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主要区别

1.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发展规律和不同社会制度地区之间文学发展的不同规律有什么关系?从宏观上看,虽然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发展有所不同,但确实存在一些同性的规律。比如文明史之初就出现了神话和史诗,然后有了诗歌的繁荣期,然后有了戏剧的繁荣期,小说的形式出现的比较晚...当时人们的口语最初是用在文学作品中。后来,总的来说,有一段时期的“文言文”倾向于脱离当代口语和书面语,但到了现代,又都纷纷回归“白话”...在“比较文学”研究者的笔下,不是已经爬出了很多内容和形式“巧合”的例子吗?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是有一些客观规律的,古今都有。所以,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最好的文学,是可以也应该交流和借鉴的。作为全人类总文化积累的一部分,它们具有同等的价值。

然而,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文学的发展有着明显而强烈的差异。即使社会制度基本相同,但由于经济发展、作家构成不同、读者受教育程度不同、印刷出版能力和水平不同等因素的存在,各自的文学发展也会受到各自独特规律的影响。坦率地说,由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文学发展必须在“四个坚持”的前提下进行,中国目前的作家和读者构成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教育和社会生活结构等因素都使中国文学在近代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

我总的感觉是,你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世界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却没有从相对微观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制约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

比如,虽然这一两年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非常可喜的变化,就是农民普遍富裕起来了,但是农村读者的文化水平和哲学习惯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还很难说。所以中国的作家在为他们写作品的时候,可以借鉴高行健小册子里分析的现代小说技巧,但毕竟不能都归入“现代主义”的范畴。不仅农村是这样,一般的城市居民,很多厂矿和解放军部队的工人,各种服务行业的服务员、战士也是这样。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和作为审美主体的哲学兴趣与习惯,恐怕很难消化“现代派”的文学作品。

热烈欢迎中国的“现代派”文学作品,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倾倒,或为他们争辩,为他们赞美,甚至对他们不满,有更高的志向。总的来说,城市里文化素养较高的人还是少数,尤其是中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当然,和你一样,我也认同有些作家——包括我们,包括我——有时会为他们创作,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中,他们的贡献会比普通人更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真的需要“现代主义”!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上面说的工农兵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了,欣赏兴趣也变了,其中一部分(注:不是全部!也有可能加入欣赏“现代派”文学的读者行列,从而推动“现代派”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不被称为“现代派”但又与时俱进的作家,一定还是拥有最多读者的。这些读者在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后,并不倾向于欣赏“现代派”作品,而很可能更倾向于对传统文学形式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二、文艺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不同门类的形式美的特殊规律有什么关系?你在给李拓的信中,似乎过多地从文艺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出发,强调形式本身的独立性到了一种近乎绝对的程度。是的,在某些文艺门类中,尤其是在建筑艺术、工艺设计(比如汽车外观设计)等领域,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它的形式和它的内容有多大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通过形式本身反映出来的哲学倾向、政治倾向和伦理倾向...是曲折的,曲折的和微妙的,如果不是几乎不存在。在大多数工艺美术设计中,某些题材的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园林艺术,甚至一些绝对的音乐,形式美往往(当然不是全部)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然而,当涉及到文学,尤其是小说时,似乎很难将内容和形式如此清晰地分开。显然,诉诸读者第二信号系统的小说,在体现形式美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这种规律的特殊性必须仔细研究。

我以为高行健在他的小册子里比较关注这个规律。他很少像你这样肯定西方现代派的作品,因为他欣赏其形式的奇异和陌生,所以他会情不自禁地过分肯定其内容。他似乎竭力把形式美拆解成各种技术元素加以考察,让人觉得他汲取了斯大林研究语言学的灵感。语言本身不是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只有当使用语言的主体(人)将词语和表达方式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时,才能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阶级情感或道德观念。所以,任何阶层的人都有必要把语言掌握好,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也无妨。现代小说技巧(不是整个形式本身)也应该算是无阶级的。因此,对于一个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政治信仰、任何审美趣味的作家来说,多学习一些现代技巧,这样他就可以从容地在最丰富的武器库中选择最新的优秀武器,来丰富和发展他征服读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