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小说

我们非常熟悉《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如桃园三愿,三访草堂,草船借箭,独骑千里,空图。但是,三国演义不好读。

一方面,他是四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中唯一用文言文写成的,无形中提高了阅读门槛。其次,他有120多次,时间跨度90年。书中有名姓的人有上百个,情节涉及东汉皇室、蜀汉、曹魏、孙权、司马家族等。故事发展一个接一个的重叠,即使通读,也容易混淆。还有,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戏曲、评书或者游戏来了解三国的故事,所以更多的人只是熟悉事件,而不熟悉脉络,只熟悉著名景点,却并不深入了解三国的整体情况。但这部小说讲的不是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而是世界大事。

三国演义,120次。时间跨度90多年,近百个人物,如何快速把握三国的整体脉络和主题?记住,三个节点,四个阶段。再讲三国,就清楚了。

三个关键节点是诸葛亮出山,刘备死,诸葛亮死。这三个节点将整部小说分为四个阶段。通俗的概括就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

第一阶段曹操开始挂机,对应小说1,回到第35章。主要内容是曹操的崛起。曹操攻董卓,招张绣,灭吕布,打袁绍,几乎遍天下。后来徐天出手打猎,风头盖过了师傅汉献帝。刘皇叔见到他时,不得不自称为首相。后来曹操童年煮酒谈英雄,引起了刘备的警惕。他与曹操决裂,加入了阴谋集团。但还是被丞相曹打败,兄弟失散。关羽被迫向曹操投降,连妻子也被俘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骑千里。最终,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刘、赵云被迫逃往荆州,投靠刘表。

第二阶段,轮到刘备挂机。对应小说36回48。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刘曹之争,刘备开始反击。诸葛亮出山,是刘备炎傲的开始。刘皇叔改变了前一阶段的混乱局面,变得不可战胜。和孙权、周瑜一起,赤壁之战最精彩,打败了曹操,以荆州为根据地,占领了四川重镇益州,然后又在汉中打败了曹操。这就是著名的京剧《定军山》里说的,然后刘备和汉中称王,形成三足鼎立。这还不够。关羽没事就主动进攻曹操,曹操差点吓得迁都。

巅峰的时候,悄悄开始下滑。一是关羽失荆州,败麦城,被杀。然后曹操死了。曹丕称帝,汉朝灭亡。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大规模进攻荆州的孙权,但同时又要面对曹丕这个敌人。杀关羽的敌人虽然被杀了,但还是以一敌二失败了。半年后,刘备在白帝城病死,求援。

第三阶段是诸葛亮的开场。对应小说85到104。这个阶段的故事是诸葛亮的圣旨,帮助汉朝,进行北伐。诸葛亮七擒孟获,六离祁山。最著名的模型也是这个时候写的。诸葛亮虽然百战百胜,但遇到的却是司马懿这个难缠的对手,没能扭转蜀汉在历史上的失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些精彩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时候。诸葛亮虽然打得天花乱坠,但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病死五岳,贯穿全书的匡汉大业失败。

于是我来到了司马懿开篇的最后阶段,对应小说最后105到120章。这个时候曹操死了,刘备死了,诸葛亮死了,只剩下司马懿一个人。司马懿父子先后瓦解了蜀汉和曹魏政权,统一了三国。司马氏晋朝建立,小说结束。

《三国演义》的核心是曹操奸臣当道,刘备和诸葛亮决心反弱。通过诸葛亮出山、刘备之死、诸葛亮之死三个关键节点,把握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四个领军人物的开篇过程,以及三国宏大的故事体系,可以有条不紊地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