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丹术是如何盛行?又是如何衰败的?

早在公元前4~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盛行神仙之说。一些方士渴望得到仙人指点,寻找和服食不死之药而成为神仙。秦始皇,汉武帝进一步以实际行动支持这—活动,他们招养数以百计的方士,提供大量的财物,让他们为他炼制神丹仙药,讲求长生不老之术。

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扶植下,金丹的风气盛行起来,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方上演变为道士,他们把先秦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作始祖,创立了道教。道土把金丹的配药作为他们符水治病的活动内容之一,同时把有关金丹的著作都收集入道家的经典,从而使金丹与道教联系起来。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妄图“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他们纷纷崇信道教,求取丹药,妄想通过金丹服食,得道成仙或借助于丹药寻求刺激。这就使金丹活动在隋唐时期更为风行。

金丹的初始阶段,方士们一度主张食金饮玉以及服饵水银、丹砂、雄黄之类天然药物来延年益寿,效果不佳。后来他们改用上述物质合炼“金液”、“还丹”,结果仍然是:不老不死者从无所见,中毒致死者屡见不鲜。到了宋代之后,金丹术逐渐声名狼藉,逐步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