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本能,爱是克制
某明星因为对妻子语言暴力上热搜后,网友们在微博炸锅了:“她这么可爱,你怎么忍心。”身边有一位嫁入富豪圈的女性朋友深夜在姐妹群里突然发问:“天啊,老公出差了,我发现在微信聊天时竟然没有话题和他聊了。”夫妻关系大到原则问题小到细枝末节,都会牵起我们的敏感神经,我们喜欢从蛛丝马迹中追寻关系的走向,探寻婚姻长久的秘密,寻找决定婚姻生命力的基因。
《人类简史》中阐述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是因为人类采用一夫一妻核心家庭,这与我们的生物本能背道而驰。人类生而对自由的向往让我们对束缚在制度下的条条框框本能的逃离。在一夫一妻关系中,无论对对方还是孩子我们都有较强的控制欲,本能驱使我们试图去掌控这段关系的主动权,用不同的方式试探关系的忠诚,试探关系意味着试探人性,控制对方的过程也悄无声息变成了一场自我绑架。
女性倾向于用第六感来印证自己的猜测,不是因为第六感有多准确,而是人类的触觉神经过于敏感,第六感或许是我们命中率更高的一类知觉。当陷入某一类认知漩涡,我们会顺着脑洞的自动设置键去寻找论证的证据,“孕妇眼里都是孕妇”,当我们自己拥有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时,我们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这项特征。当我们在婚姻中怀疑对方时,我们的注意力会不自主的去搜集这方面信息,潜意识的量变堆积最终会酿成一些悲剧。这就是为什么夫妻争论“还没有中奖的五百万彩票怎么分配”会引发离婚,为什么昔日相爱的夫妻会用一些残忍的方式杀害对方。当我们的身体被疑虑和恐惧支配,我们会很容易掉进情绪漩涡无法自拔。
《幸福三重奏》里汪小菲说特别希望大S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看到在外面工作中更鲜活的她。女性在婚姻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维系婆媳和夫妻关系这样的难题也更多的落到了女性的肩上,满足孩子的时间,满足老公的时间,满足家庭的时间,却唯独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在关系中也更容易让“自我”这个身份丢失。酒醉之后都容易发出“老娘要活出自己”的怒吼,自己是战胜琐碎的英雄,酒醒之后家务孩子一样没落下,又回归生活的奴隶,在这样的无限循环中变成无法和自己相处的“怨妇”,而种种情绪堆积又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都是我们潜意识认同价值观念的映射,“控制”“怀疑”“失去自我”会把我们拖入身不由己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情绪从而影响和周遭世界的关系。婚姻本是一场反人性的交易,走入婚姻需要一些荷尔蒙的本能冲动,但维系婚姻却需要一些反荷尔蒙的克制。减少对人性的窥探,给彼此多一些空间;减少被情绪绑架的机会,给彼此多一些时间;少一些怀疑多一些真诚,少一些理所应当多一些彼此***担,比起需要不断更新的“新鲜感”,“空间感”或许才是一段关系维系的内核。只要还有“爱”意和“爱”力,是一段彼此愿意延续的婚姻,那这段“反人性”的婚姻还是值得我们付出一些“反本能”的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