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2009.08.10

悦己者容

七部之终,明系完结。

《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部,读完了。在最后一本书的最后一页,写上时间,留下心情,掩卷而泣。

或许是太喜欢这套《明朝那些事儿》,入“书”颇深的我,竟然如此动容。没有读完后的喜悦和塌实,有的是沉痛、感动、哽咽、不舍。为历史本身,为一套好书。正如书的封套:“千万明矾***迎完结篇,三年来最难舍的告别”。我相信喜欢读历史的人都会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而读过《明朝》的人大多都会成为明矾,成为作者当年明月的忠实粉丝。

收起感叹,既然是第七部的读书心得,那还是来说说这一部书吧。

我个人感觉作者在这部书的状态,比写第六部时好得多,他把历史描绘得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把很多的意义和个人观点诠释得很深刻,更把自己的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

整个第七部,明朝最后的历史,尽管很沉痛,但却真的很精彩。或许正因为发生太多,历史才会沉痛、从而方能精彩。

在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天下,打倒了东林党,当时极为强大的阉党基本到达了只手遮天,没有任何人能够扳倒这股势力。崇祯即位了,低调又聪明的他靠自己的智慧,除掉阉党,终结了这一切;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后金势力强大,不断骚扰着大明边境,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此刻的朝廷内依然斗争不断,陕西等地爆发各路义军……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在这样一段历史中,又有很多历史的重要人物踏上舞台:崇祯、皇太极、孙承宗、李自成、祖大寿、吴三桂……

大明终究亡了,或许正如作者总结的一样——气数已尽。单一个请军,终结不了大明,或单一个李自成,改变不了历史。但是,在历经嘉靖、万历、天启几位皇帝的折腾后,努力的崇祯已经无力回天,加上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一个伟大的朝代,就此灭亡了。

这样一段历史中,依然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依然有很多值得记住的人。但我印象中最深刻、最惋惜、最感动、最为其不值的人,是那个最有争议的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一代王朝终结在他手里,亡国之君、历史的罪人,这些评价崇祯是没法逃掉。再有委屈,他也是这个帝国最高的领导,责任,是不能推卸的。然而,崇祯真的很委屈。因为,他并不昏庸,没有荒朝也并不笨。相反,他很聪明、很努力、很用心,很有政治头脑、每天要花十五个小时来处理政务,并且作为皇帝相当节俭,穿的衣服都打着补丁……然而这一切,却真真切切的发身在他手上。为什么?或许真的是气数吧:崇祯时代,大多大臣真正能够为他分担的很少,多忙着搞自己的斗争去了,所以崇祯说过“诸臣误我”;他的哥哥、爷爷、爷爷的爷爷几番折腾留下的祸患;天灾人祸带来的造反;后金的突起……问题都一起出现,倒霉的崇祯,应接不暇。

这是一份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工作;这是一个没享受太多权利,却承担太多责任的皇帝。而最不幸的是,崇祯所有的不幸,都换不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知道是悲剧,也无法改变,依然要继续。面对这一切,崇祯依然选择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时刻,崇祯检讨自责、处理了后妃、砍掉了女儿长平公主的手臂只为不让她受到更大的侮辱、他最后的一件事——自尽,为了责任、为了尊严,绝不妥协、绝不当俘虏!

责任、坚持、全力以赴,我觉得崇祯,很了不起!

最后一部,更多的感慨来自历史本身。还有的,是写书的人。

第七部的第二十章,讲完了崇祯自尽。还有最后的二十一章,却讲了徐霞客的一生。看似毫无关联,我却能体谅作者的用心,以及感受他的不舍。他用徐霞客的一生告诉我们: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在最后一章,我看到了,是他对徐霞客的景仰、对崇祯的肯定,还有的,是他对自己的坚定!

对于作者当年明月,我个人相当崇敬。透过他的文字,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他,我也总结了很多。这里不多说,希望能够在以后详细说到。

他在文章最后的后记,我读了五遍。很多语言,在这里,我觉得值得一记:

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的时候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明朝那些事儿》终究全部告一段落。

回忆、搜寻、思索、总结、感叹……

除了历史,我还看到了什么?我记住了什么.?我感动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

合上了书本,留下了思量;

终结的是历史,继续的是人生。

谢谢《明朝那些事儿》!

(后记加预告:或许因为对于本书太过喜欢,又或许自己太过意尤未尽,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总结与书评还不想结束。计划最后再写一篇——总评《明朝那些事儿》,希望我能抽出时间做到,也希望大家不会觉得没完没了。谢谢支持,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