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是民族民主革命家于霞。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但他的形象还是很鲜明的。于霞是一位年轻的革命家。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奋斗意志。他热爱真理,对革命事业表现出无限忠诚。当革命遭受挫折,他被投入监狱时,他仍然对胜利充满信心,表现出乐观主义。
在敌人监狱里,他坚持斗争,进行革命宣传,“劝狱长造反”。当牢头问他“菜的细节”时,他侃侃“侃侃而谈”,铿锵有力地说“这个大清世界是属于我们大家的”。红眼的阿依狠狠“给了他两个嘴巴”,他却“不怕打,还说自己可怜”。可怜的阿依昏迷不醒。最后,他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表现了革命者大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扩展数据
鲁迅的《药》写于2009年4月25日,1965438+,五四时期发行。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5期,1965438+2009年5月。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期,即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之一秋瑾烈士1907与秋瑾烈士逝世四年后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期,即191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弱点,它未能完成民主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妥协,脱离群众,梦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取代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明。失败后,恩明的亲兵残忍地挖出了他的心脏,炸了吃的。秋瑾为此锒铛入狱,于15年7月在绍兴玄亭口壮烈牺牲。
早在鲁迅留学日本的时候,他就很关心中国的革命。他在仙台学医时,看过一部电影,电影里日本人杀中国人,而另一大群中国人来“欣赏”杀人的“壮举”,他深感“一切愚蠢而虚弱的国民,无论多么健康强壮,都只能做无意义的宣传品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结论,革命的“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秋瑾烈士遇害,他觉得有必要“揭露苦难,引起医疗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他开始写医学。
百度百科-医学(鲁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