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外表与内在的融合,狄更斯如何以貌取人?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讲述了富人的弃婴奥利弗在孤儿院挣扎了九年,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里当学徒的故事。面对不堪忍受的饥饿、贫穷和屈辱,奥利弗逃到伦敦,被骗后差点成为扒手。他曾经被富有的绅士布朗·罗收留,但不幸又被带回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以生命为代价,帮助奥利弗揭开了他生活的秘密,最终让他与亲人团聚。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杰出代表,狄更斯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不同阶段人物的着装,体现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狄更斯通过刻画不同人物的服装特征来批判现实,讽刺当时社会的丑恶,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残酷。

同一人物前后服装变化,揭露人性,批判现实。

作为孤儿院的院长,邦布尔先生出现在小说的开头,穿着白色背心,戴着皮质三角帽,拄着精致的拐杖。

这种张扬的穿着体现了邦布尔威严的个性,他的自尊和高贵的态度也让他本能地厌恶穷人,尤其是面对当时衣衫褴褛、身材瘦弱的奥利弗时。

可惜事与愿违。最后,班布尔先生不再是一名官员。当他生活落魄的时候,他依然穿着深色丝袜和紧身短裤,但紧身裤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条了。

他的外套还是宽边的,但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威严的三角帽也换成了中庸的圆顶帽。班布尔先生的惊人威望,此时已难寻。

狄更斯通过描写邦布尔生活落魄前后的衣着变化,反映了他性格的变化。最初的服装描述显示了他傲慢的个性和对穷人的蔑视。但是在他失去了体面的工作和别人的奉承之后,他不得不面对穷困潦倒的生活。他的性格不再威严傲慢,正在向他曾经鄙视的穷人靠拢。

狄更斯通过同一人物前后的衣着对比,影射了这类人在生活中的丑恶态度,即有钱就爱拍马屁,对穷人不好;在我落魄的时候,我尽力维护着自己岌岌可危的自尊,但我还是厌恶贫穷。它揭露了中产阶级绅士剥削和仇视穷人的现实,体现了人性的丑恶。

不同人物的着装特点引出矛盾,讽刺现实。

一是奥利弗在棺材店当学徒时,引起了他以前的徒弟诺丁的不满和嫉妒,诺丁侮辱了奥利弗的母亲,两人大吵了一架。最终,奥利弗遭到了陷害和殴打。在这里,狄更斯通过描述奥利弗和诺亚的服装引出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奥利弗戴着长帽带,拄着黑色拐杖,而诺亚穿着皮短裤,戴着一顶朴素的松饼帽。两人的不同是这场争斗的导火索,也表现出了诺亚爱说谎、心胸狭窄的性格特征。文章里写的?诺亚背心上的第一个扣子一定和奥利弗的帽顶差不多高,对吧?,反映了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前来劝架的索尔伯里夫人面对瘦弱挨打的奥利弗,依然选择同情身体更强壮的诺亚,只因为诺亚是一所慈善学校的学生。狄更斯通过对一个小纽扣的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阶级问题,也讽刺了穷人从卑微的出身就注定要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其次,南希得知孟克思的阴谋后,赶紧戴上软帽,系上披肩,赶去告诉露丝小姐。女仆总是对南希小姐持怀疑和轻蔑的态度,她很瘦,一脸沧桑。

但是当露丝小姐面对南希时,她并没有因为她的穿着而鄙视她。和她说话的时候,她依旧声音柔和,语气体贴,没有丝毫的傲慢和厌恶。通过女仆和露丝小姐对南希态度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人们习惯以貌取人,不再愿意相信穷人也有善良真诚的品质。

出身和阶级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好坏,无论是衣着普通、相貌平平的南希姑娘;或者露丝小姐穿着整洁、优雅、高贵。只有这样,真正善良的人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才会善良。

