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文艺出版社社会期刊

百花文艺出版社社会办期刊实施品牌战略30年,取得了1、980、1的快速发展。百花文艺出版社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编辑出版了《小说月报》,这是中国期刊史上第一份文学杂志。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份散文月刊创刊。1983、199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先后创办了《小说家》(后改为《小说月报》(原版))和《散文海外版》。四刊始终坚持高品位、高格调的方针,从稿件内容、版面设计到栏目设计都有独特的思想和追求。它们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已成为中国文学的著名期刊。1997和1999《小说月刊》《散文月刊》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一百种重点社科期刊。1999《小说月报》和《散文月报》均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小说月报创刊于1980。是中国出版最早、发行量最大的刊物(最高月发行量已达654.38+0.8万册,至今仍居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是最受国内外读者欢迎的文学选集。新时期涌现出的中青年作家的著名作品,几乎都是通过《小说月报》的及时评选和推荐走向全国,引起一个又一个文学轰动。

《小说月报》作为一部选集,一直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即选得快、选得准、选得精、选得多样化。特别是注重选择和发行贴近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格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强的作品,使刊物既厚重、扎实,又丰富多彩,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鉴赏需求,又照顾了专家学者的研究鉴赏需求。《小说月报》获得第一、二、三届全国期刊奖和全国期刊提名奖。天津市模范集体(2002年)。北方八省市十大期刊。马金海主编荣获第五届全国百强出版社。

《小说月报》(原版)自2003年创刊以来,以其内容新、容量大、高雅通俗化的特点和贴近现实、关注生活的文学品格赢得了读者的认可。继《小说月报》(精选版)之后,成为文化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2,日志改为月刊。为了答谢读者的厚爱,《小说月报》(原版)将继续坚持以读者需求为第一要素的原则,在保持大气、沉稳、厚重风格的同时,留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轻声音,在最短的时间内刊登作家最新、最精彩的长、中、短篇小说。

《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版)》多年来出版了大量优秀小说,其中大部分被影视公司改编成影视剧,如《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等,为促进文学与影视的互动,推动影视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篇副刊和中篇副刊也以厚重大气的风格和可读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散文》创刊于1980和1,是国内第一家致力于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它在出版之初就确立了在思想上追求高格调,在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宗旨。经过二十年的坚持,《散文》成为一种高雅、纯粹、独特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詹克明、等一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和作品,得到了读者和社会的认可。

多年来,散文的发行量一直是中国同类中最高的,影响着海内外的华人世界。历年获省市优秀期刊奖,第一、三届“中国期刊奖”。散文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十六个字。一切照亮黑暗,启迪心灵的思想,都值得我们收藏;所有丰富汉语写作形式可能性的努力都值得我们珍惜。我们从不以八卦、轶事、低级趣味吸引读者;以平常心办一本普通人的杂志,关爱生命,贴近灵魂,是我们接近读者的方式,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牺牲文学性和原创性的情况下实现的。我们认为,中国需要散文,就像生活需要艺术因素一样。我们认为,一份好的出版物当然应该尊重人们的日常欲望,但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向破坏爱、善与和谐的势力表明自己的不妥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沉思和同情的品质。散文是中国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学期刊。

负责期刊的编辑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散文的个性气质有其一致性。谁主持“散文”,谁就背负着文化包袱,谁就只能投身其中。

散文海外版(1993 1)10月首发,是继《小说月报》之后,百花文艺出版社创办的又一部中国文学精选刊物。自创办以来,从国内外报刊中精选了大量优秀散文作品,求新求深,在阅读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巴金、冰心、萧乾、、季羡林、刘、、、司马弓等。欣然担任我们的顾问。

浓缩文人思想精华,展现现代生活画卷,抒发亲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给人以思考、激情、宁静和艺术享受。散文海外版为搭建作者与读者、大陆与海外、文学与文化的桥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