1941以来最成功的一次反扫荡模范战役”(数据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国》)

为此,毛主席还专门号召所有八路军部队向该团学习。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自成立以来,在吕梁跟随毛主席,后在战场跟随朱总司令。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著名战役,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凯歌。

现在,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团,也传出了即将面临合并组建的风声,团里的干部战士一时难以接受。

为了让大家回心转意,团领导特意请来了一位团的老政委,带领大家重新学习团的历史,重新走英雄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军人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他们突然意识到,那么多先辈为了祖国的独立和繁荣,流了多少血。现在他们需要服从大局,他们只想着过去的辉煌,这真的是错误的。

后来老政委和部队干部给仍然不能接受合并的战士们做了解答。

通过干部们的不懈努力,大家终于明白,珍惜荣誉没有错,没有人让他们忘记过去的荣誉。

但是,这份荣誉不应该成为阻力,而应该成为大家前进的动力。他们应该带着旧军队的荣誉继续勇敢前行。

在1985的裁军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最终,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各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百万裁军”取得圆满成功。

到1987正式完成时,三个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已经减少了近一半,而剩下的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等单位,最终将军事机关的人员编制减少到60%左右。

这次裁军不仅改变了过去机构臃肿的状况,而且调整到了现在的相对最优比例,提高了部队的效率。

在精简整编过程中,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队的要求,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根本方阵。

中央政府对三军总部、各大军区和各军兵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配备,为机关“消肿”、“输血”,使之更具活力。

调整后,三军总部领导机构数量减少了近24%。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也从64.9岁下降到56.7岁。

每个班子里,都有40岁、50岁、60岁左右的干部,基本形成了分层的年龄结构。

此外,各级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60%的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75%的干部经历过大专培训(数据来源于党史博览)。

原11大军区现已合并为七大军区。

其余各大军区与原来相比,战区更大,后勤保障更强,兵力更充足,战斗更深入,独立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在新的大军区,所有兵种的比例更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

特别是新时期特种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作战力量的大力加强,使陆军不仅具备了完成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而且成为打赢小规模战斗的中坚力量。

其余陆军部队全部改编为“合成集团军”,作战素质进一步加强。

与原陆军单一的对陆打击能力相比,集团军的火力、突击能力和机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更加适应现代战争的具体要求。

在这场“百万裁军”中,不可避免的是,许多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将失去组织架构,许多为祖国洒下血汗的军人将脱下军装,无数军人家庭将承受巨大压力。

有一个词叫“阵痛”来形容这个过程。但是,中国的军队要想前进,就必须承受这种阵痛。

对于那些在“阵痛”中遇到很多困难的群体和个人,国家和军队都尽了最大努力去帮助。

但时间紧迫,任务巨大,总会有一些地方顾不上。

而这些只能由这些群体和个人来承担。国家和军队都相信他们,相信军队培养出来的军人终将渡过难关,迎来更加光明的下一个春天。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离开部队的军人没有让祖国和人民失望。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迅速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他们凭借在部队锻造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等优秀品质,在社会这个新战场攻城掠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为发展中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裁减员额654.38+0万后,军队总名额为300万。”

“百万裁军”的决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我军发展到现在水平必须经历的脱胎换骨。

以小平同志为首的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能够在巨大压力下,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消肿补血”,是极其了不起的。

“百万裁军”的顺利实施,说明中国* * *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力不可动摇,给了我国人民更大的信心。

人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防事业会更加强大,我军的前景会更加美好,中国的明天会更加壮丽。

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一直热爱和平,始终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做贡献!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