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是什么?
乡土小说的定义最早出现在鲁迅的《中国新文学系列两部小说序》中。鲁迅认为“凡是在北京用笔写思想的人,不管他自称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往往都是乡土文学”,并说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回忆故乡的,所以乡愁也就隐现了。乡土小说是以回忆重组的方式描写家乡乡村(包括乡镇)生活的一类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他们当时的文学背景是由于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读者欣赏小说心理的进步,要求在艺术上有所突破..
65438年至0923年,周作人陆续发表《地方与文学》、《旧梦》等文章,倡导乡土艺术,周作人也成为乡土小说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文坛上出现了一股乡土小说创作的热潮:比如王鲁彦的《葡萄柚》;彭的《鸡蛋》,台静农的《大地之子》等。鲁迅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祝福》也可以归为乡土小说。当我们谈到乡土小说时,往往很少提到鲁迅。事实上,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的集大成者。
乡土小说是文学生活观念的延伸,也受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发。他们回忆和表达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揭露传统的农村陋习,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在创作倾向上,注重社会性和现实多元性,注重社会理性思考,不成熟、幼稚、片面地把文学理解为社会启蒙的工具,注重文学的宣传效果。
有三个主要原因:
(1)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读者心理的进步,希望看到更广阔的、非概念化的现实社会生活。
(2)五四退潮后,作家和读者面对现实的强烈压抑,带来了强烈的乡愁。
(3)周作人等理论家的主张。
这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所谓“第一个十年”中的乡土小说的一个考察。
第二个十年,乡土小说的提法已经基本消失。楼上几位朋友都提到,沈从文等人算是“北京作家”,但他们的笔墨主要集中在农村。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小说《边城》为代表,极其优美,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先生自己的审美理想。从他对湘西和城市书写的得失中,也可以看出沈从文想用湘西的美来衬托城市的恶。
京派不如海派繁华。被称为“最后一个北京作家”的汪曾祺先生去世后,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笔墨来书写农村了。
一部分是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有兴趣的话,还是可以找一些其他的文学史。
有些纯属个人观点,请见谅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