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位作家被认为是新感觉派?
都市风景可以将原本植根于西方都市文化的现代主义文学,从精神和形式上移入东方大都市,进而审美地发现上海的“现代性”。作者把叙述者的“感觉”提升到最有意义的高度,使人展开一种具有跳跃和流动意识的小说文体。刘呐鸥小说的意义在于说明现代都市要用现代的情感去感受,都市男女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猎奇一点病态的心理夸张,而是对都市人生存环境的细致体验。比如他的代表作《风景》,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都市女性去和丈夫团聚,却在高铁列车的旅途中与一个陌生男子完成了疯狂的性交。书写现代机械的直线和角度的压力迫使人们逃离城市,企图寻找赤裸裸的人性真相。
刘呐鸥的小说在描写城市生活方面有了一个开端,但他并没有走得很好,他的作品仍然存在着“非中国化”或“现实化”的缺点。能避开这个缺点,继续努力的是穆时英。
穆时英(1912-1940),浙江慈溪人,1929年起笔名杨法。他的第一部小说没有新感觉派的味道。大概1932之后。他的作品突然转向新感觉派。他先后发表了《墓地》(1933)、《白金中的女性身体雕塑》(1934)等小说,用感觉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主义手法表现大都市的光怪陆离生活,不仅开了“外国文学”的先河,还被称为“新感觉派大师”。作为一个受欢迎的上海作家。代表作《失去财富的黄金之王胡俊义》《失去青春的交际花黄》《失去工作的市政府秘书苗宗丹》《失去爱情的女大学生郑萍》《怀疑论者》等。他们在一个周末来到一家夜店,疯狂地跳着舞来发泄心中的烦恼,填补精神上的空白。第二天黎明,胡俊义开枪自杀,彻底摆脱了苦恼和抑郁。作者塑造的五个人物都是“从生活中跌落”或“被生活碾压”的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悲痛、仇恨和孤独,但他们“在悲伤的脸上戴上了快乐的面具”,努力微笑。其实他们的悲愤、仇恨、孤独早已“深入骨髓”,在疯狂中寻求刺激不过是饮鸩止渴。
& lt《白金女图》本文描述了性病理的两种表现:一是谢医生的独身主义,二是女性患者的过度性欲。这两种性变态,说明高度集权、极端化的城市文明,不仅预言了人们的外在生活,也渗透到了人们的内心。谢医生忙碌、拥挤、枯燥、刻板、快节奏的生活使其心理失衡,逐渐对人的本能欲望漠不关心,成为一个独身禁欲者(其实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女患者无法摆脱社会的邪恶阴影和资本主义城市文明腐朽的环境。畸形的城市生活让她难过、压抑、空虚,她不得不把自己的抑郁倾诉在床垫里,以减轻思想的沉重负担,于是她原本健康的身体变成了“不生病”的病体,几乎成了“白金女体雕像”。作者通过描写这两种性变态在都市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密切而微妙的关系,反映了都市中变态的生活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和肉体摧残。
相比之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高于刘呐鸥和穆时英。施蛰存的病态小说题材更广,内容更丰富。他不仅以上海为主要场景来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还对上海郊区小城镇的生活进行了影像扫描。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如舞女、小商人、店员等。作者对他们深表同情,用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了他们被生活挤压的悲惨境遇。如男主角苏文,对整天和男人一起做舞女十分厌倦,把脱离苦海的希望寄托在情人身上,于是中止了和舞厅老板的合同,拒绝和客人跳舞。就在这时,她的爱人破产了。她的希望破灭了,她只好低声呼唤舞者,微笑着说不再拒绝对方的邀请。苏文前后的变化绝不是她个人的不当行为,而是因为生活的折磨,她不得不自食其酿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