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

话题锡林墙

从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我认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在庐山。

给…作注解

西林:庐山和西林寺。

原因:因为。

此山:指庐山。

水平观:从正面看,从山的前后看,山在你的面前,所以是水平的。庐山一般是南北走向,横向看,是从东向西看。

不一样:不一样。

题目:写作;题字。

邓:爬。

漂浮:漂浮。

侧面:从侧面看歪斜。

知识:看清楚。

脸:指庐山的风景。

[编辑本段]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峦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群峰耸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庐山呈现出各种面貌。人们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是因为身在庐山。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编辑本段]简要分析

苏轼被贬黄州至汝州任团练副使时,途经九江,游庐山。壮丽的景观引发了旺盛宏伟的想法,于是我写了几首关于庐山的诗。题目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它描述了庐山的多种多样的特征,并指出观察应该是客观和全面的,如果是主观和片面的,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侧看山为峰,远近不同”,其实写的是你游山的所见所闻。庐山是一座丘陵沟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山。游客位于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风景。这两句话概括并生动地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

最后两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现场讲道理,谈游山的心得。为什么鉴定不出庐山真面目?因为我在庐山的中部,视野被庐山的群峰所限制,只看到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谷,是片面的,必然是片面的。这是你在游山的时候看到的,观察世间事物也往往如此。这两首诗内涵丰富,启示我们懂得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由于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片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须超越狭隘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但诗人并不抽象地讨论,而是通过紧紧扣住山游来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他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学,所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歌颂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齐名。但两首诗的意境却大相径庭:李白通过描写一个香炉峰瀑布的景色,衬托出庐山的雄伟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川的热爱;而苏轼没有描写具体的景物,而是概括了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从中暴露出一种人生哲理,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理解。这首绝句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它丰富的意义和趣味。面对雄伟的庐山,诗人大叹道:从正面看,庐山是一座横山;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让我们从不同的距离和高度来看。眼前的庐山是各种不同的形象。为什么不能准确完整地把握庐山真面目?正因为人在这山中,眼界有限。

“我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是不是诗人只说他在看山,只指庐山上的一座山?所有的山和山都下山了,哪一个在山角和山坡上没有差别?宇宙中的事物不一样,所以观测结果也不一样!对于任何事物,如果隐藏在它的圈子里,就会看不到大局,看不到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是一句格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首诗别出心裁,朴实无华,充满智慧。看完之后,我们好像变聪明了。

这是一首有图有景的山水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在庐山风景的描写中蕴含着哲理。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游览庐山十余天,被其壮美秀丽的景色所吸引。所以他写了十多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之一。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贯山水,山色葱郁,一望无际;边上峰峦起伏,奇峰迭起,升腾入云。从远处和近处的不同方向看庐山,看到的山景和气势都不一样。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深思:之所以从不同的方向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换句话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阴影,才能全面掌握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话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成为广为传诵的格言警句。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自古就有“匡庐天下第一”的美誉。这里不仅有丘陵和山脉,还有90多座山峰,而且常年多雾多雨。她千变万化、瑰丽迷人的山景,一直为历代文人骚客所讴歌。唐代诗人钱起写道:

风雨近在咫尺,无法攀登。

只是云里,还有六朝的和尚。

庐山的风雨云使诗人感到惊讶和惊骇。庐山如此神秘,似乎在于云雾的作用。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其独特的情怀翻出了一个新的意境,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元丰七年(1084)四月,与友人游庐山赛林寺时所作。其实十几天前,他刚进庐山时,就写了一首五言诗:“青山无素,不相亲。如果你想知道庐山,他是一个老朋友。”他幽默地说,第一次看到庐山,仿佛遇到了一个骄傲的陌生人。如果你想和他混熟,你以后就得经常来来去去。于是他“走了十多天的山南北”,终于写出了这篇歌唱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有意通过迷蒙的纱,直接体悟庐山的本体。你看,他从横向看,得到的印象是满山遍野;从侧面看,是一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看,近距离看,还是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看到的景象都是完全不同的。然而,苏轼和其他诗人一样,并没有止步于惊叹和迷茫,而是想得更远:毕竟人们看到的是当地的风景,而不是庐山的真面目。究其原因,是游客看不到庐山之外的全貌,盲目地错过了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它的真实形象。

结尾两句话妙不可言,整个意境展露无遗,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历、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只是游遍山河才有这种理性认识?简而言之,我们在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走进死胡同而陷入困境吗?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不也是有时候会纠结于一些琐事吗?一般来说,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往往不局限于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他们无法把握诗人唱出庐山奇景的客观观点,也是苏轼以一个哲学家的眼光从中领悟真理。因为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谷峰这种荒诞的形象之外,还有一种深刻的哲理启迪着人们的心灵。所以这首小诗特别含蓄深刻,让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的含义非常深刻,但使用的语言却极其简单。简单明了是苏轼的语言特色之一。苏轼写诗没有雕琢的习惯。诗人追求的是用简单流畅的语言表达一种清新前所未有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时闪烁着哲学的光芒。从这首诗来看,语言表达简洁,但内涵丰富。换句话说,诗歌语言本身就是形象与逻辑的高度统一。在四首诗中,诗人大致描述了庐山的意象特征,同时准确地指出了看山无关紧要的原因。明亮的感性和清晰的理性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于是诗歌的意象升华为理性领域的典型,这也是人们千百次把后两句话当作哲学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代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抒情为特征的话,那么到了宋代,尤其是苏轼,出现了以说理为特征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继唐诗之后开创的一种新的诗风。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在法度上创造新意,在豪放之外留下妙想”。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事有理,味淡。题西林壁就是这么一首好诗。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 ~ 1101),本名子瞻,是东坡居士。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擅长画竹、奇石,画论、书法理论也有突出见解。他是北宋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如黄庭坚之名;他的诗瑰丽豪放,一改婉约的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 *是一位豪放的诗人。苏轼(1037 ~ 1101),字子瞻,字何中,梅州梅山人,谥号,其父苏洵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狂放派的代表。何、其父苏洵(1009 ~ 1066)、其弟苏辙(1039 ~ 112)三人都以文学闻名于世,并称“三苏”。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的统称。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政治上属于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