再次,对同一阶层的人不同服饰的描写很多,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对比,形成矛盾。除了南希小姐是灰色人物,《雾都孤儿》中的其他人物都是黑白的。这篇课文是关于什么的?绅士?人物塑造分为善恶两面,对应的服装描写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比如,邦布尔先生的衣服多是白色背心,三角帽,黑色拐杖;这位邪恶的赛克斯绅士穿着肮脏的淡褐色马裤、浅灰色丝袜、灰色帽子和一条肮脏的蓝白相间的围巾;善良的老绅士布朗洛的衣着描述是一件整洁的深绿色外套,黑色天鹅绒领子,一根精致的竹竿。

在狄更斯笔下,也叫?绅士?人,服装上的差距很明显。通过这种服装描写,也刻画了这三类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使人物的善恶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章的讽刺性。

好君子衣着整洁,一丝不苟,恶君子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更显得油腻肮脏。这种反差讽刺有些人有?绅士?称号,但他的所作所为却配不上这样的称号,甚至比那些生活贫困但衣着整洁的善良穷人还不如。

描写其他人物的服饰,批判黑暗的社会环境。

第一,奥利弗在棺材铺当学徒的时候,作者狄更斯通过奥利弗的所见所闻,描述了葬礼上富人和穷人的一种不同姿态。为一位富有的老先生或老太太举行葬礼时,亲戚们看起来充满悲伤,但暗地里却在为一大笔遗产而笑,每个人都很高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样悲伤的场合,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穿着尽量得体,同时增加个人魅力。狄更斯通过描写富人在葬礼上的服饰,讽刺了忽视亲情、追求利益的社会现象。

在穷人的葬礼上,年迈的祖母并没有为死去的孙女悲伤,而是为棺材店老板收回黑斗篷为己用而深感遗憾。

穷人对一件衣服的依恋远远大于对死去亲人的依恋。狄更斯通过对一件黑色斗篷的详细描写,揭露了底层人民黑暗的生活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给人性带来的扭曲和伤害。

作者狄更斯不忍心剥夺读者所有的希望。下文描述的凯尔斯绅士总是穿着全套黑色礼服,一丝不苟的形象说明他非常重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地位。当他得知美丽善良的露丝小姐生病了,他对这个没有亲人也没有理由的女孩产生了真正的悲伤情绪。

他难过得连仪态都不顾了,只是戴着白色的睡帽,用蓝底白花的布手帕擦眼泪。通过对凯尔斯绅士装扮的详细描述,说明绅士的悲伤是如此真实,与上面葬礼上假装悲伤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狄更斯希望通过这样善良的人物来唤醒人们的良知,试图告诉人们,无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复杂,多么黑暗,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充满善意的心。

其次,小奥利弗在贼窝再次被捕后,他的人生仿佛从天堂坠入了地狱。狄更斯为了表现事件的荒谬性,对比了以在剧院演出为生的演员。面对从节日服装到丧服的不断轮换,演员早已对感情和感知的戏剧性转换和突然刺激麻木不仁。

此时,小奥利弗的生活就像一场戏剧,令人尴尬。通过这种类比,写出了黑暗社会中少年儿童的毁灭,讽刺了扭曲的社会现状。

第三,在受伤的小奥利弗被残忍地抛弃在沟里的那个晚上,狄更斯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家境小康、衣暖饭饱的有钱人围坐在熊熊的炉火旁,感谢上帝给了他们家;无家可归、赤身裸体的穷人注定要死在路边。

环境、衣着、命运的反差烘托了奥利弗悲惨的命运,揭露了可怜的人们突然死在路边的悲惨现实,极大地讽刺了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人们早已消耗了每个漫漫长夜里所剩无几的善良。

摘要

综上所述,狄更斯对人物服饰的不同描写,体现了人物前后的变化以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使得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而且通过不同服饰特征的对比,也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揭露了一些人扭曲的内心和丑恶的嘴脸,呼吁人们时刻保持善良的心灵。

参考资料:

雾都孤儿

狄更斯的评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