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阉党能在明代那么横行?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历代王朝对于处理宦官的问题都是一个很棘手的事,纵使昌盛如汉唐时期,最后也因为十常侍之祸和甘露寺之变导致王朝最终走向了衰败,到了明朝,宦官的气焰虽然没有汉唐时期那么嚣张,那是宦官的数量以及手中掌控的权力之大却也是没有哪个朝代能超越的。

明朝初期,朱元璋还能吸取前朝经验,严格禁止宦官干政,他规定宦官就是皇家的家奴,只需干好本职分内的工作,一旦有干预朝政,甚至染指兵权的事情发生那就立即严惩不贷,为此他还在宫内铸造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以示警醒。

但是这一规矩传到朱元璋儿子这一代就被打破了,朱棣是经过靖康之难后篡位当上皇帝的,而且这登基的过程中宦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太监郑和,所以在朱棣的心中,宦官没有他老爸说的那么不堪,甚至对于他来说还是功臣。

明朝太监的地位至朱棣上位你之时开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但对宦官多有任用,宦官的权力也开始增加,公元1420年明成祖永乐十八年的时候,朱棣又设置了特务机关---东厂,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统领,其手中的权力一度高过锦衣卫和朝中的百官。

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宦官掌权,有个规定就是不许内臣断文识字,但是到了明宣宗朱瞻时期,又打破了这条祖训,在宫中专门为太监设置了学校,这以后皇上的奏章批复工作由太监监理或者代批阅就是经常的事了,这应该是太监摄政的开始了。

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太监中开始有权阉出现,一手操作了土木堡事件。后来相继出现大太监汪直,正德年间的刘瑾,后来更是出了著名的阉党之首魏忠贤。