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1566小说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
小说的表达极其随意,这取决于作者的讲故事风格。看小说的人不容易产生具体的画面感,而是强烈的记忆感。比如小说中,一个游侠流浪到一个壮美却令人不安的地方,期间大量的现实描写可能会穿插非常细腻的心理和情感描写,有些地方可能会被主角独特的动作和语言所替代,甚至还会加入一些评论。他让读者在阅读中有自己的联想,你脑子里的东西可能和作者的具体描述相差甚远,这就是作者的目的。当你迷茫的时候,那可能才是真正让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作者只是想告诉你,这个地方极其陌生,令人兴奋,同时又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主角和读者一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抵抗那种焦虑。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以有一种非常抽象的记忆感。你无法知道故事的具体环境,人物的具体长相,但你感觉自己仿佛在梦里和主角一起经历了那些故事。这就是记忆感。
这部小说要拍成电影的话,演员是不能靠原著小说来演的。就像上面说的剧情,一大堆论证都演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编剧想办法用电影、旁白或者用一些对话的表达来代替这种讨论的内涵。也无法进行大量的心理描写,需要简化成简单的表演动作。演技高超的演员可以通过几个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复杂的心理状况。所以,简单来说,剧本就是指导舞台剧或电影表演的特殊小说。
因为剧本的针对性很强,所以它的表达风格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随意。为了把一个故事一个一个的讲出来,不应该有大量的第三人称讨论,所有的艺术指标都要尽可能的集中在人物的刻画上,而这种效果取决于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那些表达不是没用的。运用得当有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还是体现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上。你要始终认为这个剧本是指导演员表演的,你要创造出具体的画面感。这是和小说最大的不同。
剧本没有太多的对话。优秀的剧本,对话过程非常简洁,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人物在整个剧本中的性格或命运。简单的对话对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对话太复杂,会有小说的嫌疑。
小说中作者可以时不时跳出来按照自己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作者自己的影子在字里行间徘徊。剧本里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编剧是幕后操作者。他导演具体场景和人物的表演,但上台前不说话,不表演。
在某些方面,编剧和小说家不是同行。小说家需要高度的文本敏感性和想象力;剧作家不一定需要高超的想象力,但他需要捕捉特定场景的特定内涵的能力。剧作家转行做导演有绝对优势。在电影史上,很多有才华的导演本身就是编剧,反之亦然。
现在有些剧本和小说已经没有明显区别了。这是国内文艺水平低下的表现,编剧需要高度的画面敏感度和精准的叙事能力,而把剧本写成小说的人,都是缺乏这些能力的人。这给国内电影艺术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所以我不能推荐剧本。想看剧本就去书店买。有很多外国剧作家。不过我看过《欢乐时光》这个剧本,不管张艺谋的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总之剧本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你也可以看《雷雨》,剧本很严谨,但是我怕你看不下去。年轻人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如果你看了《雷雨》,发现你讨厌那个故事或者风格,估计你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剧本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